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463阅读:1234来源:国知局
染色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刺地毯的纱线染色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染色机。



背景技术:

在针刺地毯的生产过程中,在坯布上不同位置针刺各种不同颜色的纱线,使针刺地毯上形成各式的花纹,因此需要先用染色机将不同的纱线染成不同的颜色。

现有的染色机大体工作如下,需要先将纱线挂在染色机内,将染料与冷水一同注入染色机内,使纱线浸泡在稀释完成的染料中,染色机对内部的染料加热,加热原理与高压锅相似,被加热的染料加速侵入纱线,使得纱线快速染色,染色完成后将染料排出后,等染色机内腔与纱线冷却,将纱线取出,完成整个纱线染色工艺。

但是通过自然冷却,需要在长时间等待后,在能将纱线取出,导致生产时间过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快速冷却的染色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染色机,包括箱体以及与箱体铰接并封闭箱体的箱门,箱体背面连接有供染料进入的入料管、供冷水进入的入水管以及与锅炉连接的加热管,箱体底面还连接有排水管,入料管与入水管、排水管均与箱体内腔连通,而加热管贯穿箱体并铺设在箱体底面;入料管、入水管、加热管和排水管均连接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水泵将染料、自来水均灌入封闭的箱体中,关闭所有阀门再通过加热管对箱体内的纱线进行加工,从而使用稀释后的染料煮纱线,对纱线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从排水管将使用过的染料排出,再次通过入水管向箱体注入温度较低的自来水,同时冷却箱体和纱线,加快冷却速度,提供生产效率。

较佳的,入水管包括净水管与污水管,地面上挖有储存染料排水的污水池,污水池连接有为污水管供水的潜水泵,净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染色时,通过净水管提供自来水稀释染料并对纱线进行染色,而当冷却时,通过污水管提供废水对箱体与纱线进行冷却,节约了水资源。

较佳的,排水管与箱体连接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有出水管,地面上挖有下水道,下水道一端位于出水管正下方,另一端与污水池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下水道收集上一次的染色用水,染色用水在下水道与污水池流动的过程中冷却,再重新通过污水管进入箱体,对向箱体与沙箱进行冷却,从而对使用过的染色用水进行回收利用,而且上一次的染色用水无额外的杂质,减少对染好纱线的影响。

较佳的,箱体底面法兰连接有连接端,入水管与排水管均通过连接端与箱体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一个连接端,同时使箱体与入水管以及排水管连接,减少直接连接在箱体上的管路,便于保持箱体的密封程度。

较佳的,污水池包括与下水道连接的散热池和与污水管连接的冷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散热池将箱体排出的染色用水散热,而冷水池用于储存冷却完成的染色用水,保证从污水管进入箱体的上回的染色用水已经冷却完毕,防止尚未冷却完成的染色用水重新进入染色机中。

较佳的,散热池与冷水池之间设有将染料从散热池抽至冷水池的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抽水泵连通散热池与冷水池,其优点是当抽水泵不启动时,散热池与冷水池互不连通,不会产生热传导,因此从排水管排出的滚烫的染色用水不会对冷水池中的净化用水产生影响。

较佳的,箱体顶面固接与箱体内腔连通的检测管,检测管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缠绕有纱线的检测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纱线缠绕在检测针上,在将检测针插入检测管中,使检测针上的纱线同时与箱体内的纱线一同染色,当检测针上的纱线变为指定的颜色,即可停止加热并开始排水与冷却。

较佳的,检测针依次包括扳拧端、与检测管管螺纹连接的安装柱以及插入检测管的针体,扳拧端靠近检测管一端与检测管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柱与检测管螺纹连接的同时,扳拧端端面与检测管端面抵接,从而保证检测针与检测管密封,保证箱体的密封,防止箱体内的染色用水从检测孔中沸出。

较佳的,扳拧端一端开有安装孔,针体沿法向固接在安装孔底面,安装柱开有供针体贯穿的过孔,且安装柱与安装孔螺纹连接;过孔与针体间留有供纱线穿过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纱线从通孔中穿过,并一端夹持于安装孔底面与安装柱之间,防止纱线从检测针上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检测针上纱线试品,检测箱体内纱线的染色情况,从而判断何时停止加热并开始换水冷却;利用污水池收集上一次的染色用水,在冷却后重新通过污水管进入箱体,对箱体和纱线进行冷却,既节省水资源,也保证了纱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染色机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路示意图;

图3是染色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检测管与检测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入料管;12、连接端;121、入水管;1211、净水管;1212、污水管;122、排水管;1221、出水管;13、检测管;2、箱门;21、密封圈;3、加热管;31、输送管;311、支管;32、散热管;321、分管;4、回流管;5、地面;51、下水道;52、污水池;521、散热池;522、冷水池;523、抽水泵;524、潜水泵;6、检测针;61、扳拧端;611、安装孔;62、安装柱;621、过孔;63、针体;7、放线架;8、张紧架;9、固定杆;91、碟形螺母;92、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染色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以及与箱体1铰接并封闭箱体1的箱门2,箱体1背面连接有与锅炉连接的加热管3、供染料进入的入料管11、供冷水进入的入水管121以及将被冷水稀释后的染料排走的排水管122。

加热管3包括相互连通的输送管31以及散热管32。

输送管31一端与锅炉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到箱体1底面处;输送管31靠接散热管32一端焊接有相互对侧的两个支管311,支管311法兰连接在箱体1的背面。箱体1开有与支管311相对应的开口,而散热管32一端焊接开口上,从而使输送管31通过支管311与散热管32连通。

两个支管311各连接有占据箱体1底面一半的一排散热管32,散热管32铺设在箱体1底面并沿U形反复弯曲,再从箱门2背面贯穿出箱体1。两个散热管32在通过对称设置的分管321连接在回流管4上,回流管4的另一端连回锅炉,从而构成锅炉水循环。锅炉水循环的回路中还串联有水泵,驱动整个回路中水开始流动。锅炉的具体结构、水泵的连接方式等锅炉水循环的其他构成均采用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入水管121与排水管122均通过连接端12与箱体1内腔连通。连接端12一端法兰连接在箱体1底面,然后向箱体1背面弯曲;而入水管121包括净水管1211与污水管1212,净水管1211与污水管1212并联后,沿连接端12径向焊接在连接端12另一端上;而排水管122直接串联地焊接在连接端12另一端上。

排水管122与连接端12连接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有出水管1221,地面5上挖有下水道51,下水道51一端位于出水管1221正下方,另一端与地面5上的污水池52连接。污水池52包括与下水道51连接的散热池521和与污水管1212连接的冷水池522,散热池521与冷水池522并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抽水泵523从散热池521抽至冷水池522。相似的,冷水池522连接有为污水管1212供水的潜水泵524。净水管1211与自来水管相连接,为染色机提供洁净的自来水去稀释染料。抽水泵523和潜水泵524其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上述管路中均如图所示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管路的开闭。

如图3和图4所示,箱体1顶面焊接与箱体1内腔连通的检测管13,检测管13上安装有检测针6,检测针6依次包括扳拧端61、圆柱直径小于扳拧端61直径的安装柱62以及缠绕纱线并插入检测管13的针体63;扳拧端61一端开有安装孔611,针体63沿法向焊接在安装孔611底面,安装柱62开有供针体63贯穿的过孔621,且安装柱62与安装孔611螺纹连接,安装孔611与针体63间留有供纱线穿过的间隙。安装柱62与检测管13管螺纹连接,而扳拧端61靠近安装柱62一端与检测管13端面抵接,从而将检测针6固定在检测管13上。而且安装柱62与扳拧端61连接的螺纹,和安装柱62与检测管13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反。

工作过程如下:先将放线架7和张紧架8插入被捆扎成多股的纱线内侧,再将放线架7和张紧架8架设在箱体1内中,从而纱线绕过放线架7和张紧架8而保持张紧状态;将截取的一端纱线一端夹持于安装柱62与安装孔611底面之间,而另一端通过过孔621贯穿安装柱62并缠绕在针体63上;关闭箱门2,使密封圈21与箱体1抵接,转动固定杆9上的碟形螺母91,通过与固定杆9滑移连接的压块92将箱门2挤压在箱体1,将箱门2锁死并将箱体1密封;通过入料管11以及净水管1211将染料与冷水一同注入染色机内,使纱线浸泡在稀释完成的染料中,散热管32对箱体1内的染料加热,对沙线的染色;通过将检测针6取出,观测针体63上纱线的染色来判断箱体1内纱线的情况;当染色完成,打开排水管122,将使用过一次的染色用水沿下水道51流至散热池521,而潜水泵524将冷水池522将散热完成的、上一次的染色用水通过污水管1212进入箱体1,冷却箱体1和纱线,加快生产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