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184773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内外两层混凝土板和中间保温材料通过连接件连接组成的具有保温性能的外墙板,简称混凝土保温夹心板;其中内层板一般称内叶板,外层板一般称外叶板。混凝土保温夹心板一般用作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兼具保温的功能,内叶板固定在建筑物的主体上,外叶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内叶板上,外叶板及其上饰面的自重、作用于外叶板上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通过连接件传递给内叶板,连接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同时在荷载作用下不应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正常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连接件有线型连接件、套筒式连接件、平板式连接件和复合增强纤维连接件。线型连接件为防止铁件在保温层中的腐蚀,采用了不锈钢连接件,造价较高;结构简单,单件承载力较低;连接件均斜放,对保温层破坏较大,同时造成施工困难;连接件为金属件,导热系数大,同时连接件密度大,有较多结构性热桥。套筒式连接件、平板式连接件都是为防止铁件在保温层中的腐蚀,采用了不锈钢连接件,造价较高;为满足连接件的锚固要求,要求内叶板和外叶板的最小厚度较厚。有可能提高混凝土的用量,增加造价;连接件为金属件,导热系数大,同时连接件密度大,有较多结构性热桥。复合增强纤维连接件为避免产生结构性热桥和解决铁件的防腐问题采用非金属件(复合增强纤维),造价较高;结构简单,单件承载力较低;为满足连接件的锚固要求,要求内叶板和外叶板的最小厚度较厚;有可能提高混凝土的用量,增加造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本方法安装简单,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造价低廉。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锚固端头与螺栓连接后预埋入混凝土外叶板内;然后套管套装在裸露在混凝土外叶板以外的螺栓上,将垫块穿过螺栓及套管后与混凝土外叶板贴合;其次铺设保温层;在保温层和垫块上浇筑混凝土内叶板并预留凹槽,且螺栓的一端穿过混凝土内叶板的凹槽;在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在凹槽内安装垫片,张拉螺栓后用锚具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螺栓通过扭矩扳手紧固或张拉设备张拉并用螺帽锚固,使螺栓有足够的预张拉力,在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内叶板和垫块之间产生预压力,以增大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内叶板和垫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用以承担外部荷载;螺帽固定螺栓,并保持螺栓的预张拉力;垫块通过与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内叶板之间的摩擦力,自身的抗剪、抗弯能力,承担外部荷载;混凝土外叶板的荷载均作用在连接件上;垫片用来保护被连接部位的表面不受锚具擦伤,分散锚具对被连接部位的压力;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造价低廉。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锚固端头5与螺栓2连接后预埋入混凝土外叶板7内;然后套管6套装在裸露在混凝土外叶板7以外的螺栓2上,将垫块1穿过螺栓2及套管6后与混凝土外叶板7贴合;其次铺设保温层9 ;在保温层9和垫块1上浇筑混凝土内叶板8并预留凹槽,且螺栓2的一端穿过混凝土内叶板8的凹槽;在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在凹槽内安装垫片4,张拉螺栓2后用锚具3固定。
权利要求
1.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锚固端头与螺栓连接后预埋入混凝土外叶板内;然后套管套装在裸露在混凝土外叶板以外的螺栓上,将垫块穿过螺栓及套管后与混凝土外叶板贴合;其次铺设保温层;在保温层和垫块上浇筑混凝土内叶板并预留凹槽,且螺栓的一端穿过混凝土内叶板的凹槽;在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在凹槽内安装垫片,张拉螺栓后用锚具固定。
全文摘要
新型混凝土保温夹心板预应力连接件的安装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锚固端头与螺栓连接后预埋入混凝土外叶板内;然后套管套装在裸露在混凝土外叶板以外的螺栓上,将垫块穿过螺栓及套管后与混凝土外叶板贴合;其次铺设保温层;在保温层和垫块上浇筑混凝土内叶板并预留凹槽,且螺栓的一端穿过混凝土内叶板的凹槽;在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在凹槽内安装垫片,张拉螺栓后用锚具固定;本发明安装简单,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造价低廉。
文档编号E04G21/14GK102168491SQ20111006188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李爱国 申请人:李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