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涤混纺面料的同浆转移印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1975发布日期:2018-11-24 13:23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涤混纺面料的同浆转移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涤棉混纺印花织物既具有纤维素纤维舒适、柔软、吸湿、透气等功能,同时又具有聚醋纤维良好保形、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各类服装面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浆印花工艺被认为具有工艺简便、手感良好、牢度优良等优点,但该工艺也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活性染料固色的需要,色浆中含有碱剂,但是大多数分散染料对碱敏感,遇碱容易变色、褪色、降低上染率,甚至分散染料结构遭到破坏。由于分散染料需在高温焙烘条件下染色,高温及碱剂的存在条件下会影响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和色光,存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浆浆料不稳定,酸碱难控制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分散和活性两种染料分别对两种不同纤维的沾色现象,导致花色鲜艳度降低、白底沾污的弊病。

涤纶混纺织物的印花,由于涤纶与棉纤维的物化性质不同,其着色性能也不同。由于涤纶原料是采用分散染料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上色并采用还原的方法进行清洗,而棉是采用活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上色,清洗中碰到还原剂会脱色,因此是一对矛盾,同时同一花型的印花又不能二次印花。而如果采用单一(或分散染料或活性染料)印花工艺,印出来的花型会由于只有一种成分上色所以有花灰的感觉,颜色不饱满不鲜艳。无奈之下很多面料是采用涂料印花的工艺,但它很大的缺点是:手感粗糙,摩擦牢度差,耐日晒性能及防水性能较差,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涤混纺面料的同浆转移印花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涤混纺面料的同浆转移印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印花浆:所述印花浆主要包括以下组分:高分子淀粉、表面活性剂、流平剂、活性染料、分散染料以及水;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印花浆中各组分的含量如下:高分子淀粉1%~20%、表面活性剂0.01%~2%、流平剂0.02%~2%、活性染料15%、分散染料15%以及余量水,所述高分子淀粉为非离子型或阳离子型或阴离子型;

(2)印花:用印刷机将印花浆印在转移纸或转移膜上;棉涤混纺面料织物浸扎固色液;棉涤混纺面料织物和转移纸或转移膜紧密贴合,在高压作用下,将转移纸或转移膜上的花型转移至棉涤混纺面料织物上;

(3)固色:将实现花型转移后的棉涤混纺面料织物进行烘干,烘干后用饱和蒸汽进行汽蒸固色;

(4)水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置印花浆中加入高分子淀粉,由于高分子淀粉在水溶剂下搅拌一定时间,淀粉颗粒体积膨胀破裂,使直链淀粉的高分子和支链淀粉的高分子均跑到溶液中并使其在溶液中充分展开,由于分子链长或支链多,分子间相对运动的阻力较大,宏观上表现为粘稠度大,能够作为很好的粘度调节剂;在配置印花浆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能够使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在配置印花浆中加入流平剂,流平剂可改善涂饰液的渗透性,增加覆盖性,有效降低涂饰液表面张力,使成膜均匀、自然,促使涂饰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薄膜,采用上述方法配置的印花浆能够使得活性、分散染料能够同时对棉涤面料进行印花上色,不会破坏其染色结构;印花、固色、水洗等工艺步骤的实施,能够使得棉涤混纺面料上色饱满鲜艳,染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织物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其悬垂系数小于28%,织物日晒性能及防水性能较好,具有较强的强力。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印花浆配置后置于球磨机中研磨8~12小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花浆置于球磨机中研磨8~12小时,能够使得印花浆中各组分能够得到均匀充分的水解融合。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印刷机采用凹版印刷机。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转移膜采用pet薄膜或opp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t薄膜透明性好,有光泽,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opp塑料薄膜膜面平滑透明度高,耐温耐候性佳。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浸扎是将棉涤混纺面料织物置于铝板或塑胶板上,轧车压力控制在15~20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轧车压力控制在15~20吨之间,能够更好地保证轧余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在高压作用下,将转移纸或转移膜上的花型转移至棉涤混纺面料织物上,具体操作为:使用双面转移印花机或者单面转移印花机,转移压力为40~50吨,车速为20~30米/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双面转移印花机,转移压力为40~50吨,车速为20~30米/分钟,能够使得棉涤混纺面料得色量较高,湿处理后牢度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汽蒸应为:先低温105℃蒸5~10分钟,后高温130℃蒸15~30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低温105℃蒸5~10分钟,后高温130℃蒸15~30分钟,能够达到最佳固色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水洗应为:浴比为1:50,先用冷水水洗10分钟后排液;然后用60℃热水水洗10分钟后再排液;加3g/l防沾皂洗剂,98℃下皂洗10分钟后排液;加1g/l冰醋酸中和5分钟,加2%柔软剂加软20分钟;脱水;烘房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⑴本发明一种棉涤混纺面料的同浆转移印花方法,解决了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因固色条件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所产生的相容性差、得色率低等问题,使得棉涤混纺面料能够同时进行上色,且染色鲜艳,染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织物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其悬垂系数小于28%,织物日晒性能及防水性能较好,具有较强的强力,其顶破强力达到200n以上,解决了涤棉混纺针织物的活性与分散同浆印花不能广泛批量生产的技术难题,为涤棉服饰面料印花推向新的发展方向迈开了一大步伐。

⑵解决了无缝内衣棉涤混纺面料双面同时印花成品的难题。

⑶节约成本和用水,比传统印花的用水节约50%以上。

⑷由于采用转移印花方法,染料是印在膜或纸上,染料比传统印花要减少30%以上,以达到精准给料减少肤色产生。

⑸由于固色采用汽蒸,洗水时的污水减少70%以上。

⑹由于采用凹版印刷机,花型效果能做到3d逼真效果,接近于数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选用涤棉混纺(t/c=65:35)机织漂白布

按以下步骤进行:

(1)配置印花浆:高分子淀粉1%~20%、表面活性剂0.01%~2%、流平剂0.02%~2%、活性染料15%、分散染料15%以及余量水,置于球磨机中研磨8~12小时,所述高分子淀粉为非离子型或阳离子型或阴离子型。

(2)印花:用凹版印刷机将印花浆印在pet薄膜上;将棉涤混纺面料织物置于铝板或塑胶板上,轧车压力为15吨,浸扎40g/l固色液;混纺面料织物和pet薄膜紧密贴合,在高压作用下,将pet薄膜上的花型转移至混纺面料织物上,其中转移压力为50吨,车速为25米/分钟。

(3)固色:将实现花型转移后的棉涤混纺面料织物进行烘干,烘干后用饱和蒸汽进行汽蒸固色,先低温105℃蒸5~10分钟,后高温130℃蒸15~30分钟。

(4)水洗:浴比为1:50,先用冷水水洗10分钟后排液;然后用60℃热水水洗10分钟后再排液;加3g/l防沾皂洗剂,98℃下皂洗10分钟后排液;加1g/l冰醋酸中和5分钟,加2%柔软剂加软20分钟;脱水;烘房烘干。

实施例2

选用涤棉混纺(t/c=50:50)机织漂白布

按以下步骤进行:

(1)配置印花浆:高分子淀粉1%~20%、表面活性剂0.01%~2%、流平剂0.02%~2%、活性染料15%、分散染料15%以及余量水,置于球磨机中研磨8~12小时,所述高分子淀粉为非离子型或阳离子型或阴离子型。

(2)印花:用凹板印刷机将印花浆印在转移纸上;将棉涤混纺面料织物置于铝板或塑胶板上,轧车压力为20吨,浸扎40g/l固色液;棉涤混纺面料织物和转移纸紧密贴合,在高压作用下,将转移纸上的花型转移至棉涤混纺面料织物上,其中转移压力为40吨,车速为30米/分钟。

(3)固色:将实现花型转移后的棉涤混纺面料织物进行烘干,烘干后用饱和蒸汽进行汽蒸固色,先低温105℃蒸5~10分钟,后高温130℃蒸15~30分钟。

(4)水洗:浴比为1:50,先用冷水水洗10分钟后排液;然后用60℃热水水洗10分钟后再排液;加3g/l防沾皂洗剂,98℃下皂洗10分钟后排液;加1g/l冰醋酸中和5分钟,加2%柔软剂加软20分钟;脱水;烘房烘干。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