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84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砖生产线制作坯体的模具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砖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中,搅拌机将按配比混合好的料浆搅拌均勻后,注入浇注模具中,在恒温恒湿的静养室里按工艺要求进行一定时间的静养,待料浆固化为坯体后,由蒸养小车将浇注模具送至脱模装置处进行脱模,脱模后的坯体进入切割工序。因此对于现有的坯体制作工艺来说,浇注模具和小车是分体结构,浇注模具装在小车上时,连接要求较高,需进行准确定位,到达切割工序前需进行脱模,使坯体脱离模具后进行切割加工,从而加大了工作量,不利于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料浆的利用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和料浆利用率、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的模具小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小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下的行走轮,车架上设有模具框体,所述的模具框体包括与车架固定的底板、分设在底板两端与底板铰接的端板、分设在底板两侧与底板铰接的侧板,所述的端板与侧板之间通过锁紧装置锁紧连接,所述的底板、端板的周边分别设有密封件,所述的端板上设有牵引块。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在侧板上的锁舌和固定在端板上并扣在锁舌上的锁扣, 所述的锁舌具有一端与外部开口相通的内凹槽,锁扣上转动连接有与锁舌垂直的锁紧轴, 锁紧轴中部具有扁平的、在锁紧轴转动90°后卡入内凹槽锁紧的卡紧段。所述的密封件包括环绕底板、端板周边设置的圆形密封条和矩形密封条。为便于将小车位置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所述的端板上设有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小车与坯体浇注模具合二为一,整体刚性强,模具框体内壁平整,双层密封件确保了模具框体的密封性较好,使浆料的利用率 ^ 95. 6%,同时模具框体的端板与侧板之间采用新型的锁紧装置锁紧连接,端板和侧板可凭借配套的模具开闭锁装置实现自动打开、关闭、锁紧和解锁一体化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料浆利用率,满足了自动化生产要求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1.车架 2.行走论 3.底板 4.端板 5.侧板 6.锁紧装置61.锁舌 62.锁扣 63.内凹槽 64.锁紧轴 65.卡紧段 66.销孔 7.牵引块8.圆形密封条 9.矩形密封条10.定位块11.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图2所示的一种模具小车,用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砖生产线制作坯体,包括车架1和设置在车架1下的四个行走轮2,四个行走轮2与车架1采用悬挂联接方式,适配性好,维修便利;车架1上设有模具框体,所述的模具框体包括与车架1固定的底板3、分设在底板3两端与底板3铰接的端板4、分设在底板3两侧与底板3铰接的侧板5,端板4 和侧板5在翻转90°与底板3垂直后,端板4和侧板5相邻接处通过锁紧装置6锁紧连接。 在制作上,底板3、端板4和侧板5结构类似,在由型材拼焊而成的框架主体上,采用双层板结构,下层板焊固于框架主体上,上层板采用平沉头螺栓与下层板及框架主体连接,上、下层板有调整垫隔开;此种结构在满足小车整体承载强度、刚性的前提下,可有效地控制焊接变形,通过调节调整垫高度及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确保模具小车所要求的平面度、垂直度要求。所述的锁紧装置6包括固定在侧板5上的锁舌61和固定在端板4上并扣在锁舌 61上的锁扣62,所述的锁舌61采用分体式结构,并排设置,在锁舌61中部位置开设有内凹槽63,内凹槽63 —端与外部开口相通,锁扣62上转动连接有与锁舌61垂直的锁紧轴64, 锁紧轴64上端具有供模具开闭锁装置上的销轴插入的销孔66,锁紧轴64中部具有扁平的卡紧段65,锁紧轴64随锁扣62扣在锁舌61上时,锁紧轴64的卡紧段65扁平部分沿内凹槽63上与外部相通的开口位置进入内凹槽63,在模具开闭锁装置上的销轴插入锁紧轴64 上的销孔66,带动锁紧轴64转动90°后,所述的卡紧段65卡入内凹槽63深度方向,将锁舌61与锁扣62锁紧,从而实现端板4与侧板5之间的锁紧连接。所述的底板3、端板4的周边分别设有密封件,为有效提高密封性,采用了双层密封结构,即所述的密封件包括环绕底板3、端板4周边设置的圆形密封条8和矩形密封条9, 密封件材料为专用无机硅胶,安装时采用专用工具,使其单位伸长率保持恒定,满足了密封所需要的压缩量。底板3与端板4、底板3与侧板5之间通过铰链11铰接,铰链11位置布置合理,连接可靠,设计上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法,对模具小车各端板4、侧板5的应力和应变进行分析, 对连接点位置、数量进行了优化。所述的端板4上设有牵引块7,供专用推拉牵引装置沿轨道将模具小车送至料浆浇灌处,向模具框体内注入料浆。所述的端板4上还设有定位块10,安装在工艺系统中的模具开闭锁装置上的位置传感器在与定位块10接触时,就将模具小车的位置信号反馈到中央控制系统,从而准确定位小车位置,有效地实现了模具小车位置的全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生产工艺系统中的模具小车专用推拉牵引装置沿轨道将模具小车输送至料浆浇灌处,向模具框体内注入配好料浆,在恒温恒湿的静停室,按工艺要求进行一定时间的静停,以待物理、化学反应充分发生,料浆成型固化为坯体后, 再将模具小车输送至生产工艺系统中的模具开闭锁装置,模具开闭锁装置根据模具小车位置信号,其专用的销轴插入锁紧轴64上的销孔66,将锁紧轴64旋转90°,使锁扣62脱离锁舌61,从而打开端板4与侧板5之间的连接,松开铰链11,端板4与侧板5翻下与底板3 处于同一平面,坯体起吊后进入下一工艺步骤——还体切割阶段。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小车,包括车架(1)和设置在车架(1)下的行走轮O),车架(1)上设有模具框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框体包括与车架(1)固定的底板(3)、分设在底板C3)两端与底板C3)铰接的端板G)、分设在底板C3)两侧与底板C3)铰接的侧板(5),所述的端板(4)与侧板(5)之间通过锁紧装置(6)锁紧连接,所述的底板(3)、端板(4)的周边分别设有密封件,所述的端板(4)上设有牵引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小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装置(6)包括固定在侧板(5)上的锁舌(61)和固定在端板(4)上并扣在锁舌(61)上的锁扣(62),所述的锁舌(61) 具有一端与外部开口相通的内凹槽(63),锁扣(6 上转动连接有与锁舌(61)垂直的锁紧轴(64),锁紧轴(64)中部具有扁平的、在锁紧轴(64)转动90°后卡入内凹槽(6 锁紧的卡紧段(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小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件包括环绕底板C3)、端板 (4)周边设置的圆形密封条(8)和矩形密封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小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端板(4)上设有定位块(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小车,用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砖等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包括车架、行走轮,车架上设有模具框体,模具框体包括与车架固定的底板、分设在底板两端与底板铰接的端板、分设在底板两侧与底板铰接的侧板,端板与侧板之间通过锁紧装置锁紧连接,底板、端板的周边分别设有密封件,端板上设有牵引块。本实用新型将小车与坯体浇注模具合二为一,整体刚性强,内壁平整,密封性较好,模具框体的端板与侧板之间采用新型的锁紧装置锁紧连接,端板和侧板可凭借配套的模具开闭锁装置实现自动打开、关闭、锁紧和解锁一体化的自动化操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料浆利用率,满足了自动化生产要求的要求。
文档编号B28B17/00GK202241577SQ20112035287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印中华, 戴亚军 申请人:西玛(常州)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