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809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特别公开了一种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该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上下四层的停车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空间两端设置有位置水平对应的两链轮,两对应链轮通过啮合在一起的链节联动,第一层与第四层空间的运行平面上设置有循环的链节,该运行回转区域上设置有对应链节的五个主动链轮和十五个从动链轮,在四层停车空间内形成内外两个循环停车系统;链节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吊架,支吊架上吊装有停车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应用灵活,停车准确效率高,有效节省了地面空间,降低了能耗和噪音,解决了现有空间有限停车量少的问题。
【专利说明】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
[0001](一)【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
[0003](二)【背景技术】
[000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汽车拥有量在逐年急剧的增长。城市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不仅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出现了停车困难的问题。
[0005]目前,城市的新楼盘都有地下停车场,停车方便;旧城区的楼房没有专用停车场,空地也少。随着旧城区购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立体车库的需求量在日益增高。大的立体车库有圆形立体车库、环形立体车库和升降横移立车车库。在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兼有地下圆形立体车库,在外国已经兼有大型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我国大型立体车库技术不成熟,轿厢上的汽车搬运装置系统有缺陷。
[0006](三)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少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上下四层的停车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空间两端设置有位置水平对应的两链轮,两对应链轮通过啮合在一起的链节联动,第一层与第四层空间的运行平面上设置有循环的链节,该运行回转区域上设置有对应链节的五个主动链轮和十五个从动链轮,在四层停车空间内形成内外两个循环停车系统;链节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吊架,支吊架上吊装有停车架。
[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四层的停车装置,利用对应的两条内环链节组成内循环,两端设置回转半圆,配合相交的两段支吊臂与链节形成一个支吊架,通过支吊架设置停车架,便于进出车辆的输送。
[0011]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方案为:
[0012]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链轮及第一层和第四层之间的链轮上分别安装有独立的电机和减速机,内外循环停车系统的动力分别独立,且旋转方向不受限制,与以往直立式循环装置有所不同,改善了左右停车不平衡和停车量少的缺点;外循环所需电机、减速机制动机构等可安装在地面上,与主动链轮连接。
[0013]所述第一层停车空间两端设置有对应的两个车辆进出口,第二层停车空间上设置有一个车辆进出口,且该车辆进出口通过弯形坡道连接地面,便于车辆的进出,同时保证了两循环系统的独立应用。
[0014]所述链节内侧面对应的墙体上水平均布有铸钢三角架,三角架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应的U型导轨,链节轴两端设置有位于导轨内的滑动轮,防止链节下垂,并使停车架始终处于垂直状态。
[0015]所述停车空间内设置有钢化防爆玻璃围挡,车辆进出口宽为三米,左右均设置有推拉电动门,便于停车装置的管理和调控。[0016]所述车辆进出口下方设置有对应停车架的锁定装置,方便停车架在车辆进出口位置的固定,保证停车稳定性。
[0017]所述主动链轮前后设置有传动链轮,且第一层与第四层空间的链节在回转面上设置有十五个从动轮,主动链轮前后之间设置有一根长于6米的通轴,使前后循环同步运行。
[0018]所述停车架顶端设置有固定连接轴的轴承或长法兰,连接轴下方设置架体。
[00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应用灵活,整体为卧式水平运行,可依次连续进车和出车,装置始终保持基本平衡状态,停车准确效率高,有效节省了地面空间,降低了能耗和噪音,解决了现有空间有限停车量少的问题,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0020](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I链轮,2链节,3支吊架,4停车架,5车辆进出口,6主动链轮。
[0025](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上下四层的停车空间,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空间两端设置有位置水平对应的两链轮1,两对应链轮I通过啮合在一起的链节2联动,第一层与第四层空间的运行平面上设置有循环的链节2,该运行回转区域上设置有对应链节2的五个主动链轮6和十五个从动链轮,在四层停车空间内形成内外两个循环停车系统;链节2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吊架3,支吊架3上吊装有停车架4 ;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链轮I及第一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主动链轮6上分别安装有独立的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第一层停车空间两端设置有对应的两个车辆进出口 5,第二层停车空间上设置有一个车辆进出口 5,且该车辆进出口 5通过弯形坡道连接地面;所述链节2内侧面对应的墙体上水平均布有铸钢三角架,三角架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应的U型导轨,链节轴两端设置有位于导轨内的滑动轮;所述停车空间内设置有钢化防爆玻璃围挡,车辆进出口宽为三米,左右均设置有推拉电动门;所述车辆进出口 5下方设置有对应停车架4的锁定装置;所述主动链轮6前后设置有传动链轮,且第一层与第四层空间的链节在回转面上设置有十五个从动轮;所述停车架4顶端设置有固定连接轴的轴承或长法兰,连接轴下方设置架体。
[0027]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为,由对应的两链轮I和内环链节2组成内循环,两端回转半圆直径为三米;配合相交的两段支吊臂与链节2形成一个近似等边三角形,组成支吊架3,支吊架3的三个交接点都是轴连接,运行到下边是吊架,运行到上边成为支架,水平运行两支吊点间距保持2.355米,回转运行两支吊点形成3.454米弧度,保证了上下回转和水平运行停车架4的必要间距;六米长的停车架4两端上部中心用轴与支吊架连接。外循环和内循环工作原理一样,但动力各自独立且都可以正反转,这与以往直立式循环装置有所不同,改善了左右停车不平衡和停车量少的问题,降低了能耗和噪音。
[0028]第一层空间设两个车辆进出口 5,第二层设置一个车辆进出口,一组装置可设T型坡道,提升约2米,两组装置中间可设十字型坡道,对于停车架是开着进去,倒着出来。
[0029]关于链节2可采用铸钢件,如一些工程机械的行走链节,几年也用不着保养润滑,但链节2外壳增设两片安全链片,正常运转不承载重量,只起到保险作用;支吊架3高度为70cm,可用钢方管端头焊接轴承座形成。
[0030]本实用新型的停车空间总长29米,宽7米,载车40辆,均车占地5.075平方。操作控制利用微电脑,运行如同横移过程,最远距离为八个车位,因此等待不会太长时间,甚至可以说无需等待。
[0031]停车架4可设置为高2米,宽2米,或是将外环车架设为高1.65米,内环车架高2米,以利于普通小车和越野车型都可进入,车架上部两侧可吊装防火卷帘,遥控操作,在重力杆的作用下自动放下卷帘。
[0032]对停车空间用钢化防爆厚玻璃进行全封闭围挡,三个车辆进出口 5宽约三米,左右设置推拉式电动门,做到进一部车出一个人,进一个人出一部车。在停车架4下边设置锁定装置(机械式、液压式),不仅使车辆进出平稳,还消除了与停车架4的空隙。此时,可建立一个三者连动电路,锁定停车架4,电动门才能打开,电动门关闭,该循环系统才能运行,该循环系统运行时,锁定线路被切断,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上下四层的停车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空间两端设置有位置水平对应的两链轮(1),两对应链轮(I)通过啮合在一起的链节(2)联动,第一层与第四层空间的运行平面上设置有循环的链节(2),该运行回转区域上设置有对应链节(2)的五个主动链轮(6)和十五个从动链轮,在四层停车空间内形成内外两个循环停车系统;链节(2)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吊架(3),支吊架(3)上吊装有停车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链轮(I)及第一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主动链轮(6)上分别安装有独立的电机和减速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停车空间两端设置有对应的两个车辆进出口(5),第二层停车空间上设置有一个车辆进出口(5),且该车辆进出口(5)通过弯形坡道连接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2)内侧面对应的墙体上水平均布有铸钢三角架,三角架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应的U型导轨,链节轴两端设置有位于导轨内的滑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空间内设置有钢化防爆玻璃围挡,车辆进出口宽为三米,左右均设置有推拉电动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进出口(5)下方设置有对应停车架(4)的锁定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6)前后设置有传动链轮,且第一层与第四层空间的链节在回转面上设置有十五个从动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吊架式双循环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架(4)顶端设置有固定连接轴的轴承或长法兰,连接轴下方设置架体。
【文档编号】E04H6/14GK203430112SQ20132041828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蔡绍利 申请人:蔡绍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