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82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利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将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的
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通常采用分类回收、填埋、焚烧等方法,这些方法收效少、污染大、耗资多,而目前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则通常采用填埋、作地基基础等手段。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利用固化工艺”该工艺可将生活垃圾固化处理成砌筑材料,使生活垃圾得到很好的处理利用,但该工艺存在的不足是1、仅能够处理生活垃圾,无法处理建筑垃圾;2、生活垃圾预处理的工序较麻烦,预处理生活垃圾需要对其进行干燥或焚烧后再粉碎,处理的过程较长、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新工艺,该工艺可将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共同处理利用,且处理工艺简单、收效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活垃圾分拣,剔除所含塑料、金属后,破碎成最大尺寸小于5mm的碎块;b、将建筑垃圾粉碎成最大尺寸小于3mm的颗粒;C、将生石灰粉、硫铝酸盐水泥、生石膏粉、硫铝酸钙粉混合,构成凝固剂,凝固剂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生石灰粉10 20、硫铝酸盐水泥10 15、生石膏粉2 5、硫铝酸钙粉2. 5 5 ;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与凝固剂混合构成混合基料,混合基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生活垃圾4 5、建筑垃圾2 4、凝固剂3 4 ;e、将混合基料充填至预定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在常温、常压下36 72小时后脱模,自然养护观 30天,即得所需砌筑材料。由上述方案可见,凝固剂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混合被压制成型后,经中和、烧结、 凝固及石化过程最终形成硬质材料,凝固剂中所含的石膏可起到加快凝固的作用,凝固剂中所含的石灰一则能提高凝固的速度、二则能对垃圾中的有害物起到充分的杀生、分解、脱水、封闭作用。本发明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稍加处理后,与理想的凝固剂混合加工出砌筑材料,较大程度的简化了垃圾预处理的步骤,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成本。该工艺投入少、成本低、 收效好。


附图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参见附图,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工艺步骤如下a、将生活垃圾分拣,剔除所含塑料、金属后,破碎成最大尺寸小于5mm的碎块,所述的塑料主要是指塑料袋、废旧塑料制品等;b、将建筑垃圾中尺寸较大的块状体粉碎成最大尺寸小于3mm的颗粒;C、将生石灰粉、硫铝酸盐水泥、生石膏粉、硫铝酸钙粉混合,构成凝固剂,凝固剂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生石灰粉15、硫铝酸盐水泥12. 5、生石膏粉3、硫铝酸钙粉3. 5,生石灰粉、生石膏粉、硫铝酸钙粉的粒度均为70 90目,一般以80目为佳;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与凝固剂混合构成混合基料,混合基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生活垃圾4. 5建筑垃圾3凝固剂3. 5e、将混合基料充填至预定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在常温、常压下48小时后脱模,自然养护观天,即得所需砌筑材料。由本发明提供的工艺获得的砌筑材料有着较广泛的用途,如用于铺建公路、建一般场地基础、造轻体墙板、造排水管道、造地砖等。
权利要求
1.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活垃圾分拣,剔除所含塑料、金属后,破碎成最大尺寸小于5mm的碎块;b、将建筑垃圾粉碎成最大尺寸小于3mm的颗粒;C、将生石灰粉、硫铝酸盐水泥、生石膏粉、硫铝酸钙粉混合,构成凝固剂,凝固剂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生石灰粉10 20、硫铝酸盐水泥10 15、生石膏粉2 5、硫铝酸钙粉2. 5 5 ;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与凝固剂混合构成混合基料,混合基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生活垃圾4 5、建筑垃圾2 4、凝固剂3 4 ;e、将混合基料充填至预定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在常温、常压下36 72小时后脱模,自然养护观 30天,即得所需砌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新工艺,其特征在于生石灰粉、 生石膏粉、硫铝酸钙粉的粒度均为70 90目。
全文摘要
垃圾固化处理制备砌筑材料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生活垃圾分拣,剔除所含塑料、金属后,破碎成最大尺寸小于5mm的碎块;将建筑垃圾粉碎成最大尺寸小于3mm的颗粒;将生石灰粉、硫铝酸盐水泥、生石膏粉、硫铝酸钙粉混合,构成凝固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与凝固剂混合构成混合基料;将混合基料充填至预定的模具内压制成型,在常温、常压下36~72小时后脱模,自然养护28~30大,即得所需砌筑材料。本发明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稍加处理后,与理想的凝固剂混合加工出砌筑材料,较大程度的简化了垃圾预处理的步骤,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成本。该工艺投入少、成本低、收效好。
文档编号C04B18/30GK102173729SQ20111000220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张佛西 申请人:张佛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