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73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钢管铁塔的构件形式,更具体的说,是涉及钢管塔塔身主材的一种复合构件形式。
背景技术
在高耸及大跨结构中,柱子需承受很高的轴力,为满足柱的承载强度和延性,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常见的钢-混凝土柱主要有钢骨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柱,钢骨被包裹在混凝土中,提高了柱子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混凝土同时增加了钢骨的刚度、抗局部屈曲及整体屈曲能力,目前钢骨混凝土柱中的钢骨多采用实腹式构件。钢管混凝土柱是将混凝土注入封闭的钢管内形成的复合构件。组合结构中,不仅三向受压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在受压过程中,薄璧钢管的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得到抑制和延缓,钢管璧的承载性能也得到极大加强。但随着外荷载的增加,如一味提高钢管直径,将导致截面含钢率降低,构件延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传统构件形式更大承载能力、更好延性、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可适用于大荷载多回路输电塔的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主要包括一空心的环钢管以及环钢管内注入的混凝土,所述的环钢管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纵向通长的加劲板,它能在提高抗弯刚度的同时用于钢管与钢骨的连接;环钢管内沿上下间隔一定高度布置有横向加劲板,用以增强混凝土与钢管的共同工作性能,环钢管内部设置有格构式钢骨,该格构式钢骨通过连接板与纵向加劲板以螺栓相连。所述的格构式钢骨中间隔一定距离布置有用于方便灌注混凝土施工的圆钢转轴;所述的环钢管的上部内壁上布置有安全保护圈和站位平台,以提供空间方便施工。随着输电线路建设规模的不断升级,大跨越和特高压输电线路中钢管塔的应用越发广泛,为提高输电塔主柱承载能力,同时保证构件延性,本实用新型在总结钢骨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成果和优缺点,将两者结合进而提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将钢骨埋入钢管混凝土柱,命名钢骨-钢管混凝土柱,为获得更好的截面抗弯性能,并提高加工、施工效率,不采用常规实腹式钢骨,而是选用格构式钢骨形式;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罪,能提闻加工和施工效率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格构式钢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一空心的环钢管I以及环钢管内注入的混凝土 2,所述的环钢管I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纵向通长的加劲板4,环钢管I内沿上下间隔一定高度布置有横向加劲板5,环钢管I内部设置有格构式钢骨3,该格构式钢骨3通过连接板6与纵向加劲板4以螺栓相连。所述的格构式钢骨3中间隔一定距离布置有用于方便灌注混凝土 2施工的圆钢转轴9 ;所述的环钢管I的上部内壁上布置有安全保护圈7和站位平台8。钢管构件加工时,内壁预先焊接好纵向、横向肋板,同时在适当位置安装好安全保护圈和站位平台。构件现场拼装时,首先整体组装格构式钢骨,并将上述钢管构件吊装就位,然后通过连接板将两者通过螺栓相连,最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整体。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它主要包括一空心的环钢管以及环钢管内注入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钢管(I)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纵向通长的加劲板(4),环钢管(I)内沿上下间隔一定高度布置有横向加劲板(5),环钢管(I)内部设置有格构式钢骨(3),该格构式钢骨(3)通过连接板(6)与纵向加劲板(4)以螺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构式钢骨(3)中间隔一定距离布置有用于方便灌注混凝土(2)施工的圆钢转轴(9);所述的环钢管(I)的上部内壁上 布置有安全保护圈(7 )和站位平台(8 )。
专利摘要一种格构式钢骨钢管混凝土复合构件,它主要包括一空心的环钢管以及环钢管内注入的混凝土,所述的环钢管内壁均匀间隔布置有纵向通长的加劲板,它能提高抗弯刚度的同时用于钢管与钢骨的连接;环钢管内沿上下间隔一定高度布置有横向加劲板,用以增强混凝土与钢管的共同工作性能,环钢管内部设置有格构式钢骨,该格构式钢骨通过连接板与纵向加劲板以螺栓相连;所述的格构式钢骨中间隔一定距离布置有用于方便灌注混凝土施工的圆钢转轴;所述的环钢管的上部内壁上布置有安全保护圈和站位平台,以提供空间方便施工;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提高加工和施工效率等特点。
文档编号E04H12/12GK203160800SQ20132012792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郭勇, 高志林, 叶尹, 邢月龙, 沈建国, 应建国, 但汉波, 欧晓晖, 陈成, 郑剑伟 申请人: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