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76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生产墙板的辅助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复合墙板的定位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兴起,隔墙和分户墙均以组装式复合墙板的方式进行工业化生产。该组装式复合墙板是由下致密面层(即成品的GRC板)、轻质夹心层和上致密面层无间隙复合所形成的三明治式结构,且在复合墙板的两侧面分别具有槽口和榫头配合结构,其中下致密面层和上致密面层的厚度相同,其厚度均为5 10mm,这样,上致密面层较薄,如果生产时,只凭经验以及提前计算好的配料,直接辊压成形,往往使此上致密面层的厚度不均,就影响复合墙板的质量和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复合墙板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简称中层定位板),包括模具,此模具主要由底板、榫槽侧板和榫头侧板组成,此榫槽侧板安装在底板的左端部,而榫头侧板安装在底板的右端部,且此榫槽侧板的右立面上带有锥形凸台,而在榫槽侧板的左立面上带有上下锥形凸台,其特征是:该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主要由板体、主切口和副切口组成,该板体是水平的长方形板,在此板体的左端段和右端段的中下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前后向的矩形主切口,并使此左右主切口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的左立面之间的开距,而在此板体的右端段的底端部对应位于右主切口的立面的下部部位又开设前后向的矩形副切口,使此板体的右端段呈双台阶形,并使左主切口的立面与此副切口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上的上锥形·凸台的左侧面之间的开距,并将此板体的前底部或后底部对应于副切口的高度部位(沿长度方向)加工成圆弧状,同时,在板体的下半部包上胶布层,以使混凝土不粘在板体上,此板体可用木头或者注塑铝合金制成。使用时,在生产线的模具上间隔地安装本中层定位板,即将本中层定位板对应安装在榫槽侧板和榫头侧板的顶部,当浇注复合墙板的中混凝土层时,本中层定位板板体的圆弧侧面刮压中混凝土层,控制中混凝土层厚度的均匀性和表面平整性,提高复合墙板的
质量;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复合墙板的质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的右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使用时的主剖视不意图。图1、图2、图3中:1、板体 1-1、主切口 1-2、副切口 2、榫槽侧板3、底板 4、榫头侧板 4-1、上锥形凸台 4-2、下锥形凸台 5、中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图3中可以看出:一种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包括模具,此模具主要由榫槽侧板2、底板3和榫头侧板4组成,此榫槽侧板2安装在底板3的左端部,而榫头侧板4安装在底板3的右端部,且此榫槽侧板2的右立面上带有锥形凸台,而在榫槽侧板4的左立面上带有上锥形凸台4-1、下锥形凸台4-2,其特征是:该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主要由板体1、主切口 1-1和副切口 1-2组成,该板体I是水平的长方形板,在此板体I的左端段和右端段的中下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前后向的矩形主切口 1-1,并使此左右主切口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2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4的左立面之间的开距,而在此板体I的右端段的底端部对应位于右主切口的立面的下部部位又开设前后向的矩形副切口 1-2,使此板体I的右端段呈双台阶形,并使左主切口的立面与此副切口1-2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2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4上的上锥形凸台4-1的左侧面之间的开距,并将此板体I的前底部或后底部对应于副切口 1-2的高度部位(沿长度方向)加工成圆弧状,同时,在板体I的下半部包上胶布层,以使混凝土不粘在板体I上,此板体I可用木头或者注塑铝合金制成 。使用时,在生产线的模具上间隔地安装本中层定位板,即将本中层定位板对应安装在榫槽侧板2和榫头侧板4的顶部,当浇注复合墙板的中混凝土层5时,本中层定位板板体I的圆弧侧面刮压中混凝土层5,控制中混凝土层5的厚度的均匀性和表面平整性,提高了复合墙板的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包括模具,此模具主要由榫槽侧板(2)、底板(3)和榫头侧板(4)组成,其特征是:该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主要由板体(I)、主切口(1-1)和副切口(1-2)组成,该板体(I)是水平的长方形板,在此板体(I)的左端段和右端段的中下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前后向的矩形主切口( 1-1 ),并使此左右主切口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2)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4)的左立面之间的开距,而在此板体(I)的右端段的底端部对应位于右主切口的立面的下部部位又开设前后向的矩形副切口( 1-2),使此板体(I)的右端段呈双台阶形,并使此左主切口的立面与副切口( 1-2)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2)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4)上的上锥形凸台(4-1)的左侧面之间的开距,并将此板体(I)的前底部或后底部对应于副切口(1-2)的高度部位沿长度方向加工成圆弧状,同时,在板体(I)的下半部包上胶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其特征在于此板体(I)用木头或者注塑铝合·金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组装式复合墙板用的中层定位板,属生产墙板的辅助用具,其特征是该中层定位板的板体是水平的长方形板,在此板体的左端段和右端段的中下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前后向的矩形主切口,并使此左右主切口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的左立面之间的开距,而在此板体的右端段的底端部又开设前后向的矩形副切口,使此板体的右端段呈双台阶形,并使左主切口的立面与副切口的立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于榫槽侧板的右立面与榫头侧板上的上锥形凸台的左侧面之间的开距,并将此板体的前底部或后底部沿长度方向加工成圆弧状,并在板体的下半部包上胶布层,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提高了墙板的生产质量。
文档编号B28B7/00GK203141630SQ20132012942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钱元弟, 雷团结, 王孝平 申请人: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