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593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织物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保暖类面料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产品不断涌现。早期的保暖类产品,面 料多为絮片类产品,絮片层以纤维、无纺布、薄膜、聚酯以及黏合剂等复合而成。 公开号为CN1506529、
公开日为2004.06.23的中国专利《一种复合棉的制作方 法》,就是以黏合剂复合面料和里料而获得的产品。这种产品较厚重,穿着臃肿, 且由于薄膜、聚酯、黏合剂的存在,其透气透湿性差,穿着有闷蒸感。
为了改善以上状况,在去掉薄膜等材料的同时,通过加大产品的厚度,以 增加织物内静止空气含量,从而提高织物保暖性。而为了避免织物过于厚重臃肿 的缺点,又出现各种不同的织物结构以增加其中的空隙量。
公开号为CN2700353、
公开日为2005. 05. 18的中国专利《一种皱纹保暖面 料》和公开号为CN2700354、
公开日为2005. 05. 18的中国专利《一种条型空层 保暖面料》就是利用织物中间层的纱线,通过纱线的集圈或成圈将织物的表层和 里层连接起来,当中间层纱线收紧时,表层和里层织物之间形成空隙层,从而增 加织物内部静止空气的量。
现在的保暖织物在性能上包含很多方面,如保暖、透气、透湿、刚柔性等。 为了能够实现织物多种服用舒适性的结合,人们普遍寻找性能优良的新型纤维, 以达到目标效果。
公开号为CN101200831、
公开日为2008.06. 18的中国专利《大豆蛋白纤维 保暖内衣面料》和公开号为CN101002633、
公开日为2007. 07. 25的中国专利《保 暖内衣面料及其加工方法》,是在织物原料方面采用大豆蛋白纤维和超细旦涤纶 纤维,利用纤维的吸湿、透湿等特性,配合组织获得的保暖织物。
现有技术中并未见到利用中空、多孔纱线制造保暖织物,以改善保暖性、 透气性和手感的报道。公开号为CN101165246、
公开日为2008. 04. 23的中国专 利《超柔软高吸水中空棉毛巾及其制造方法》虽然是关于中空棉纱的,但其是利用中空棉纱的高吸水性用于超柔软高吸水中空棉毛巾的织造;同样,《纺织导报》 2007年第10期第79页的"纯棉蓬松纱及制品的研发"的论文,也是就其蓬松
吸水的性质,探讨在毛巾产品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织物,其保暖性优良,透气良好,手 感柔软蓬松,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暖织物,其特征在于, 由中空或多孔纱线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 步骤l.以水溶性纤维为芯纱或伴纺纱,以棉、羊毛、涤纶或腈纶短纤维为 外包纤维或交缠纤维包裹成包芯纱或赛络菲尔纱,其中,水溶性纤 维的含量为10-30wt%,外包纤维或交缠纤维的含量为70-90wt%; 步骤2.利用步骤1中的包芯纱或赛络菲尔纱进行织造; 步骤3.用溶液溶解掉步骤2所得织物中的水溶性纤维。 其中,步骤1优选采用环锭纺包芯纱技术包裹外包纤维,捻系数为300-400, 钢丝圈比相同成纱细度外包纤维纯纺纱重1号到3号。
步骤1优选采用赛络菲尔纺纱技术使水溶性纤维纱和交缠纤维缠绕成纱, 捻系数为300-600,钢丝圈比相同成纱细度交缠纤维纯纺纱重1号到3号。
步骤2中优选采用圆机或剑杆织机织造,织物密度比设计密度增加0-10%。 步骤3中的溶解方法优选为将织物放在溶液中,升温至50-10(TC,保温 30-90min,浴比1: 8-1: 10,煮练溶解掉芯线,用清水经过20min以上的漂洗, 烘干。所用溶液优选由水、渗透剂0. 3-0. 6g/L和氢氧化钠0. 3-0. 6g/L组成。 所述渗透剂优选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
本发明利用中空、多孔纱线内部较常规纱线空隙大,疏松、多孔的特性, 使织物内部空隙量增加,从而使织物空隙中容纳的静止空气量增大,进而提高了 织物的保暖性能。本发明采用普遍使用的棉、羊毛、涤纶、腈纶短纤维,以水溶 性纤维为芯纱或伴纺纱纺包芯纱或赛络菲尔纱,利用纱线织造,再除去织物中的 水溶性纤维,使织物中的纱线获得中空、多孔的结构,同时也使织物能够大量储 存静止空气。织物不但手感蓬松柔软,保暖的同时兼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而且原料简单易得,便于应用,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技术简单,便于实现;2、成本价格低廉;3、蓬
松柔软,保暖性佳,透气性好。


图1为本发明的中空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赛络菲尔纱纤维空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以短纤维水溶性纱为芯纱,棉纤维为外包纤维,芯纱含量为10wt%,外包纤 维含量为90wt。/。,采用环锭纺包芯纱纺纱工艺,捻系数300,车速11000r/min, 钢丝圈7号,比相同成纱细度外包纤维纯纺纱所用的钢丝圈重3号。 其采用圆机织造,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织物密度与设计密度相同。 其溶解方法为水溶性纤维为芯的包芯纱放入配液中升温至10(TC,保持温 度水煮30min,使水溶性纤维完全溶解。配液的组分水、渗透剂JFC 0.6g/L, NaOH0.6g/L。浴比1: 10。用清水经过20min的漂洗,烘干得到中空纱组成的 保暖织物。
图1为本发明的中空纱结构示意图。获得织物纱线号数29.6tex,保暖率为 36.2%,透气率为897.0mm/s。
实施例2
以短纤维水溶性纱为伴纺纱,羊毛纤维为交缠纤维,伴纺纱含量为30wt。/。, 交缠纤维含量为70wt%,采用赛络菲尔纺纱工艺,捻系数550,车速12000r/min, 钢丝圈6号,比相同成纱细度外包纤维纯纺纱所用的钢丝圈重1号。
其织造方法为,采用剑杆小样织机织造,5枚3飞缎纹组织,织物密度比设 计密度增加10%。
其溶解方法为水溶性纤维为伴纺纱的赛络菲尔纱放入配液中升温至5(TC, 保持温度90min,使水溶性纤维完全溶解。配液的组分水、渗透剂JFC0.3g/L, NaOH0.3g/L。浴比1: 8。用清水经过40 min以上的漂洗,烘干得到多孔纱线 组成的保暖织物。
图2为本发明的赛络菲尔纱纤维空隙结构示意图。获得的织物纱线号数
529.6tex,保暖率为42.4%, 透气率为93Umm/s。
实施例3
以短纤维水溶性纱为包芯纱,涤纶纤维为外包纤维,包芯纱含量为23wt。/。, 外包纤维含量为77wt%,采用环锭纺工艺,捻系数400,车速13000r/min,钢丝 圈8号,比相同成纱细度外包纤维纯纺纱所用的钢丝圈重2号。
其织造方法为,采用圆机织造,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织物密度比设计密度增 加3%。
其溶解方法为水溶性纤维为芯的包芯纱放入配液中升温至10(TC,保持温 度水煮60min,使水溶性纤维完全溶解。配液的组分水、渗透剂JFC 0.48g/L, NaOH 0.48g/L。浴比1: 8.5。用清水经过30min的漂洗,烘干得到由中空纱线 组成的保暖织物。
获得的织物纱线号数29.6tex,保暖率为30.8%, 透气率为1037.1mm/s。
实施例4
以短纤维水溶性纱为伴纺纱,腈纶纤维为交缠纤维,伴纺纱含量为23wt%, 腈纶纤维含量为77wt%,采用赛络菲尔纺纱工艺,捻系数300,车速13000r/min, 钢丝圈9号,比相同成纱细度外包纤维纯纺纱所用的钢丝圈重3号。
其织造方法为,采用圆机织造,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织物密度比设计密度增 加3%。
其溶解方法为水溶性纤维为伴纺纱的赛络菲尔纱放入配液中升温至100 'C,保持温度水煮40min,使水溶性纤维完全溶解。配液的组分水、渗透剂JFC 0.48g/L, NaOH 0.48g/L。浴比1: 8.5。用清水经过30min的漂洗,烘干得到由 多孔纱线组成的保暖织物。
获得的织物纱线号数29.6tex,保暖率为35.7%, 透气率为842.6mm/s。 实施例1-4中所获得的织物的保暖性均已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 准…针织保暖内衣》(FZ/T 73022-2004)对保暖织物内在质量要求保暖性》30%, 透气性》180mm/s的要求。
权利要求
1. 一种保暖织物,其特征是,由中空或多孔纱线组成。
2. —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步骤1.以水溶性纤维为芯纱或伴纺纱,以棉、羊毛、涤纶或腈纶短纤维为外包纤维或交缠纤维包裹成包芯纱或赛络菲尔纱,其中,水溶性纤维的含量为10-30wt%,外包纤维或交缠纤维的含量为70-90wt%;步骤2.利用步骤1中的包芯纱或赛络菲尔纱进行织造;步骤3.用溶液溶解掉步骤2所得织物中的水溶性纤维。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l采用环锭纺包芯纱技术包裹外包纤维,捻系数为300-400,钢丝圈型号比相同成纱细度外包纤维纯纺纱所用的钢丝圈重1号到3号。
4.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采用赛络菲尔纺纱技术使水溶性纤维和交缠纤维缠绕成纱,捻系数为300-550,钢丝圈型号比相同成纱细度交缠纤维纯纺纱所用的钢丝圈重1号到3号。
5.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采用圆机或剑杆织机织造,织物密度比设计密度增加0-10%。
6.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的溶解过程为将织物放在溶液中,升温至50-100'C,保温30-90min,浴比1: 8-1: 10,煮练溶解掉芯线,用清水经过20-40min的漂洗,烘干。
7. 如权利要求
2或6所述的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用溶液由水、渗透剂0.3-0.6g/L和氢氧化钠0.3-0.6g/L组成。
8. 如权利要求
7所述的一种保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暖织物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以水溶性纤维为芯纱或伴纺纱,以棉、羊毛、涤纶或腈纶短纤维为外包纤维或交缠纤维包裹成包芯纱或赛络菲尔纱;利用得到的包芯纱或赛络菲尔纱进行织造;用溶液溶解掉所得织物中的水溶性纤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技术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价格低廉;蓬松柔软,保暖性佳,透气性好。
文档编号D03D15/00GKCN101463523SQ200810201054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张光旭, 杜卫平, 殷庆永, 军 汪, 王文聪, 赵静然, 郁崇文 申请人:东华大学;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