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卫生陶瓷一般都较笨重,产品的内部结构较复杂,造成了模具制作上的难度,成型生产中难于适应机械化生产,工人劳动强度也大;由于生产工艺上的需要,常把其分拆成几个部件的坯体分别成型后再进行粘接组合。传统的粘接方法是将两个直角的粘接面直接粘接,由于两个直角的粘接面粘接线较粗,颗粒膨胀明显,且粘贴时需施加一定压力,容易使坯体产生变形,影响产品的平整度,烧制时也容易产生裂纹,降低产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粘接面粘接线较细,产品的外观平整度高,烧制时不易产生裂纹,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制作卫生陶瓷模具时,将涉及坯体需要粘接部位的粘接面两边制作成对应的 45° 角;
(2)、通过压力注浆成型得到相应二个部件的坯体;
(3)、将二个部件坯体的粘接面涂上粘接泥,粘接泥比重为1.95士0.3kg/m3 ;
(4)、把两个粘接面粘接在一起,在室温下自然干燥2 3天; (5 )、将粘接干燥后的坯体经施釉、烧制。所述卫生陶瓷是指陶瓷座便器、陶瓷洗手盆。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由于连接处制作成对应的45°角再进行粘接,扩大了粘接面积,使粘接线条细,烧制时产生裂纹的机率小,能提高产品平整度,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且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方便工人操作。
图1是本发明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陶瓷座便器坯体的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陶瓷座便器分拆成水箱1连同排污冲水系统2、坐体外壳3二个部件进行生产, 分别制作二个分体部件的模具,采用石膏材料制作;将涉及坯体需要粘接的坐体外壳3与排污冲水系统2的粘接面31和21制作成对应的45°角;
(2)、通过压力注浆成型得到相应二个部件的坯体;
(3)、将二个部件坯体的粘接面31和21涂上粘接泥,粘接泥比重为1.95士0.3kg/m3 ;
(4)、把两个粘接面粘接在一起,在室温下自然干燥2 3天;(5 )、将粘接干燥后的坯体经施釉、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制作卫生陶瓷模具时,将涉及坯体需要粘接部位的粘接面两边制作成对应的 45° 角;(2)、通过压力注浆成型得到相应二个部件的坯体;(3)、将二个部件坯体的粘接面涂上粘接泥,粘接泥比重为1.95士0.3kg/m3 ;(4)、把两个粘接面粘接在一起,在室温下自然干燥2 3天; (5 )、将粘接干燥后的坯体经施釉、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陶瓷是指陶瓷座便器、陶瓷洗手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陶瓷坯体的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制作模具时,将涉及坯体需要粘接部位的粘接面两边制作成对应的45°角;(2)通过注浆成型得到相应二个部件的坯体;(3)将二个部件坯体的粘接面涂上粘接泥,把二个粘接面粘接在一起,在室温下自然干燥;(4)将粘接后的坯体经施釉、烧制。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由于连接处制作成对应的45°角再进行粘接,扩大了粘接面积,使粘接线条细,烧制时产生裂纹的机率小,能提高产品平整度,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且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方便工人操作。
文档编号C04B35/622GK102557588SQ20121001399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谢镇贤, 陈启裕 申请人:陈启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