鞋带折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326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鞋带折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鞋带生产过程中对布料进行折边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鞋带折边器。



背景技术:

在鞋带生产行业,包边机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工序。现有鞋带行业普遍采用:(1)将布料裁成长条。(2)长条两边刷胶,经过抽条机后两边各对折近1/4。(3)长条两边刷胶,经过抽条机后对折。(4)经过包边机打线。上述加工方法存在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的弊端,同时由于采用胶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将生成周期缩短,节约人工费三倍左右、且加工方便、提高产品质量成为各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带折边器,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对布料进行折边的部件,配合包边机的使用,可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三倍左右,且整个折边过程不需要胶粘,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鞋带折边器,包括一顶面及对称设置在顶面两侧的侧面一、侧面二,顶面、侧面一、侧面二的内侧面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 出料端,沿进料端至出料端方向,该容置空间的直径逐渐变小;侧面一、侧面二分别还设有侧面三、侧面四,侧面三、侧面四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侧面一、侧面三的内侧面形成滑道一、侧面二、侧面四的内侧面形成滑道二;顶面的中间部沿进料端至出料端方向逐渐从侧面过渡形成一凸出的曲面,曲面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位于侧面三、侧面四之间,当布料至出料端时,布料的两侧边分别置于滑道一、滑道二内使布料侧边向内侧弯折,布料的中间部被曲面顶起,整个布料呈“W”形。

还包括一底面,底面的两侧边分别与侧面一、侧面二连接,且设置在顶面相向的一侧,使容置空间四周至少部分的闭合;底面上开设一通孔,该通孔用于拨动布料自进料端向出料端处移动。

所述通孔为长条状,沿进料端至出料端方向开设。

所述通孔与曲面的位置相对应,曲面至少部分的置于通孔范围内。

所述侧面三、侧面四均为三角形,三角形置于容置空间内的顶点靠近出料端。

还包括一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连接包边机的安装头,安装部设置在顶面上。

所述安装部为一固定块,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安装头的安装孔。

所述顶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底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顶面、侧面一、侧面二、侧面三、侧面四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折边器自进料端宽至出料端直径逐渐变窄的设计,使布料在通过容置空间时,逐渐被挤压,而滑道一、滑道二及曲面的设计,在布料被挤压的过程 中,布料两侧边逐渐置于滑道一、滑道二内,发生弯折。同时顶面的曲面将布料中部顶起,至出料端时,布料成三折状态,实现了自动折叠。整个折叠过程一次完成,缩短了生产周期。

2.整个折叠过程中不需要采用胶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出料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布料至出料端时状态;

图4是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00.布料、1.顶面、11.曲面;2.侧面一、3.侧面二、4.容置空间、41.进料端、42.出料端、5.侧面三、51.顶点、6.侧面四、61.顶点、7.滑道一、8.滑道二、9.底面、91.通孔、10.安装部、101、安装孔、1’.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鞋带折边器,如图1、图2中所示的基础结构,包括一顶面1及对称设置在顶面两侧的侧面一2、侧面二3,顶面1、侧面一2、侧面二3的内侧面共同构 成一容置空间4,容置空间4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41、出料端42,沿进料端41至出料端42方向,该容置空间4的直径逐渐变小。侧面一2、侧面二3分别还设有侧面三5、侧面四6,侧面三5、侧面四6置于容置空间4内,且侧面一2、侧面三5的内侧面形成滑道一7、侧面二3、侧面四6的内侧面形成滑道二8。顶面1的中间部沿进料端至出料端方向逐渐从侧面过渡形成一凸出的曲面11,曲面11置于容置空间4内且位于侧面三5、侧面四6之间,当布料至出料端42时,由于进料端41宽,出料端窄42,在布料从进料端41向出料端42移动过程中,布料逐渐被挤压,使布料的两侧边逐渐置于滑道一7、滑道二8内使布料的侧边向内侧弯折,同时布料的中间部被曲面11顶起,整个布料100呈“W”形,布料100实现三折状态,如图3中所示。

本实施中,为方便部件的加工,采用的顶面1为等腰梯形。同时,为更好的使布料在容置空间4内移动,避免布料移动不顺畅,侧面三5、侧面四6均采用三角形,如图1中所示,且三角形置于容置空间内的顶点靠近出料端42,即顶点51、顶点61靠近出料端42,这样,沿进料端41至出料端42的方向,侧面三5、侧面四6的侧边与顶面1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在进料端距离最大),布料沿顶面1的内侧面在容置空间4内移动时,方便布料的侧边逐渐滑入相应的滑道一7、滑道二8内。

所述顶面1、侧面一2、侧面二3、侧面三5、侧面四6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将四个部分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一整块薄板弯曲形成,即为一体成型。其中顶面1、侧面一2、侧面二3、侧面三5、侧面四6的形状可以是任何适用的形状,只要满足最终的鞋带折边器的进料端41宽、出料端42窄即可,本实施例中顶面采用等腰梯形仅是为了方便加工、效果好,侧面三、侧面四采用三 角形也仅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该鞋带折边器要与包边机同时使用,因此要保证布料在移动过程中的顺利移动,在前述的鞋带折边器的基础结构上还设有一底面9,如图1中所示,底面9的两侧边分别与侧面一2、侧面二3连接,且设置在顶面1相向的一侧,使容置空间4四周至少部分的闭合,即底面9的大小可以和顶面1相同,也可以小于顶面1。为方便将布料置于容置空间4内,在底面9上开设一通孔91,如图4中所示,该通孔91用于在将布料塞入折边器内时,拨动布料自进料端41向出料端42处移动。为更好的拨动布料,所述通孔91为长条状,沿进料端41至出料端42方向开设。

更进一步的,由于曲面11位于鞋带折边器的中间部,为更好的将布料进行移动,将通孔91设置在与曲面11的相对应的位置上,曲面11至少部分的置于通孔91范围内。

为了加工方便,所述底面9为等腰梯形,实际上也可以采用其他适用的形状。为了操作方便,更好的使布料穿过容置空间4,顶面1要大于底面9,可以如图5中的结构,其中顶面1’是顶面1的变形,在顶面1基础上进料一端延伸出一倒梯形部,这些变形仅是为了操作方便,其他类似的变形也可适用。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将鞋带折边器安装在包边机上,还包括一安装部10,该安装部10用于连接包边机的安装头,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安装部10为一固定块,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安装头的安装孔101,如图6中所示。安装部10设置在顶面1上,如图7中所示,除了上述提到的固定块作为安装部,实际上也可以是其他可以使鞋带折边器固定在包边机上的物体,如夹子等。

鞋带折边器安装在包边机上,与包边机联合。使用时,将布料从进料端41塞 入,使布料的端部处于通孔91的范围内,借助外物如剪子、镊子等将布料顶在顶面的内侧面上滑动,使布料顶端穿过出料端42。通过出料端42的布料成三折状态,工作人员现将该部分布料沿折线压叠在一起,即将“W”形布料横向压扁,布料的两侧边依旧置于外侧,用包边机缝合,剩余的布料随着包边机的连续工作直接从鞋带折边器内穿过进行缝合。

上述鞋带折边器实现了布料的自动折叠,整个折叠过程一次完成,缩短了生产周期,整个折叠过程中不需要采用胶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