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从纱层中分离出纱线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1659230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以从纱层中分离出纱线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分离位于相邻位置的纱线的装置,这些纱线被夹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并共同构成一个平面或纱层。
纱线分离例如是在把纱线穿入织机的综片元件中的一个必要的工作步骤。在此情况下,经纱被张紧在一框架上共同构成一经纱层。在这里单根的纱线互相靠得很近。在穿入之前,纱线必须从纱层中分离,也就是互相分开。但这并不是很简单的。另外问题还出现在当已经同纬纱构成了织物的一部分经纱与一新的经纱层进行经纱接头时。这里经纱也是被夹持在一框架上,并在接头前必须通过结经机从纱层上分开。
在已知的用来分离这种纱线的装置和方法中,例如是把针插入在单根纱线之间来把相邻的纱线划定界限,从而在以后的穿经过程中能抓住单根的纱线。或者在事先把一个所谓的分离器放入在纱线之间,这里有两根与经纱成横向的绳索被穿入或织入在经纱之间。为了分离,于是例如能交替地拖拉分离器的一端或两端。结果每次最前面的纱线便与其余的分开。
这种已知的方法和装置的缺点尤其是在于对于由所谓的复丝所组成的经纱的场合,针的插入将受到限制。特别是当复丝是无捻度的或具有很低的纤度时,或当经纱层的密度是很不均匀时。另外在采用分离的方法时,为了穿入两根绳索也必须通过人工或机械把针穿过,以便进行分离,因此前面所述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经纱通过分离后能干净地分开和储存,但分离绳索的穿入仍然是一个额外的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过程。如果经纱的分离不干净,则将在织造或在经纱接头时导致断头,从而造成不良的生产力。这种情况即使在设有双线检测的结经机的情况下也能发生。
还有一种已知的方法,其中不采用分离器,纱线从纱层中的分离仅通过一个在圆周上具有螺纹状侧面的旋转体来实现。但此方法只适用于短纤纱或加捻复丝的分离。在不加捻的多纤维组成的纱线中,纱线很容易以单丝的方式分离,因此几乎不再可能实现干净的分离。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特别是使用这种方法的装置,藉助它能可靠地实行纱线从一纱层中的分离,而且特别是当纱线是由所谓的不加捻的复丝或原纤维所组成时。
如在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所述,本发明是按其第一观点来解决此任务的。根据这一观点提出了一种用来从由许多至少在两个位置上被夹持的纱线所组成的纱层中分离出单根纱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分离装置用来至少在每一位置上抓住多根纱线,并用它来使所抓住的纱线基本上在其横向上造成不同的相对加速度。
根据第二方面,此任务是这样来解决的,其中在权利要求12中提出了一种用来从由许多至少在两个位置上被夹持的纱线所组成的纱层中分离出单根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藉助一分离装置至少在每一位置上来抓住多根纱线,并在被抓住的纱线的横向上作用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
本发明所推荐的结构方式可从各从属权利要求2-10或13-21中获知。
按本发明,能从一由许多被夹持在至少两个位置上的纱线所组成的纱层,也就是例如从夹持在一框架上的经纱中,藉助一分离装置至少在每一位置上来抓住多根纱线,并在被抓住的纱线的横向上作用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从而产生一渐进的移动,动程最大的纱线就离未被抓住的经纱层的距离最远,因此如果这根纱线离第二根纱线的距离可以容许的话,它能从这个新的位置例如被一根单独的针抓住并移离纱层。如果被抓住的纱线基本上在其横向上的单一的加速度由于第一根纱线处于离第二根纱线太近而还不够的话,则被抓住和偏移的纱线可在另一位置上被抓住并再继续移动一次。如果离第二根纱线的距离已许可,则第一根纱线现在例如可藉助一穿经针从这个新的位置抓住并从纱层中移走。抓住和移位可交替地进行下去,直到第一根纱线处于离第二根纱线有足够的距离为止,在此情况下,当然被抓住的纱线就被释放,然后通过相继的抓住和移位来改变它们的相互位置。
为了适用于从一个由许多夹持在至少两个位置上的纱层中抓住多根纱线的目的起见,此装置至少应具有一分离装置,它最好包括1.一个能围绕着近似平行于纱层的转轴而旋转的螺旋形的具有逐渐增大的节距的输送蜗杆。
2.两个能围绕着第一根与纱层平面基本上成直角位置的转轴而移动的夹紧棒,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能把被它们所抓住的纱线夹紧在它们中间。
3.两个基本上以垂直于纱线延伸方向而延伸的弹性棒,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能把被它们所抓住的纱线夹紧在它们中间。
4.三个能围绕着第一根基本上与纱层平面成直角位置的转轴而移动的分离棒,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至少能被纱线部分地缠绕。
由此而获得的优点特别是在于以一步便能对所有可能的纱线品种实行可靠的分离,例如短纤维纱、具有高纤度或低纤度的复丝,以及具有任意数目的加捻的或不加捻的原纤维。此方法同样能用于穿经机和结经机上的分离。另外在这里纱线能十分小心地进行处理。
此外根据需要,对每一种单独使用的分离装置,也就是对可转动的或弹性的夹紧棒或对可转动的分离棒,还可设置一附加的第二种到第四种的分离装置,以便能交替地进行抓住和移位一直到第一根纱线距第二根纱线有足够的距离为止。另外经过证明还有一优点,即在第一种分离装置上还附加一个所谓的加压辊来增大纱线在螺旋输送蜗杆上的压力。另外为了加强分离效果起见,还可采用一个第二输送蜗杆。
下面按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它们表示各种实施的可能性,但在任何情况下并不限定了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表示在一被夹持的纱线层的顶视图,以及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来抓住一些纱线,图2表示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来分离一些纱线。
图3表示在一被夹持的纱线层的顶视图,以及按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来抓住一些纱线。
图4表示按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来分离一些纱线。
图5表示在一被夹持的纱线层的顶视图,以及按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来抓住一些纱线。
图6表示按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来分离一些纱线。
图7表示在一被夹持的纱线层的顶视图,以及按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来抓住一些纱线,图8表示按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来分离一些纱线。
图9表示按推荐的对第四实施方案的改良方案来分离单独纱线的三维视图。
图10表示按第二和第三实施方案相结合的方法来分离单独纱线的三维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所共同的是它们都示出了许多位于相邻的纱线1,它们在第一位置上被夹持在第一元件2中,而在第二位置上被夹持在第二元件3中。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一基本上平的纱层4,元件2和3例如是在穿经机中所用的框架的一部分。
图1表示按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方案,它具有两根棒条6,6′作为第一种分离装置5,它用来在至少每一位置S上抓住多根纱线1,并基本上在其横向上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作用在被抓住的纱线上。这些棒条是设计成可围绕着第一个基本上与纱层平面成直角位置的转轴7而转动。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能把被它们所抓住的纱线夹紧在它们中间。这用来抓住一些纱线的第一种分离装置5的位置在这里是这样表示的棒条6,6′基本上是互相平行地设置的,并对按一个与纱线1的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具有明显偏离的方向而延伸。
图2表示分离装置5在这里已转动到基本上与纱线1的原来延伸方向成直角的位置。分离装置5旋转过一个角度8,它位于用虚线表示的抓住位置与用实线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一些纱线1上被抓住的各个位置S与转轴7始终保持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因为它们仅是转动一个角度8而已。但是被抓住的纱线相互之间的距离则变大了,通过分离装置5的旋转使所有被抓住的纱线在对其延伸方向基本上成横向的方向上获得一加速度。
图3表示按本发明装置的第二实施方案,它包括3根棒条16、16′和16″作为第二种分离装置15,用来在至少每一位置S上抓住多根纱线1,并基本上在其横向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作用在被抓住的纱线上。这些棒条是设置成能围绕着第一根基本上与纱层平面成直角位置的转轴7而转动。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至少部分地被所抓住的纱线所缠绕。这个用来抓住一些纱线的第二种分离装置的位置在这里是这样表示的,即棒条16,16′和16″基本上是互相平行地设置的,并按对一个与纱线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具有明显偏离的方向而延伸。
图4表示分离装置15在这里已转动到基本上与纱线1的原来延伸方向成直角的位置。分离装置15旋转过一角度8,它位于用虚线表示的抓住位置(仅表示棒条16′)与用实线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在纱线1被抓住的各个位置S对转轴7始终有一基本上相同的距离,因为它们仅是旋转了一个角度8,但是被抓住的纱线相互之间的距离则变大了。通过分离装置15的旋转使所有被抓住的纱线在与其延伸方向基本上成横向的方向上获得一加速度。
图5表示按本发明装置的第三实施方案,它包括两根弹性棒26,26′作为一第三种分离装置用来在至少每一位置S上抓住多根纱线,并基本上在其横向上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作用在所抓住的纱线上。这些棒条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把被它们所抓住的纱线夹紧在它们中间。这个用来抓住一些纱线的第三种分离装置的位置在这里是这样表示的,即棒条26,26′基本上是互相平行地设置的,并与纱线1的延伸方向至少成近似的直角方向。
图6表示分离装置25在这里同样是基本上与纱线1的原来延伸方向成直角的位置,但是分离装置25被以其纵向而延伸(箭头方向)。在一些纱线被抓住的各个位置S上现在对未被抓住的纱线具有一逐渐增大的距离。通过弹性棒26,26′的延伸能使所有被抓住的纱线在基本上与其延伸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上获得一加速度。
所述的棒条6,6′;16,16′,16″;26,26′中所有的或只有个别的棒条可具有一由诸如圆形、椭圆形等的曲线或诸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五边形或其他多边形所限定的截面。从而在棒条6,6′;16,16′,16″26,26′与所抓住的纱线之间形成一摩擦的或严密的连接,如果所有棒条或只有个别棒条的表面能具有一例如橡胶等特殊的高摩擦材料或相当于像梳子一样的表面的话。最好是棒条6,6′;16,16′,16″;26,26′的纵向摩擦大于其横向的摩擦。当然还有许多不同的可能性来设计这些棒条6,6′;16,16′,16″;26,26′,并把它们安装和驱动使之能按所述的方向移动。这种可能性能从其他领域中获知,所以在这里不作详细的说明。
根据所述的方法或在使用所述装置的情况下,在所有被抓住的纱线9中离纱层4中剩余的纱线1最远的纱线从未被抓住的纱线经过一最大的行程。
图7表示按本发明装置的第四实施方案,它具有一个围绕着一与纱层4至少近似地平行的转轴36而旋转的、节距逐渐增大的螺旋输送蜗杆37作为第四种分离装置,用来至少在每一位置S上抓住多根纱线1,并基本上在其横向上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作用在已抓住的纱线上。此输送蜗杆以与纱线1的延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而延伸。
图8表示分离装置35在这里同样是与纱线1原来的延伸方向成直角的位置,但分离装置35是围绕着转轴36而旋转的。在纱线被抓住的各点S上现在离未被抓住的纱线具有一逐渐增大的距离。通过输送蜗杆37的旋转能使所有被抓住的纱线在基本上与其延伸方向成横向的方向上获得一加速度。通过增大的节距使被抓住的纱线获得不同的相对加速度。因此位于距纱层4的纱线1最远的一根纱线9现在对第二根纱线10具有比第二根纱线离第三根纱线更大的距离。
图9表示根据一个所推荐的对第四实施方案的改良方案的单根纱线分离的三维视图。37表示一可旋转的输送蜗杆,它可以具有一圆柱螺旋形,如果此输送蜗杆是设计成圆柱形的话;或可以具有一圆锥螺旋形,如果此输送蜗杆是设计成圆锥形的话。还可这样来设计,即输送蜗杆的开始段是圆锥形的,而其余是圆柱形的,与此相反,特别有利的是这样一种输送蜗杆,它至少在例如有一个夹子或针来接受第一根纱线9的区域内设有一基本上与纱层4平行的平面,因为这样输送蜗杆的分离作用最强。如图所示,还设有一加压辊12。此加压辊紧贴在来自纱层第一侧的纱线上,而输送蜗杆37向纱层4的第二侧压在一些纱线上。输送蜗杆37是围绕着转轴36以熟知的方法来设置和驱动的,所以在这里不再说明。它特别是具有一以螺旋状包绕的沟槽或筋,其节距38在纱线9的分离方向上逐渐增大。输送蜗杆37最好在背向第一根纱线9的一端13变细。加压辊12能按箭头14所示的方向而移动地设置,并以熟知的方法来驱动。如果还设有第二输送蜗杆37的话,则也可设置一第二加压辊12,这里最好把两个输送蜗杆37设置在两个加压辊12之间。
与图7,8和9不同,为了加强分离作用起见,输送蜗杆37可在相邻的螺旋槽之间附加设置螺旋的起端。
如果在一单一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藉助一夹子或针接受第一根纱线9来完成纱线的分离时(也许是因为纱线1是由特别细的未加捻的原纤维所组成的缘故),可以在前面所述的分离装置5,15,25,35中采用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分离装置的任意结合。于是通过一个分离装置5,15,25,35至少部分分离的纱线能由另一个分离装置5,15,25,35来接受并继续进行分离。通过所选择的各个分离装置的继续交替地工作,能获得一显著的分离效果。
图10是根据第二种同第三种实施方案的结合来进行单根纱线分离的三维示图。分离装置15在这里包括一组分离棒16,16′,16″,它们至少被一些纱线29-32部分地缠绕,或者它使纱线偏移并按纱线的方向一根在一根后面地排列。根据此图,两根外部的分离棒16,16″压在纱层的同一侧上,而中间一根分离棒16′紧贴在纱层的另一侧。当然,与以上的说明(图3,4,10)相反,分离棒16,16′,16″也可以安排在表面4的另一侧。分离棒16,16′,16″是这样安装的,即它们能从由直线33所表示的第一位置转动到一由直线34所表示的位置。在这里还能看到属于穿经机部件的一个夹子39。
两个弹性棒26,26′是用作另一个分离装置。它们至少抓住一部分已分离的纱线29-32,以便在进一步的分离步骤中额外地把它们互相分离。如果需要的话,还可藉助分离棒16,16′,16″进行第三步工作来进一步改进分离效果,从而使作为穿经机一部分的夹子39能夹住第一根纱线29。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其运行方式如下本方法的起始点是夹持在位置2和3上的一个纱线层或许多纱线1,而且基本上形成一个表面或纱层4。首先如图2,4,6和8所示,一些纱线1被夹住和基本上以与其延伸方向成横向的方向而移位,使在纱线29和30之间有一距离,这个距离大于未抓住的纱线1之间的距离,通过纱线的抓住但主要是通过最好在平面内所发生的移位,于是如果纱线1是由所谓的复丝所组成的话,便能形成原纤维三角形40(见图10),三角形的形成是由于纱线失去了其原来的圆柱形而被压成片状结构的缘故。
分离的目的在于保证第一根纱线9或29能被一夹子39或针所接受。在未加捻的纱线的情况下,原纤维三角形40的产生可能推迟成功的分离,因此分离必须以两个或更多的工作步骤来实行,或者直到原纤维三角形不再重叠为止。
权利要求
1.用来从一个由许多至少在两个位置(2,3)上被夹持的纱线(1)所组成的纱层(4)中分离出单根纱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分离装置(5,15,25,35)用来在至少每一位置(S)上抓住多根纱线,并基本上以纱线的横向在被抓住的纱线上作用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5,15,25,35)是适用于把已抓住的纱线从纱层(4)中其余的夹持纱线(1)中移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5,15,25,35)是适用于把离未抓住的纱线最远的第一根被抓住的纱线(9,29)以比其他抓住的纱线更快的速度从纱层(4)中其余被夹持的纱线(1)中移走。
4.根据前面所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几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5,15,25,35)是藉助设计成具有摩擦的和严密的连接来抓住多根纱线的。
5.根据前面所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几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5,15,25,35)包括一个围绕着一根至少近似地平行于纱层(4)的转轴(36)而转动的、具有一增大的节距的螺旋形的输送蜗杆(37)。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蜗杆(37)在两个相邻的螺旋槽之间设有附加的螺旋始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附加设有一加压辊(12)用来增大纱线在螺旋形输送蜗杆(37)上的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之一项或几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5,15,25,35)具有两个能围绕着第一根基本上与纱层平面成直角的转轴(7)而转动的夹紧棒(6,6′),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能把被它们所抓住的纱线夹紧在它们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之一项或几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5,15,25,35)包括两根基本上与纱线延伸方向垂直而延伸的弹性棒(26,26′),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能把由它们所抓住的纱线夹紧在它们中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之一项或几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5,15,25,35)包括3根能围绕着第一根基本上与纱层平面成直角的转轴(7)而移动的分离棒(16,16′,16″),它们是这样互相设置的,即它们至少被所抓住的纱线部分地缠绕。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另外还设有固定的夹紧棒或能围绕着一基本上与纱层(4)的平面成直角位置的第二根转轴而移动的夹紧棒,用来保持所抓住的并至少部分地被分离的纱线。
12.用来从一个由许多至少在两个位置(2,3)上被张紧的纱线(1)所组成的纱线层(4)中分离出单根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藉助一分离装置(5,15,25,35)在至少每一位置(S)上抓住多根纱线,并基本上以纱线的横向在所抓住的纱线上作用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藉助于分离装置(5,15,25,35)把所抓住的纱线从纱层(4)中其余被夹持的纱线(1)上移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藉助于分离装置(5,15,25,35)把所抓住的纱线中离未被抓住的纱线最远的第一根纱线(9,29)以比其他所抓住的纱线更快的速度从纱层(4)中其余被夹持的纱线(1)上移走。
15.根据权利要求12,13或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藉助于分离装置(5,15,25,35)所制成的摩擦的和严密的连接或两种的结合来抓住多根纱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之一项或几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抓住的纱线在一个至少与纱层近似于平行的转轴(36)上旋转的具有一渐增节距(38)的螺旋形输送蜗杆(37)上被分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藉助一加压辊(12)在位于输送蜗杆(37)上的纱线施加一附加的压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之一项或几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抓住的纱线在两根围绕着第一根基本上与纱层(4)的平面成直角的转轴(7)而移动的夹紧棒(6,6′)之间被夹紧,纱线在其上通过棒条(6,6′)围绕着第一根转轴(7)的旋转而至少部分地被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之一项或几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抓住的纱线在两根基本上垂直于纱线延伸方向而延伸的弹性棒(26,26′)之间被夹紧,纱线在其上通过棒条(26,26′)在其纵向的延伸而至少部分地被分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之一项或几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抓住的纱线至少被部分地缠绕在三根围绕着第一根基本上与纱层(4)的平面成直角的转轴(7)而移动的分离棒(16,16′,16″)上,纱线在其上通过棒条围绕着第一根转轴(7)的转动而至少部分地被分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2-20中之一项或几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至少交替地采用了分离装置(5,15,25,35)中的两种方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分离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上被夹持的并基本上构成一平面的许多相邻的纱线的方法和装置。为了提供用来可靠地从一纱线层中进行纱线的分离,即使纱线是由所谓的未加捻的复丝所组成时,可藉助一分离装置(5,15,25,35)至少在每一位置上抓住多根纱线,并以其横向在所抓住的纱线上作用以不同的相对加速度。经过一次或数次的分离过程后,第一根纱线能很容易地被一穿经针所抓住并把它从纱线层中移走。
文档编号D03J1/14GK1307655SQ99807979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9日
发明者W·谢珀 申请人:普费菲孔施陶卜里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