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革后处理压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水系统与冷压设备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
在合成革后处理压花生产过程中,冷压合成革粘毛、印字转移造成合成革后加工处理形成粘毛、印字转移革面疵点,严重影响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水系统与冷压设备一体化装置, 有效改善了冷压合成革粘毛、印字转移造成合成革后加工处理形成粘毛、印字转移革面疵点的缺陷,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粘水系统与冷压设备一体化装置,包括冷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压设备的冷却辊后下方设有用于盛放粘水的上储水槽、下储水槽,上储水槽内转动安装有平行于冷却辊的沾水辊,所述的上储水槽和下储水槽之间通过供水软管联通,供水软管上安装有气动循环泵。
所述的粘水系统与冷压设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沾水辊外包覆有粘水布基,沾水辊工作时部分浸入在上储水槽液面内,一般浸入深度为沾水辊直径的1/2~2/3。
所述的粘水系统与冷压设备一体化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供水软管与下储水槽相连通,出水口与上储水槽相连通,上储水槽与气动循环泵之间的供水软管上安装有阀门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安装粘水系统,使合成革在生产行进过程中,通过对坯革在压花之后,从其背面用包覆粘水布基的沾水辊让布基沾水,降低革面温度同时降低革面树脂的粘性,从而避免革背面掉毛或印字转移到革正面,实现生产稳定性及连续性,大大提高了生产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冷压设备的平面分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粘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冷却辊,2、上储水槽,3、下储水槽,4、沾水辊,5、供水软管,6、气动循环泵,7、粘水布基,8、阀门流量计,9、放卷辊轴,10、收卷辊轴,11、压辊,12、预热辊,13、加热罩,14、压花辊,15、压花橡胶辊。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粘水系统与冷压设备一体化装置,包括冷压设备,冷压设备的冷却辊1后下方设有用于盛放粘水的上储水槽2、下储水槽3,上储水槽2内转动安装有平行于冷却辊1的沾水辊4,上储水槽2和下储水槽3之间通过供水软管5联通,供水软管5上安装有气动循环泵6。
沾水辊4外包覆有粘水布基7,沾水辊3工作时部分浸入在上储水槽2液面内,一般浸入深度为沾水辊4直径的1/2~2/3。
气动循环泵6的进水口通过供水软管与下储水槽3相连通,出水口与上储水槽2相连通,上储水槽2与气动循环泵6之间的供水软管上安装有阀门流量计8。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合成革所使用机织起毛布,在布厂家起毛过程中由于剪毛及织造过程织毛不牢或由于起毛原因印字不牢或印字料软化点低,导致后高温压花表面冷却不能充分(因幅宽控制等原因,冷却辊不能加多、加长),卷取时间长,革芯热量又散出,使革面过热,导致革面层树脂软化,使布毛或背面印字料皮及毛转移到革正面,后加工无法去除,影响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安装粘水系统,使合成革在生产行进过程中,通过对坯革在压花之后,从其背面用包覆粘水布基7的沾水辊4让布基沾水,降低革面温度同时降低革面树脂的粘性,从而避免革背面掉毛或印字转移到革正面,实现生产稳定性及连续性,大大提高了生产产品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