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989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混纺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档、纯天然、个性化、差异化的纺织品消费,已成为一种习惯和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等生活领域。

众所周知,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仅人体上半身的皮肤上每平方米就有50-5000个微生物,其中有些是对人体有益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也有许多微生物是有损于人体健康的,他们可以生存于人们日常使用的织物纱线中,湿的环境中,这些微生物以人体分泌的汗液、油脂、皮屑或织物本身的分解物质作为营养品迅速繁殖,形成大量有害的细菌,它们能催化代谢产物分解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胺类等有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加上细菌本身的分泌物和其死骸腐烂的气味,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更为严重的是它们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诱发各种皮肤疾病,甚至能够传播各种疾病如性病、皮肤病等,影响健康。

除此之外,微生物的存在还会导致织物纤维大分子降解,使织物出现脆损、变色、霉变等现象,影响服装及装饰品的外观、色泽;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杀死有害微生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混纺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混纺纱,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抗菌混纺纱包括抗菌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所述抗菌混纺纱本体是由一股竹纤维、一股亚麻纤维以及一股粘胶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而成,所述的抗菌混纺纱本体每100根纤维中含有40根竹纤维,30根亚麻纤维,30根粘胶纤维;所述抗菌层是通过将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浸轧处理,在抗菌混纺纱本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2mm的抗菌层;所述浸轧处理的整理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2份、聚丙烯酸1-2份、山梨酸2-3份、氯化钠0.9-1.2份,二乙烯基三胺0.9-1.2份,黄柏提取液0.7-0.9份,山楂核提取液0.6-0.8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0.9-1.2份,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0.4-0.6份和去离子水20-30份。

进一步地,所述整理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1)在20-3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投入1-2重量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2重量份聚丙烯酸、2-3重量份山梨酸、0.9-1.2重量份氯化钠,搅拌均匀;

(2)再同时缓慢加入0.9-1.2重量份二乙烯基三胺、0.7-0.9重量份黄柏提取液、0.6-0.8重量份山楂核提取液、0.9-1.2重量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和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0.4-0.6份,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整理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抗菌混纺纱通过将竹纤维、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互补优化,并通过特殊配方的整理液浸轧处理形成抗菌层,以融合竹纤维的抗菌除臭、吸湿透气、柔软悬垂、凉爽舒适的特点,以及亚麻纤维抑菌抗菌、防紫外线的功能,使之发挥各自的特点,成纱结构得到优化,纱线质量更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抗菌混纺纱,该抗菌混纺纱包括抗菌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抗菌混纺纱本体是由一股竹纤维、一股亚麻纤维以及一股粘胶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而成,且抗菌混纺纱本体每100根纤维中含有40根竹纤维,30根亚麻纤维,30根粘胶纤维;抗菌层是通过将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浸轧处理,在抗菌混纺纱本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2mm的抗菌层;所述浸轧处理的整理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1)在2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投入1重量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聚丙烯酸、2重量份山梨酸、0.9重量份氯化钠,搅拌均匀;

(2)再同时缓慢加入0.9重量份二乙烯基三胺、0.7重量份黄柏提取液、0.6重量份山楂核提取液、0.9重量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和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0.4份,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整理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抗菌混纺纱,该抗菌混纺纱包括抗菌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抗菌混纺纱本体是由一股竹纤维、一股亚麻纤维以及一股粘胶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而成,且抗菌混纺纱本体每100根纤维中含有40根竹纤维,30根亚麻纤维,30根粘胶纤维;抗菌层是通过将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浸轧处理,在抗菌混纺纱本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2mm的抗菌层;所述浸轧处理的整理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1)在3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投入2重量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重量份聚丙烯酸、3重量份山梨酸、1.2重量份氯化钠,搅拌均匀;

(2)再同时缓慢加入1.2重量份二乙烯基三胺、0.9重量份黄柏提取液、0.8重量份山楂核提取液、1.2重量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和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0.6份,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整理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抗菌混纺纱,该抗菌混纺纱包括抗菌层和抗菌混纺纱本体,抗菌混纺纱本体是由一股竹纤维、一股亚麻纤维以及一股粘胶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而成,且抗菌混纺纱本体每100根纤维中含有40根竹纤维,30根亚麻纤维,30根粘胶纤维;抗菌层是通过将抗菌混纺纱本体经过浸轧处理,在抗菌混纺纱本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1~2mm的抗菌层;所述浸轧处理的整理液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1)在25重量份去离子水中投入1.5重量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5重量份聚丙烯酸、2.5重量份山梨酸、1.0重量份氯化钠,搅拌均匀;

(2)再同时缓慢加入1.0重量份二乙烯基三胺、0.8重量份黄柏提取液、0.7重量份山楂核提取液、1.0重量份十二烷基羧甲基钠型咪唑啉醋酸盐和十亚甲基双胍二盐酸盐0.5份,继续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制得整理液。

将实施例1~3抗菌混纺纱采用国家标准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抗菌混纺纱通过将竹纤维、亚麻纤维和粘胶纤维互补优化,并通过特殊配方的整理液浸轧处理形成抗菌层,以融合竹纤维的抗菌除臭、吸湿透气、柔软悬垂、凉爽舒适的特点,以及亚麻纤维抑菌抗菌、防紫外线的功能,使之发挥各自的特点,成纱结构得到优化,纱线质量更优,抗菌混纺纱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经30次洗涤抑菌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保护人体健康,提高衣物的穿着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