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83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特别是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滚筒式洗衣机,其能够在洗衣桶的洗涤水中均匀地分散气泡。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洗衣机被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涡流式洗衣机,通过波轮转动时在洗衣桶中形成的洗涤水的涡旋水流来洗涤衣物。第二大类是滚筒式洗衣机。滚筒式洗衣机具有旋转滚筒,其一部分位于洗涤水中。在这种旋转滚筒中,洗涤的衣物放在旋转滚筒中。当旋转滚筒转动时,在旋转滚筒中洗涤的衣物相互撞击,而使得洗涤的衣物被洗净。
为了增强滚筒式洗衣机的洗涤效果,提出了一种用于滚筒式洗衣机的气泡发生器。

图1为带有气泡发生器的传统滚筒式洗衣机简图,图2为图1的旋转滚筒的放大透视图,图3为图1中气泡发生器的放大透视图。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带有气泡发生器的传统滚筒式洗衣机。
滚筒式洗衣机一般包括机壳10和安装在机壳10内以容纳洗涤水的洗衣桶。旋转滚筒30的轴(未示出)平行于洗涤水的表面安装。旋转滚筒30的一部分浸在洗涤水中。旋转滚筒30具有多个通孔32。通孔32形成为一定的图案,使洗涤水流入和流出旋转滚筒30。
旋转滚筒30的表面形成有4个向后弯曲的叶片型凸轮34。4个向后弯曲的叶片型凸轮34中每一个的凸轮表面向前从其起点到终点连续地增加其径向的高度。4个向后弯曲的叶片型凸轮34沿着旋转滚筒30的表面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凸轮表面36的终点在从径向突出的两个侧端部具有两个板形凸轮边37。在两个凸轮边37之间形成狭缝而在径向上向后减小其高度,狭缝足够宽,使气泡可以通过并从洗涤水加入旋转滚筒30。
气泡发生器40设置在洗衣桶的底部上并通过导管42与空气泵(未示出)相连。气泡发生器40运转以周期性地供应一定量的气泡并同时使其进入旋转滚筒30。气泡发生器40完全浸在洗涤水中。如图3所示,气泡发生器40具有无盖的盒式壳体44和气泡发生板48。气泡发生板48盖住盒式壳体44,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空间。壳体44防止通过管道42流入的空气通过气泡发生板48以外的地方流出气泡发生器40。与导管42相连的入口45设置在壳体44的底部。多孔件46安装在壳体44和气泡发生板48之间。气泡发生板48具有多个通孔49,用于将气泡供应进入洗涤水。多个通孔48的直径对于气泡来说是足够小的而使气泡可以保持自己的形状。
下面描述上述传统气泡发生器的运行情况。
在洗涤水下的壳体44中的多孔件46使通过入口45流入的空气通过而到气泡发生板48上。来自气泡发生板48的气泡直接上升通过多孔件46。只有来自多孔件46的少量气泡通过通孔49而到形状滚筒30上。然而,来自多孔件46的大多数气泡由于在各通孔49中形成的水膜而沿着气泡发生板48的下侧移动进入其侧面。聚集在气泡发生板48侧面下的气泡的空气被壳体44的侧面撞击并朝向旋转滚筒30穿透多孔件46和气泡发生板48。来自通孔49的气泡在旋转滚筒30转动时通过狭缝38进入旋转滚筒30的洗涤水中。洗涤水中气泡洗涤被洗的衣物。
然而,在传统气泡发生器中,与那些从侧面以外的气泡发生板的其它地方产生气泡相比,从气泡发生板的侧面产生更多的气泡。因此,当旋转滚筒转动时,气泡的量不能在旋转滚筒中均匀地流动,而降低了洗涤效率。
此外,在带有传统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中,由于旋转滚筒安装得远离气泡发生器的侧面,气泡可能会在到达旋转滚筒之前在洗涤水中消失。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其能够均匀地产生气泡。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其能够提高洗衣的洗涤效率。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其能够提供更多达到被洗衣物的气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由进入洗衣桶的洗涤水中的空气产生气泡。洗衣机具有洗衣用的旋转滚筒。气泡发生器包括开口的盒式壳体。开口的盒式壳体具有在其底部的用作压缩空气通道的入口和其中的用于容纳压缩空气的空间。多孔件为容纳的压缩空气提供通道。气泡发生板(下面称为“板”)固定地覆盖开口的盒式壳体并在其中具有通孔,其在洗涤水中提供气泡。该板具有与旋转滚筒相同的曲率。多孔件具有多个关于入口对称设置的隔板。该多个隔板沿着多孔件的上表面设置。多个隔板中的每一个都与壳体底部间隔开。多个隔板构成一系列成对隔板,即,第一对隔板,第二对隔板和第三对隔板。第一对隔板突出而沿板的下表面设置并以第一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第二对隔板突出而与第一对隔板平行设置并以第二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第三对隔板突出而与第二对隔板平行设置并以第三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而第二距离大于第三距离。多个隔板为5对隔板。这5对隔板突出而沿板的下表面设置并以相同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隔板之间的间隔在从板的中心部分到相对边缘部分的方向上变小。
同时,板可以具有多个沿其下表面的肋,以提供洗涤水中的气泡。多个肋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多个肋构成多个前肋和多个后肋。多个前肋和多个后肋交替设置。多个肋之间的间隔在从板的一边到另一边的方向上变小。
附图的简要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特征可以参照附图通过下述实施例更好地理解,其中图1为带有气泡发生器的传统滚筒式洗衣机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旋转滚筒的放大透视图;图3为图1的气泡发生器的放大透视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和旋转滚筒的透视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的透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泡发生板的顶视图;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的竖直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泡发生板的顶视图;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的竖直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泡发生板的顶视图;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的竖直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泡发生板的顶视图;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图4-12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
第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的气泡发生器100具有壳体120、多孔件180和气泡发生板(下面称为“板”)160。气泡发生器100在壳体120和板160之间具有空间。多孔件180安装在该空间内。壳体120的底部140具有与导管50相连的入口145,导管50为压缩空气的通道。板160具有多个通孔165。板160是曲线形的,与旋转滚筒110具有相同的曲率。因此,旋转滚筒110的外表面与气泡发生器100之间的距离是均匀的。此外,壳体120的底部到板160两边各端(即,左右边各端)的高度大于从壳体120的底部到与入口145相对的板160部分的高度。
下面描述气泡发生器100的运转情况。
来自空气压缩机(未示出)的空气通过导管50在气泡发生器100中流动。气泡发生器100的空气穿过完全浸在洗涤水中并高至板160的多孔件180。达到板160的空气会变换气泡的形状,并通过通孔165进入洗涤水中。来自板160的气泡与洗涤水一起在旋转滚筒(下面简称“滚筒”)110转动时在滚筒110中流动。滚筒110中的气泡起到洗涤被洗衣物的作用。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中,滚筒具有与板160相同的曲率。也就是说,由于滚筒和板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同的,则无论气泡的产生位置如何,来自板的气泡总是以相同的速率在滚筒中流动,以提高洗衣效率。第二实施例如图5所示的气泡发生器200具有壳体220、多孔件280和气泡发生板(下面称为“板”)260。气泡发生器200在壳体220和板260之间具有空间。多孔件280安装在该空间内。壳体220的底部240具有与导管60相连的入口245,导管60为压缩空气的通道。板260具有多个通孔265。板260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孔件280具有一对隔板283和286,以将多孔件280分成中心部A和侧部B。隔板283和286的各部分被确定为在整个中心部A和各侧部B上均匀地产生气泡。隔板283和286与壳体220的底部240间隔开。各隔板283和286的上部与板260的下表面接触。隔板283和286安装在通孔265的行之间。隔板283和286的上部设置成距滚筒的轴(如图4所示)具有相同的距离。此外,隔板283和286的下部设置成距壳体220的底部具有相同的距离。各隔板283和286的长度与板260的长度相同,如图6所示。
下面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200的运转情况。
来自空气压缩机(未示出)的空气通过导管60在气泡发生器200中流动。气泡发生器200中的空气穿过浸在洗涤水中并高至板260的多孔件280。气泡发生器200中的气泡朝着板260流动。当空气到达板260的下表面时,空气沿着板260的下表面运动达到板260的边缘部B(如,左右边缘部)。随着运动的空气到达隔板283和286,隔板283和286阻止运动空气的一部分进一步的运动,而保留在中心部A中。其余的运动空气通过隔板283和286继续向着边缘部B运动。因此,中心部A中保留的空气以气泡的形式流出板260中心部的通孔265。
同时,直接来自入口245的空气和来自中心部A的空气在边缘部B汇集。边缘部B中的空气流出板260的边缘部B的通孔265而进入洗涤水中。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中,带有相互平行插入的隔板的多孔件离开壳体的底部安装,并与板接触。因此,来自压缩机的空气通过入口流入,流入的空气以隔板限定的特定比例在板的中心部A和边缘部B中供应。因此,来自板的气泡被均匀地分配。第三实施例如图7所示,气泡发生器300适于更均匀地调整来自板的气泡的分配。气泡发生器300具有壳体320、多孔件380和气泡发生板(下面称为“板”)360。气泡发生器300在壳体320和板360之间具有空间。多孔件380安装在该空间内。壳体320的底部340具有与导管70相连的入口345,导管70为压缩空气(未示出)的通道。板360具有多个通孔365。板360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孔件380具有第一隔板382、382,第二隔板384、384,第三隔板386、386。第一、第二、第三隔板中的每一个与壳体320的底部340间隔开。各隔板的上部与板360的下表面接触,并设置在通孔365的行之间。隔板的上部设置成距滚筒的轴具有相同的距离。如图8所示,隔板之间的间隔是相同的。壳体320的空间被隔板分成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第三部分Ⅲ和第四部分Ⅳ。底部340距各隔板382、384和386的距离确定为使气泡从板360的各部分均匀地产生。从壳体320的底部340到第二隔板384的端部的距离H2比从底部340到第一隔板382的端部的距离H1短。从底部340到第三隔板386的端部的距离H3比从底部340到第二隔板384的端部的距离H2短。
下面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300的运转情况和效果。
来自空气压缩机(未示出)的空气通过导管70在气泡发生器300中流动。气泡发生器300中的空气穿过浸在洗涤水中并高至板360的多孔件380。流入气泡发生器380的空气通过第一隔板382、第二隔板384和第三隔板386分配到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第三部分Ⅲ和第四部分Ⅳ。此时,流入第一部分Ⅰ的空气多于其它部分Ⅱ和Ⅲ。当第一部分Ⅰ中的空气到达板360的下表面时,空气沿着板360的下表面运动。当运动的空气遇到第一隔板382时,由于第一隔板382的高度,一部分空气保留在第一部分Ⅰ中,其余的空气通过第一隔板382运动到第二隔板Ⅱ。当在第二部分Ⅱ中流动的空气到达板360时,空气沿着板360的下表面运动直到空气遇到第二隔板384。通过与在第一部分Ⅰ中相同的方式,流入第二部分Ⅱ的一部分空气流出通孔365,空气的其余部分继续运动到第三部分Ⅲ。当在第三部分Ⅲ中流动的空气到达板360时,空气沿着板360的下表面运动直到空气遇到第三隔板386。与在第一部分Ⅰ中一样,流入第三部分Ⅲ的一部分空气流出通孔365,空气的其余部分继续运动到第四部分Ⅳ。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在从底部到隔板下端的距离上是变化的,用于调整气流。因此,当气泡发生器中的空气通过各部分时,大量的空气得到调整。由于空气在气泡发生器中的分布受到隔板的控制,可以均匀地调整流出板的大量气泡。第四实施例气泡发生器400具有壳体420、多孔件480和气泡发生板(下面称为“板”)460。气泡发生器400在壳体420和板460之间具有空间。多孔件480安装在该空间内。壳体420的底部440具有与导管80相连的入口445,导管80为压缩空气(未示出)的通道。板460具有多个通孔465。板460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法制造。多孔件480具有一系列的成对隔板,即,第一对隔板481、481,第二对隔板482、482,第三对隔板483、483,第四对隔板484、484,第五对隔板485、485。多孔件480被分为第一部分E、第二部分F、第三部分G、第四部分H和第五部分I。隔板的各下端以一致的距离与壳体420的底部440间隔开。隔板的各上端,即,上部与板460的下表面接触,并安装在通孔465的行之间。隔板的上部设置成距滚筒的轴具有相同的距离。每个隔板之间的间隔确定为使气泡从板460均匀地产生。第一隔板481和第二隔板482之间的间隔g1大于第二隔板482和第三隔板483之间的间隔g2。第二隔板482和第三隔板483之间的间隔g2大于第三隔板483和第四隔板484之间的间隔g3。第四隔板484和第五隔板485之间的间隔g4小于第三隔板483和第四隔板484之间的间隔g3。如图10所示,各部分的面积在从板460中心部分到边缘部分的方向上越来越小,使得各部分的通孔数目也变得越来越少。
下面描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400的运转情况和效果。
来自空气压缩机(未示出)的空气通过导管80在气泡发生器400中流动。气泡发生器400中的空气穿过浸在洗涤水中并高至板460的多孔件480。气泡发生器400中的空气流入由隔板481、482、483、484和485在板460下形成的各部分。也就是说,气泡发生器400(下面称为“发生器400”)中的大部分空气在第一部分E中运动,其余的空气运动进入其它的部分。当第一部分E中的空气到达板460的下表面时,一部分空气以气泡的形式通过通孔465进入洗涤水,其余的空气沿着第一隔板481运动进入第二部分F。第二部分F中的一部分空气以气泡的形式通过通孔465,其余的空气沿着第三隔板483运动。如上所述,发生器400的空气被隔板分配进入各部分并流出板460的通孔465。因此,气泡在板460上均匀地产生。第五实施例气泡发生器500(下面称为“发生器500”)具有壳体520和气泡发生板(下面称为“板”)560。气泡发生器500在壳体520和板560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在洗衣过程中充满洗涤水。壳体520的底部540具有与导管90相连的入口545,导管90为压缩空气的通道。板560具有多个通孔565。板560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法制造。板560具有向底部540突出的多个肋(下面称为“肋”)。各肋从通孔565的行之间突出。肋的上端,即,上部设置成距滚筒的轴具有相同的距离。肋之间的间隔确定为使气泡从板560的各部分均匀地产生。肋包括第一肋565、第二肋566、第三肋567、第四肋568和第五肋569。每个肋间隔开与底部540相同的距离。第一肋565和第二肋566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二肋566和第三肋567之间的间隔。第二肋566和第三肋567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三肋567和第四肋568之间的间隔。第四肋568和第五肋569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三肋567和第四肋568之间的间隔。如图12所示,所有的肋具有相同的长度。当第一肋565、第二肋567和第三肋569与板560接触时,即,与板560的下表面接触时,第一肋565、第二肋567和第三肋569的一端与板560的一边间隔开一定的距离D而形成第一空气无阻挡部分,第一肋565、第二肋567和第三肋569的另一端与板560的另一边刚好配齐。第二肋566和第四肋568与另一边间隔开一定的距离D而形成第二空气无阻挡部分,其与板560的下表面的一边相对并接触。
下面描述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500的运转情况和效果。
来自空气压缩机(未示出)的空气通过导管90在气泡发生器500中流动。气泡发生器500中的空气穿过壳体520中高至板560的洗涤水。来自入口545的空气流入由肋565、566、567、568、569在板560下的各部分。也就是说,来自入口545的大部分空气朝着板560运动。当空气到达板560的下表面时,一部分空气以气泡的形式通过板560的通孔565进入洗涤水,其余的空气通过在第一肋565的一端与板560的一边之间形成的距离D的第一空气无阻挡部分运动到第二肋566。从第一肋565流入第二肋566的一部分空气以气泡的形式流过通孔,其余的空气通过在第二肋566的一端与板560的另一边之间形成的距离D的第二空气无阻挡部分运动到第三肋567。如上所述,来自入口545的空气通过在板的边缘和肋的一端之间形成的第一和第二空气无阻挡部分流入各个部分。各部分的空气流过板560的通孔565而进入洗涤水中。
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气泡发生器中,来自入口565的空气沿着板560的下表面流过形成之字形的第一和第二空气无阻挡部分。因此,气泡在整个板560上均匀地产生。
同时,即使在第二和第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任何多孔件使肋从气泡发生板的下表面突出。
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明显并且容易做到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说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了本发明的具有专利性的新颖特征,包括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认为等效的所有特征。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用于由进入洗衣桶的洗涤水中的空气产生气泡,该洗衣机具有洗衣用的旋转滚筒,所述气泡发生器包括开口的盒式壳体,具有在其底部的为压缩空气提供通道的入口和其中的用于容纳压缩空气的空间;多孔件,为容纳的压缩空气提供通道;板,固定地覆盖开口的盒式壳体并在其中具有通孔,其在洗涤水中提供气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有与旋转滚筒相同的曲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多孔件具有多个关于入口对称设置的隔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隔板在多孔件的上表面设置,以在多孔件中提供多个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多个隔板的一端都与壳体底部间隔开。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多个隔板构成一系列成对隔板,成对隔板包括第一对隔板设置在多孔件的上表面,第一对隔板的一端以第一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从而在多孔件中形成第一部分;第二对隔板与第一对隔板平行设置,第二对隔板的一端以第二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从而在多孔件中形成第二部分;第三对隔板与第二对隔板平行设置,第三对隔板的一端以第三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其中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而第二距离大于第三距离。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多个隔板为5对隔板,这5对隔板从板的下表面突出,5对隔板的一端都以相同距离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5对隔板之间的间隔在从板的中心部分到相对边缘部分的方向上变小。
8.一种带有气泡发生器的洗衣机,用于由进入洗衣桶的洗涤水中的空气产生气泡,该洗衣机具有洗衣用的旋转滚筒,所述气泡发生器包括开口的盒式壳体,具有在其底部的为压缩空气提供通道的入口和其中的用于容纳压缩空气的空间;板,固定地覆盖开口的盒式壳体并在其中具有通孔,且其具有多个从其下表面突出的肋,在洗涤水中提供气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多个肋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长度,多个肋的一端都与壳体的底部间隔开,多个肋构成多个前肋和多个后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多个前肋和多个后肋交替设置形成第一空气无阻挡部分和第二空气无阻挡部分,第一空气无阻挡部分在板的一边和多个前肋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二空气无阻挡部分在板的另一边和多个后肋的一端之间形成,上述板的一边与板的另一边相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多个前肋和多个后肋之间的间隔在从板的一边到另一边的方向上变小。
全文摘要
洗衣机的气泡发生器100包括开口的盒式壳体120、多孔件180和板160。开口的盒式壳体具有在其底部的用作压缩空气通道的入口145和其中的用于容纳压缩空气的空间。多孔件为容纳的压缩空气提供通道。板固定地覆盖开口的盒式壳体并在其中具有通孔165。板在洗涤水中提供气泡。多孔件具有多个相互对称设置的隔板。该多个隔板沿着多孔件的上表面设置。多个隔板中的每一个都与壳体底部间隔开。
文档编号D06F23/02GK1314960SQ98814198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9日
发明者洪大永, 林茂生 申请人: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