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刺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1637阅读:1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刺无纺布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刺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得到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其纤维原料来源广泛。现有的水刺无纺布的工艺,又包括PET直铺工艺和PET交铺工艺;现有的PET直铺工艺,生产出的水刺无纺布存在纵横向强力比相差太大,横向强力偏低,伸长率太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刺无纺布,解决了现有PET直铺工艺中水刺无纺布纵横向强力比相差太大、横向强力偏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刺无纺布,包括:第一纤网层、第二纤网层和聚丙烯层;所述聚丙烯层位于第一纤网层和第二纤网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水刺无纺布通过设置第一纤网层、第二纤网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纤网层、第二纤网层之间的聚丙烯层;提高了横向强力,解决了PET直铺工艺中水刺无纺布纵横向强力比相差太大的缺陷;同时由于上下层基材特性,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接触手感和高强度和高耐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纤网层采用聚酯纤维涤纶或者可降解的黏胶纤维。

可选的,所述水刺无纺布还包括木浆层,所述木浆层位于第一纤网层和聚丙烯层之间。目前的木浆水刺无纺布采用单层的纤网层与单层的木浆层复合至一起,其木浆层裸露在外面,容易发生木质短纤维的掉落。本实用新型采用木浆层设置在所述木浆层为第一纤网层和聚丙烯层之间,有效避免了木质短纤维的掉落。

可选的,所述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上设有提花。

可选的,所述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的单根纤维长度为14mm~51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的纤维直径为1.2D~2D。设置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的单根纤维长度为14mm~51mm;以及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的纤维直径为1.2D~2D,更能适应生产工艺,具有更好的柔软性,接触手感和高强度和高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刺无纺布通过设置第一纤网层、第二纤网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纤网层、第二纤网层之间的聚丙烯层;提高了横向强力,解决了PET直铺工艺中水刺无纺布纵横向强力比相差太大的缺陷;同时由于上下层基材特性,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接触手感和高强度和高耐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木浆层设置在所述木浆层为第一纤网层和聚丙烯层之间,有效避免了木质短纤维的掉落。设置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的单根纤维长度为14mm~51mm;以及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的纤维直径为1.2D~2D,更能适应生产工艺,具有更好的柔软性,接触手感和高强度和高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刺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第一纤网层;2、第二纤网层;3、聚丙烯层;4、木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刺无纺布(见附图1),包括:第一纤网层1、第二纤网层2和聚丙烯层3;所述聚丙烯层3位于第一纤网层1和第二纤网层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水刺无纺布通过设置第一纤网层1、第二纤网层2以及设置在第一纤网层1、第二纤网层2之间的聚丙烯层3;提高了横向强力,解决了PET直铺工艺中水刺无纺布纵横向强力比相差太大的缺陷;同时由于上下层基材特性,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接触手感和高强度和高耐磨性。所述第一纤网层1采用聚酯纤维涤纶或者可降解的黏胶纤维。所述水刺无纺布还包括木浆层4,所述木浆层4位于第一纤网层1和聚丙烯层3之间。目前的木浆水刺无纺布采用单层的纤网层与单层的木浆层4复合至一起,其木浆层4裸露在外面,容易发生木质短纤维的掉落。本实用新型采用木浆层4设置在所述木浆层4为第一纤网层1和聚丙烯层3之间,有效避免了木质短纤维的掉落。

所述第一纤网层1或第二纤网层2上设有提花。所述第一纤网层1或第二纤网层2的单根纤维长度为14mm~51mm。所述第一纤网层1或第二纤网层2的纤维直径为1.2D~2D。设置第一纤网层1或第二纤网层2的单根纤维长度为14mm~51mm;以及第一纤网层1或第二纤网层2的纤维直径为1.2D~2D,更能适应生产工艺,具有更好的柔软性,接触手感和高强度和高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纤维材料开松,梳理成网,分别经过水刺形成第一纤网层和第二纤网层;第二纤网层与聚丙烯层复合,然后经过水刺,得到第一中间样布;第一中间样布与木浆层进行复合,然后经过水刺,得到第二中间样布;第二中间样布与第一纤网层进行水刺、轧水,得到第三中间样布;将第三中间样布浸没聚乙烯醇胶,然后烘干,得到无纺布。通过圆网水刺步骤a制得的第一纤网层或第二纤网层,形成提花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