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经编机的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71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经编机的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的针固定装置,其中,针头借助一个带夹头的插入式连接装置和一个用来限定工作位置的卡紧装置,安装在一个载体上。
在一种公知的针固定装置(DEOS1435142)中,一个具有矩形断面的扁平杆,在其一部长度上用铅铸成,针头上装有一个由薄板弯成的夹头,夹头和杆的断面相当,一个从杆子上挤压出来的凸起,卡入夹头的壁上的缺口中,以便把针头的工作位置固定下来。
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受磨损的针头更换,即把旧的针头拔出来,插上一个新针头。由于凸起把杆子的厚度加大了,用可施加的力来拔出和插入时就会出现困难。要是我们采用比较宽的夹头,那就导致针头不能被一点间隙也没有地夹持着,这样就会在编织过程中掉出来。还有制造这种针固定装置化费大,并要占用许多空间,此外,在换针头时会使杆子受到损坏。
此外,已经知道(DE PS1031466),针头和杆是做成一体的,杆子是装在具有平行槽的支承块内,二作位置是通过一个带角度的端部插入导孔内而被固定下来的,而且一组杆子借助一个公用的弹性夹板被夹持在规定的位置上。这样,同样可以更换个别的针,但首先必需把支承块取下,并把弹性夹板拆下,这就不可能以简单的方式把想更换的针拔出来,并把一个相应的新针插进去。
本发明的任务是阐明一种如开头所描述的那种针固定装置,此装置通过拔出和插入就能简单地更换针头,而同时能保持位置精度并且被无间隙地加以固定。
这个任务按照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针头和杆连成一体,杆作成扁平状,在杆的端部的侧面有一个缺口,而且在载体上装上一个夹头,夹头在其同杆子断面相配的导向段上与杆相接的位置有一个可在杆所处的平面内沿杆轴的横向做弹性移动的凸起,它在预紧力的作用下被压在缺口里。
在这个结构里,杆有一个相对较长的部分,用于和夹头相连,这就构成了可靠的夹持力。精确的工作位置是由压入缺口内的凸起所决定的,由于弹性移动的凸起在杆子平面内大约沿轴的横向产生位移,因而具有相对较大的弹簧行程。这就可以毫无困难地选择一个作用在夹紧位置上的预紧力,使可能在运行中出现的轴向力不致于将夹紧式连接松开,而用人工力量却可以毫无问题地把针拔出来或插进去,这使单个的针在不必拆卸任何其他结构元件的情况下就能够被更换,比方说当针头磨损了,或者有其他缺陷的时候,或者当纱线的材料改变了,需要另一种形式的针的时候。
针的概念,这里包括所有的在经编机上用的针,经编针或导纱针或者一切类似元件,像沉降片、绒头沉降片、握持沉降片或者类似的元件。
具有优点的是凸起是在轴向延伸的弹性舌簧上形成的。通过断面尺寸和长度的选择,就可以选取恰当的预紧力。还有一个特别的优点杆有一个斜面,由于这个斜面,杆被推入的时候,凸起就从它的原位移到一个中间位置,继续将杆推入时,凸起从中间位置通过弹性的返回运动落入缺口中。这样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即缺口有一个斜面,使杆子从夹头中拔出的时候,凸起就移动到一个中间位置,在继续拔出时,凸起通过弹性返回运动到达原位。在两个斜面之间保留的隆起确定了凸起达到中间位置时需要的位移,因而也确定了插入和拔出时需要克服的力。
有利的结构还包括凸起和缺口都是做成圆角的,使插入和拔出更加容易。
采用这种方案有结构上的优点至少有一个夹头,由一块中间板和两块外盖板构成。中间板具有和杆子差不多的厚度并具有切口以便形成的导向段,还具有弹性舌簧。中间板和盖板都互相连接。舌簧在这里是中间板的一部分,在板的平面内以不常有的方式产生弹性变形。通过相互叠在一起的三块钢板获得一个结构十分稳定的夹头。它可以做得很长,这对针头保持准确的位置是有利的。
值得推荐的是中间板和盖板通过在边缘上的焊缝互相连接在一起。这种焊接,特别是激光焊接容易进行。
在另一种方案中,为制成单个夹头,盖板比中间板薄一点。单个夹头可以并列放置在一起。而不相互干扰。这种单个夹头适用于一种提花机控制类型的可单独移动的针。
还有一种结构,其中盖板在上部超出中间板,并把一根扁平载体装在它们之间,这种结构特别简单。
特别重要的是,载体是条形,而且是压电弯曲换能器的一部分,这种弯曲换能器对提花机控制是有用的。在更换针头时不用把弯曲换能器一起换下,而只要把针头包括针杆取下即可。
另一种同样可首选的结构中,一组夹头叠在一起,中间板和盖板交替放置在一起,组成一个板垛,以便形成一个夹头组。一块盖板的两边放着两块相邻的夹头。盖板的厚度是按照所需的针距来确定的。
具有优点的做法是这一板垛为一个整体,块板在边缘上焊接在一起,而且板垛作为一个单元固定在一支撑件上。可以选择把板垛整体地更换,或者将个别的针更换。
下面这一点也作为优点列出凸头和导向段起始端之间的距离最少为杆子宽度的8倍,大的长度导致特别高的位置精度。
还要推荐的是,在导向段的起点设置第二个弹性舌簧,它的凸起在预紧力作用下在杆上,并把杆压在夹头的导向面上,这样插入就容易了。因为导向段只有在很短的长度上,产生紧固的导向作用,在其余地方,杆子被预紧力作用下的两个舌簧压在导向面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二个舌簧是中间板边缘外无连接的区域内形成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十分紧凑的结构。
还要推荐的是中间板和/或盖板由高强度铝制成。这种材料极轻,这样可以获得一个轻的针座,允许机器高速运转。
以下面借助图示的首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解释。其中

图1是一个带着针的夹头的正视图,其中盖板已经被取走;图2是图1所示的结构的纵向断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结构的左侧视图4表示盖板去掉后的夹头的一部分;图5是数个夹头组成的单元的一个断面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侧视图;以及图7是一个织针座的横断面图。
图1至图3表示一个针固定装置,其中针1,是作为导线器用的,具有针头2和一个和它做成一体的杆子3。杆子被做成扁平形,有一个矩形断面。杆子插入夹头4内。此夹头由中间板和两块盖在外面的盖板6和7组成,它们由间隔一定距离的焊缝8互相连接的,特别是可采用激光焊接。盖板6和7向上延伸,超出中间板5,在其中间夹着一个条状载体9,盖板和它例如可以粘接在一起。载体是压电弯曲换能器10的一部分,它在每边都带有一个压电活性层11和12。如果层11被加上一个电压而起作用时,针头2向左运动,如果右边的层12被加上一个电压而起作用时,针头2向右运动。
中间板有一个切口13,由此形成了第一舌簧14和第二舌簧17,第一舌簧14有一个凸起15,它陷入杆子3的一个侧面上的缺口16里,而第二个舌簧17用它的自由端18贴在杆子上。两个舌簧位于三块钢板不互相连接的区域内,它们可以在杆的影响下,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在杆子3的平面内,沿轴线的横向产生位移。杆3的导向段19被两个盖板6和7、在一侧的连续的导向面26和在另一侧的一个较短的导向面21及舌簧17所约束。两个舌簧把杆子3压向导向面20,凸起15限定了针1的轴向工作位置。针1可以用人工力量拔出来,并通过插入新针来更换,正如结合图4所作的更为详细的解释那样。
图4中表示出中间板5,它具有切口13、带凸起15的舌簧14、导向面20和21。杆3正在作插入运动(箭头22),但尚未达到终点。可以看到,侧面的缺口16有一个斜面23、另一个斜面24和一个在它们中间的隆起25。舌簧14有三个位置被画了出来。在位置A(实线)舌簧处在原位,借助斜面24把舌簧从原位挤到中间位置B(虚线),这个中间位置是由隆起25来确定的。把杆子继续插入,舌簧14由于它的弹力作用回到它的卡紧位置C(长虚线)上。舌簧14因此首先从它的原位A开始,克复弹性回复力,产生一个行程为a的位移。这里出现的弹力决定了杆子插入或拔出时所需要的力的大小。在卡紧位置上,舌簧14从它的原位出发移动了一个行程6。出现的预紧力保证了杆3在经编运行中保持在应在的位置上。舌簧14的弯曲是完全在弹性范围内进行的。
图5和6表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带有一组夹头104,它用于大数目的针101。这个组是由一个中间板105和盖板106交替叠放的板垛构成的,这些板通过焊缝108在边缘相互连接在一起,并和一个一块支撑板109连在一起。盖板的厚度是这样选择的,它能产生所需要的针距,中间板的结构形式和图1在很大程度上常是对应的。但是它只有一个舌簧14,其上有凸起115,导向段119由两个较长的导向面120和121形成。这样一个组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装在梳栉上和进行更换。针101却可以个别地更换。
图7表示另一个实施例。其中一组夹头204通过一个螺钉226和一个固定板227紧固在一个支持架209上,即针座上。为了定位,采用了一个凸台228,它嵌在支持件209的相应的槽229中。
这个组又是由中间板205和没有画出来的盖板交替地叠放而构成。在中间板205上做出了带一个凸起215的弹簧214,它沿针201的杆203的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这种针是一根经编针,带一个钩状的针头202。导向段219而言,图7的结构是与图5的结构相对应,中间板和盖板可以用普通钢板做成,但最好还是用轻得多的材料铝来制成。板可以十分简单地用冲压加工出来。它们可以自动地聚集中在一起,并且相互地焊接在一起。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经编机的针固定装置,其中针头采用一个带夹头的插入式连接装置,并采用一个限定工作位置的卡紧装置,以可卸的方式,保持在一个载体上,其特征为针头(2;102;202)和杆(3;103;203)连成一体,杆是扁平的并在它的端部附近有一个侧面的缺口(16);而夹头(4;104;204)装在载体(9;109;209)上,并且在和杆子断面相配的导向段(19;119;219)的连接处有一个在杆子平面内沿杆子轴的横向可产生弹性位移的凸起(15;115;215),此凸起在预紧力作用下被压入缺口(16)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凸起(15;115;215)在一个轴向延伸的弹性舌簧(14;114;214)上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杆(3)有一个斜面(24),通过它,凸头(15)在杆(3)插入夹头(4)时从它的原位(A)移到中间位置(B),从这点出发,继续把杆插入时,通过弹性返回运动,凸起又到达卡紧位置(C),进入缺口(16)。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缺口(16)有一个斜面(23),通过它,凸起(15)在杆子(3)从夹子拔出来的时候移到中间位置(B),从这点出发,在继续将杆拔出时,通过弹性的返回运动,凸起又到达原位(A)。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凸起(15)和缺口(16)倒成圆角。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它至少有一个夹头(4;104;204)由一块中间板(5;105;205)和两块外盖板(6;7;106)构成,中间板(5;105;205)具有大约和杆子一样的厚度,并且有一个切口(13),以便形成导向段(19;119;219),还具有弹性舌簧(14;114;214),而中间板(5;105;205)和两个外盖板(6;7;106)相互连接在一起。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中间板和盖板(5;6;7;105;106)通过边缘上的焊缝(8;108)相互连接在一起。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为了制成一个单个夹头(4),盖板(6;7)比中间板(5)要薄一些。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盖板(6;7)超出于中间板(15),并且在其中间容纳一个扁平的载体(9)。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载体是条状的,而且是压电弯曲换能器(10)的一部分。
11.按照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为制成一组夹头(104;204),设置一个由中间板(105)和盖板(106)交替放置而构成板垛。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这一板垛作为一个整体在边缘上互相焊接在一起,且作为一个单元固定在支撑件(109)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凸头(15)和导向段(14)的起始端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杆子宽度的8倍。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在导向段(14)的起始端,有第二个弹性舌簧(17),它在预紧力作用下,紧贴在杆(3)上,并把杆压向导向面(20)。
15.按照权利要求6和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第二个舌簧(17)位于中间板(5)的边缘的无连接的区域。
16.按照权利要求6至1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中间板和/或盖板(5;6;7;105;106;205)是由高强度铝制成。
全文摘要
在一个经编机上用的针固定装置中,针头(2)通过插入式连接装置和卡紧装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载体(9)上,针头(2)和杆(3)是连在一起的,杆是扁平的,而且在它的端部有一个侧向的缺口(16)。一个夹头(4)装在载体(9)上,它在和杆子断面相配的导向段(19)上,具有在杆子平面内沿杆子轴的横向可做弹性移动的凸起(15)。此凸起在预紧力作用下被压入缺口(16)之内,特别是夹头(4),它由中间板(5)和两个外盖板(6;7)构成。中间板具有切口(13),以形成的导向段(19),还具有弹性的舌簧(14)。采用这种方式,针头可以很容易单独进行更换。
文档编号D04B27/06GK1114988SQ9510702
公开日1996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8日
发明者K·米斯塔 申请人: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