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2822发布日期:2020-12-04 13: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纺丝液:称取一定量的明胶、丝素蛋白和金属源置于烧杯中,再缓慢滴加甲酸,并于恒温水浴搅拌至烧杯中溶液透明均匀且具有一定黏度,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除泡成为纺丝液;金属源为银源或金源;

2)静电纺丝:吸取一定量的纺丝液转移至一次性医用注射器,选取20#不锈钢针头进行匹配;将注射器固定在静电纺丝仪上,针头作为正极,接收板覆盖铝箔作为负极;通过静电纺丝在接收板上得到一层复合纤维膜;

3)将铝箔从接收板上取下,再将复合纤维膜剥离,复合纤维膜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内以去除多余水分和残留溶剂;

4)将复合纤维膜置于紫外光下光照,使复合纤维膜上的贵金属还原完全,得到贵金属-明胶/丝素蛋白复合纤维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银源为硝酸银,金源为氯金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纺丝液中明胶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纺丝液中贵金属的含量为0.2~0.8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恒温水浴的温度为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纺丝参数如下:正负极电压分别为-7kv和+15kv,推注速度0.2mm/min,针头与接收板间纺丝距离为15cm,针头左右平移距离为10mm、平移速度200m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电纺丝环境要求在室温,且湿度维持在50%~70%;纺丝时间为8h,之后在接收板上得到一层复合纤维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电纺丝正负极电压差为20~25kv。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真空干燥箱的温度为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光照时间为2h,光照过程中保持温度为室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法,以丝素蛋白和明胶等天然聚合物为纤维载体,以硝酸银作为银源或以氯金酸为金源,制备了在常规条件下具有较好水蒸气透过率和抗菌性能的贵金属‑丝素蛋白/明胶复合纤维薄膜。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纤维薄膜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生物学性能,且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材料加工及可纺性,兼具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纤维薄膜材料可以作为具有良好稳定性、可降解而且制备方法简单安全的新型抗菌纺织品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陈丰;顾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帝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8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