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线检测装置及断线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42942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断线检测装置及断线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拉链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线检测装置及断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在拉链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条纱线同时输送至针织装置进行拉链布带的加工,如果在纱线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一条(或多条)纱线断裂,则最终无法获得生产拉链所需的布带,同时整个生产线做的功将白费。基于上述,需要设置断线检测装置,以此在当纱线发生断裂时及时发出信号,并停止生产线的运行,进而保证拉链布带的质量,并避免拉链出现瑕疵。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807636u公开了一种纱线断线报警装置,包括摩擦轮和报警装置,在摩擦轮和纱锭之间有转向轮,转向轮连接在机架上,转向轮的上轮缘和摩擦轮的下轮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两者的径向对称面处于同一径向平面内;位于转向轮附近的机架上固定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的触臂通过垂直设置在触臂端部的臂杆搭触在通过转向轮的上轮缘和摩擦轮的下轮缘的纱线上,行程开关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连接;当出现断线时,臂杆重量超过行程开关的复位力,臂杆带动触臂向下移动,行程开关的触头闭合,发出断线报警,即红灯亮起。该纱线断线报警装置结构简单。

然而,上述纱线断线报警装置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断线位置,需要安装多个报警装置,因此一方面安装及维护等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断线,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报警信号到达断线发生位置,继而根据判断再进行进一步的操作,其间断线了的纱线已经持续工作了较长的时间,对拉链生产质量已经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纱线断线报警装置成本高,并且断线响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成本低,并且断线响应效率高的断线检测装置,以及应用该断线检测装置的断线检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断线检测装置,包括吊钩,可支撑所述吊钩的支撑杆,以及可与所述吊钩接触以使0v线和24v线电性连接的触发件,其中,所述吊钩包括可绕所述支撑杆转动的环部,以及可搭接于纱线上并在当断线时自由下垂的钩部,其中,所述环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所述钩部与所述环部固定连接,以在当断线时带动所述环部转动,所述触发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钩部的下方,以在当断线时与所述吊钩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吊钩还包括可与所述触发件接触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钩部的下方,所述触发部与所述环部固定连接,以与所述环部同步运动,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触发部的下方,以在当断线时与所述触发部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吊钩为多个,多个所述吊钩沿所述支撑杆间隔排列。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吊钩之间均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所述隔套与所述吊钩接触,以限制所述吊钩沿所述支撑杆方向的平移。

作为优选,还包括可固定所述支撑杆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杆及所述触发件均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具有可与所述触发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为多个,以使所述触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座的不同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为多个,相邻所述支撑座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上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以及至少一个所述触发件。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上连接有多个所述支撑杆,以及对应于所述支撑杆设置的多个所述触发件。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过丝杆,所述过丝杆为两个,两个所述过丝杆分别设置于所述钩部的两侧,以分别支撑所述钩部两侧的纱线。

一种断线检测方法,应用如上所述的断线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吊钩及所述触发件与0v线及24v线对应电性连接,即当将所述吊钩与0v线电性连接时,将所述触发件与24v线电性连接,而当将所述吊钩与24v线电性连接时,将所述触发件与0v线电性连接;

将所述钩部搭接于纱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断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吊钩、所述支撑杆及所述触发件,一方面由于无需报警指示灯、蜂鸣器等报警结构的介入,同时安装时只需将所述吊钩套于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并将所述钩部搭接在纱线上即可,无需对安装位置进行精确调节,从而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简化了结构,以及大大降低了使用、安装及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在当纱线发生断线时,所述钩部失去纱线的支撑后自由下落,并使所述吊钩与触发件接触,同时0v线和24v线导通并形成短路,使得机器故障停机,从而给工作人员以警示,同时第一时间停止纱线的传送,进而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大大提高了断线响应的效率,更进而避免了因纱线断线而对拉链质量造成影响。

2、本发明断线检测方法一方面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简化了结构,以及大大降低了使用、安装及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大大提高了断线响应的效率,更进而避免了因纱线断线而对拉链质量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断线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在发生断线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在当发生断线时断线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断线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断线检测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断线检测装置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吊钩;2、支撑杆;3、触发件;4、环部;5、钩部;6、触发部;7、隔套;8、支撑座;9、连接部;10、过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断线检测装置,包括吊钩1,可支撑所述吊钩1的支撑杆2,以及可与所述吊钩1接触以使0v线和24v线电性连接的触发件3,其中,所述吊钩1包括可绕所述支撑杆2转动的环部4,以及可搭接于纱线上并在当断线时自由下垂的钩部5,其中,所述环部套设于所述支撑杆2的外部,所述钩部5与所述环部固定连接,以在当断线时带动所述环部转动,所述触发件3固定设置于所述钩部5的下方,以在当断线时与所述吊钩1接触。

基于上述,本发明断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吊钩1、所述支撑杆2及所述触发件3,一方面由于无需报警指示灯、蜂鸣器等报警结构的介入,同时安装时只需将所述吊钩1套于所述支撑杆2的外部并将所述钩部5搭接在纱线上即可,无需对安装位置进行精确调节,从而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简化了结构,以及大大降低了使用、安装及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在当纱线发生断线时,所述钩部5失去纱线的支撑后自由下落,并使所述吊钩1与触发件3接触,同时0v线和24v线导通并形成短路,使得机器故障停机,从而给工作人员以警示,同时第一时间停止纱线的传送,进而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大大提高了断线响应的效率,更进而避免了因纱线断线而对拉链质量造成影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由于是通过将所述吊钩1套设于所述支撑杆2的外部来实现对纱线断线的检测,因此相对于通过吊挂在纱线上等检测其他检测形式,无需考虑纱线断线后对吊钩造成受力不稳定等不确定影响,从而使得吊钩能够稳定且精准地与所述触发件3接触。

为了提高断线检测装置的集成性及便携性,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断线检测装置还包括可固定所述支撑杆2的支撑座8,所述支撑杆2及所述触发件3均与所述支撑座8固定连接,以此使得所述支撑杆2及所述触发件3集成于所述支撑座8上,进而提高了断线检测装置的集成性及便携性。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座8为支撑块,所述支撑座8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所述支撑杆2为一个,所述支撑杆2为圆杆,所述支撑杆2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杆2的左端外周面具有螺纹,所述支撑杆2的左端套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并通过与螺母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支撑座8固定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可替换为椭圆形,所述支撑杆2的结构可替换为椭圆形,所述支撑杆2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杆2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座8上。

为了提高所述触发件3位置的可调性,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8上具有可与所述触发件3连接的连接部9,所述连接部9设置为多个,以使所述触发件3固定于所述支撑座8的不同位置,进而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所述触发件3的位置。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9为第二通孔,所述连接部9为圆形,所述连接部9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连接部9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部9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触发件3为圆杆,所述触发件3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触发件3的左端外周面具有螺纹,所述触发件3的左端套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部9的内部并通过与螺母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支撑座8固定在一起。

针对所述吊钩1的结构,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吊钩1由截面为圆形的金属丝制成,其中所述环部4为螺旋状,所述环部4与所述支撑杆2间隙配合,所述环部4的一端与所述钩部5一体化连接,所述环部4的另一端连接有可与所述触发件3接触的触发部6,所述钩部5自所述环部4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触发部6位于所述钩部5的下方,所述触发部6与所述环部4固定连接,以与所述环部4同步运动,所述触发件3位于所述触发部6的下方,以在当断线时与所述触发部6接触。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触发部6,能够缩短所述吊钩1至所述触发件3的距离,从而在当纱线断线时,能够及时与所述触发件3接触,进而提高了纱线断线的响应效率。

针对所述触发部6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触发部6为截面为圆形的金属丝,所述触发部6自所述环部4向下倾斜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环部4的结构可替换为圆环形。

为了能够准确且快速地确定纱线发生断裂的位置,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吊钩1为多个,多个所述吊钩1沿所述支撑杆2间隔排列,以此在当纱线发生断线时,能够根据因断线而产生运动的所述吊钩1来及时确定纱线断裂的位置,即能够准确且快速地确定纱线发生断裂的位置,进而提高了纱线断线检测的效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吊钩1为八个,八个所述吊钩1沿水平方向平行且等距分布。

为了提高在安装过程中对所述吊钩1的定位效率,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吊钩1之间均设置有隔套7,所述隔套7套设于所述支撑杆2的外部,所述隔套7与所述吊钩1接触,以限制所述吊钩1沿所述支撑杆2方向的平移。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隔套7,在对所述吊钩1安装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对相邻所述吊钩1间距的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所述隔套7,继而通过所述隔套7套接于所述支撑杆2外部的方式,使所述吊钩1快速且准确地定位,从而提高了对所述吊钩1的定位效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隔套7为中空圆柱形,所述隔套7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杆2的外表面贴合。

另外,为了保证纱线断线时断裂部分的稳定性,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断线检测装置还包括过丝杆10,所述过丝杆10为两个,两个所述过丝杆10分别设置于所述钩部5的两侧,以分别支撑所述钩部5两侧的纱线,从而在当纱线发生断线时,纱线断开后的两个部分分别搭在两个所述过丝杆10上,避免因纱线断线后因自重或受外界干扰而产生不稳定的运动,进而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找出纱线断裂位置的难度。

针对所述过丝杆10的结构及其与所述支撑座8的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座8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为圆形,所述过丝杆10为圆杆,所述过丝杆10的左端外周面形成有螺纹,所述过丝杆10的左端套接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并通过与螺母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支撑座8上,两个所述过丝杆10沿纱线传送方向间隔设置。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8为多个,相邻所述支撑座8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8上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2,以及至少一个所述触发件3,以此更换更换支撑座8实现对相邻所述支撑杆2距离的灵活调节,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纱线检测的效率。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座8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座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每个所述支撑座8均连接有一个所述支撑杆2,一个所述触发件3,以及一个所述过丝杆10,设连接与同一个所述支撑杆2上的所述吊钩1为一组,则所述吊钩1为两组,两个所述过丝杆10分别位于两组所述过丝杆10的两侧方。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8上连接有多个所述支撑杆2,以及对应于所述支撑杆2设置的多个所述触发件3,以此实现一个所述支撑座8集成多个所述支撑杆2,以及多个所述触发件3,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断线检测装置的集成性及便携性。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座8为一个,所述支撑座8上连接有两个所述支撑杆2,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支撑杆2设置的两个所述触发件3,以及两个过丝杆10,设连接与同一个所述支撑杆2上的所述吊钩1为一组,则所述吊钩1为两组,两个所述过丝杆10分别位于两组所述过丝杆10的两侧方。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断线检测方法,应用如上所述的断线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吊钩1及所述触发件3与0v线及24v线对应电性连接,即当将所述吊钩1与0v线电性连接时,将所述触发件3与24v线电性连接,而当将所述吊钩1与24v线电性连接时,将所述触发件3与0v线电性连接;

将所述钩部5搭接于纱线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断线检测方法一方面由于无需报警指示灯、蜂鸣器等报警结构的介入,同时安装时只需将所述吊钩套于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并将所述钩部搭接在纱线上即可,无需对安装位置进行精确调节,从而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简化了结构,以及大大降低了使用、安装及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在当纱线发生断线时,所述钩部失去纱线的支撑后自由下落,并使所述吊钩与触发件接触,同时0v线和24v线导通并形成短路,使得机器故障停机,从而给工作人员以警示,同时第一时间停止纱线的传送,进而相对于现有的断线检测装置大大提高了断线响应的效率,更进而避免了因纱线断线而对拉链质量造成影响。

所述吊钩1与0v线或24v线电性连接的方式包括:将0v线或24v线直接与支撑杆2电性连接,此时所述吊钩1通过所述支撑杆2与0v线或24v线电性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