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刀压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356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刀压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刀压脚。



背景技术:

缝纫机开始进行缝纫布料时,需要在机针眼处留有一定长度的线头,用以保证起缝时线头不会从机针眼中脱出。在机针眼上一定长度的线头在起缝时会留在布料的缝纫初始位置形成“鸟巢”,影响缝料的美观。

为了去掉“鸟巢”,传统的方式是在开始缝纫时人工将线头拉住,使线头留在缝料上面,在缝纫工作后,人工进行修线头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具有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为了省去人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人们研发出了一种可以直接修理该线头的带刀压脚。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702920 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的缝纫机压脚及防鸟巢装置。该专利的刀片是成型在压脚底板内,无法进行更换刀片,只能更换整个压脚。为了能达到更换刀片的功能,后来人们又研发了通过胶水固定在压脚底板上的带刀压脚。刀片损坏后更换非常麻烦,需要特殊的工具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方便地更换刀片的带刀压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刀压脚,包括压脚柄、压脚底板,所述压脚底板上设置有刀片安装槽,刀片设置在刀片安装槽内,刀片的刀刃位于压脚底板的过线槽后端,刀片与压脚底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螺钉固定装置包括有压板,压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压脚底板上,另一端压设在刀片上将刀片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螺钉固定装置是压刀螺钉,在刀片上设置有安装孔,在压脚底板上设置有螺纹孔,压刀螺钉穿过安装孔螺接在螺纹孔内。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压脚底板包括左压脚底板与右压脚底板,所述左压脚底板的底平面低于右压脚底板的底平面,在左压脚底板上设置有左靠边A,右压脚底板上设置有右靠边A,左靠边A的右端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A,左靠边A、右靠边A靠接后通过铰接销与压脚柄连接,所述左靠边A的延伸部A 的底平面压设在右压脚底板上。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在左压脚底板与右压脚底板之间形成有中央线槽,中央线槽的后端位于右压脚底板上,中央线槽的后端朝右偏为起点与过线中心之间的右压脚底板上开设有过线槽,过线槽的后端伸入刀片安装槽内,中央线槽与过线槽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刀片安装槽为斜切槽,斜切槽的前端位置低于后端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压脚底板为单边压脚底板,在单边压脚底板的一侧壁的中部朝压脚底板的中心开设有线槽,线槽的后端为起点朝过线中心的单边压脚底板上开设一过线槽,过线槽的后端伸入刀片安装槽内,线槽与过线槽连通;所述线槽的后侧壁为挡线端。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压脚底板包括左压脚底板与右压脚底板,左压脚底板的底平面高于右压脚底板的底平面,在左压脚底板上设置有左靠边B,右压脚底板上设置有右靠边B,右靠边B的左端为延伸部B,刀片安装槽位于左压脚底板上,刀片的一端位于左压脚底板上,另一端伸出左压脚底板之外,左靠边B、右靠边B靠接后刀片的另一端位于右压脚底板的上方,在压脚柄的下端设置有插接槽,左靠边B、右靠边B设置在插接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螺钉固定装置包括铰接螺钉,左靠边B、右靠边B通过铰接螺钉与压脚柄连接,在刀片上方设置有刀片压板,刀片压板位于刀片安装槽内,所述右靠边B延伸部B的底平面压设在刀片压板上方将刀片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带刀压脚中,所述左压脚底板与右压脚底板之间形成有中央线槽,中央线槽的后端朝右偏为起点与过线中心之间设置有过线槽,过线槽的起点位于右压脚底板上,过线槽的后端伸入刀片安装槽内,中央线槽与过线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钉固定装置将刀片固定,通过拆卸螺钉能实现快速换刀,无需胶水、特殊拆装工具等特殊物品,实现快速换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压脚底板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5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五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五的压脚柄拆卸后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五的刀片设置在左压脚底板上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五的右压脚底板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五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压脚柄;2、压脚底板;3、刀片安装槽;4、刀片;5、过线槽; 6、压板;7、螺钉;8、线槽;9、挡线端;10、安装部;11、铰接销;12、左靠边A;13、右靠边A;14、延伸部A;15、中央线槽;16、压刀螺钉;17、缝线;18、左靠边B;19、右靠边B;20、延伸部B;21、插接槽;22、铰接螺钉; 23、刀片压板;24、槽口;25、凹槽;26、弹簧安装孔;201、左压脚底板;202、右压脚底板;α、割线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

一种带刀压脚,包括压脚柄1、压脚底板2,所述压脚底板2上设置有刀片安装槽3,刀片4设置在刀片安装槽3内,刀片4的刀刃位于压脚底板2的过线槽5后端的上方,刀片4与压脚底板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刀刃为直刀刃或V形刀刃。

具体地,所述螺钉固定装置包括有压板6,压板6的一端通过螺钉7固定在压脚底板2上,另一端压设在刀片4上将刀片4固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压脚底板2为单边压脚底板,在单边压脚底板的一侧壁的中部朝压脚底板的中心开设有线槽8,线槽8的后端为起点朝过线中心的单边压脚底板上开设一过线槽5,过线槽5的后端伸入刀片安装槽3内,线槽8与过线槽8连通。所述线槽8的后侧壁为挡线端9。

单边压脚底板上设置有安装部10,在压脚柄1上设置有开口,安装部10 插接在开口内,并通过铰接销11连接。在开口的顶面与安装部10的上平面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然,安装部10与开口的位置可以在单边压脚底板、压脚柄1上互换。

机针一侧斜拉线头通过过线槽5运动到刀片刀刃处被刀片3割断,免去了人工剪线的过程。机针正常针线送料过程中被挡线端9挡住,避免针线进入过线槽5而割断影响正常缝纫,从而形成正常线迹锁紧缝料。

本实施例安装刀片3和更换刀片3时,拧掉螺钉7,就可以直接实现换刀的快速更换。

实施例二:参见图3:

本实施例的压脚底板与实施例一不同。

本实施例的压脚底板包括左压脚底板201与右压脚底板202,所述左压脚底板201的底平面低于右压脚底板202的底平面,为左高右低压脚。在左压脚底板201上设置有左靠边A12,右压脚底板202上设置有右靠边A13,左靠边A12 的右端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A14,左靠边A12、右靠边A13靠接后通过铰接销11 与压脚柄1连接,所述左靠边A12的延伸部A14的底平面压设在右压脚底板202 上。

在左压脚底板201与右压脚底板202之间形成有中央线槽15,中央线槽15 的后端位于右压脚底板202上,中央线槽15的后端朝右偏为起点与过线中心之间的右压脚底板202上开设有过线槽5,过线槽5的后端伸入刀片安装槽内,中央线槽15与过线槽5连通。中央线槽15位于右压脚底板202上的侧壁为挡线端9。

本实施例安装刀片3和更换刀片3时,拧掉螺钉7,就可以直接实现换刀的快速更换。

实施例三:参见图4-7: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螺钉固定装置不同。

本实施例所述的螺钉固定装置是压刀螺钉16,在刀片4上设置有安装孔,在压脚底板2上设置有螺纹孔,压刀螺钉16穿过安装孔螺接在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安装槽为斜切槽,斜切槽的前端位置低于后端位置。斜切槽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刀刃与缝线17的割线角度α。割线角度α越小,刀片4割线效果越好。

本实施例安装刀片4和更换刀片4时,拧掉压刀螺钉16,就可以直接实现换刀的快速更换。

实施例四:参见图8: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螺钉固定装置不同。

本实施例所述的螺钉固定装置是压刀螺钉16,在刀片4上设置有安装孔,在压脚底板2上设置有螺纹孔,压刀螺钉16穿过安装孔螺接在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安装槽为斜切槽,斜切槽的前端位置低于后端位置。斜切槽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刀刃与缝线的割线角度。割线角度越小,刀片4割线效果越好。

本实施例安装刀片4和更换刀片4时,拧掉压刀螺钉16,就可以直接实现换刀的快速更换。

实施例五:参见图9-1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压脚底板的结构及螺钉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的压脚底板包括左压脚底板201与右压脚底板202,左压脚底板201的底平面高于右压脚底板202的底平面,属于左低右高压脚。在左压脚底板201上设置有左靠边B18,右压脚底板202上设置有右靠边B19,右靠边 B19的左端为延伸部B20,刀片安装槽3位于左压脚底板201上,刀片4的一端位于左压脚底板201上,另一端伸出左压脚底板201之外,左靠边B18、右靠边 B19靠接后刀片4的另一端位于右压脚底板202的上方,在压脚柄1的下端设置有插接槽21,左靠边B18、右靠边B19设置在插接槽21内。

本实施例所述的螺钉固定装置包括铰接螺钉22,左靠边B18、右靠边B19 通过铰接螺钉22与压脚柄1连接,在刀片4上方设置有刀片压板23,刀片压板 23位于刀片安装槽3内,所述右靠边B16延伸部B20的底平面压设在刀片压板 23上方将刀片4固定。

为了容纳刀片4,所述右压脚底板202上设置有槽口24,刀片4的另一端位于槽口24内。

本实施例的右靠边B19的中部设置有凹槽25,铰接螺钉22的螺杆穿过凹槽25螺接在压脚柄1上。

本实施例的右靠边B19上前后间隔设置有两个弹簧安装孔26,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弹簧安装孔26内,另一端顶紧在插接槽21的顶面上。

本实施例的左靠边B18、右靠边B19的组合,能很好的保证左靠边B18、右靠边B19之间的高低量,也能很好的保证刀片4安装在刀片安装槽3中实现持续有效地割线性能。

本实施例所述左压脚底板201与右压脚底板202之间形成有中央线槽15,中央线槽15的后端朝右偏为起点与过线中心之间设置有过线槽5,过线槽5的起点位于右压脚底板202上,过线槽5的后端伸入刀片安装槽3内,中央线槽 15与过线槽5连通,中央线槽15的末端位于左压脚底板201的侧壁为挡线端9。

本实施例安装刀片4和更换刀片4时,拧掉铰接螺钉22,就可以直接实现换刀的快速更换。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