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池窑下间隙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其特征是所述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呈L型或7字型且具有下间隙砖倒角,使得玻璃池窑下间隙砖不容易断裂且方便热修更换。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间隙砖倒角与挂钩砖下部的挂钩砖倒角匹配,进一步减小挂钩砖与池壁砖之间的缝隙,防止窜火。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间隙砖倒角与挂钩砖倒角之间有空隙,使得玻璃池窑下间隙砖方便更换和维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不容易断裂且方便热修更换,减小挂钩砖与池壁砖之间的缝隙,防止窜火,使得玻璃池窑下间隙砖方便更换和维护。
【专利说明】一种玻璃池窑下间隙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池窑下间隙砖,特别适用于玻璃池窑。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玻璃池窑中,在池壁砖与挂钩砖之间,有些设计会采用下间隙砖,而有些则不采用。但是不管是采用或者不采用,在实际应用中,烤窑过程中或者窑炉后期维护中,始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采用下间隙砖结构的玻璃池窑,容易在烤窑过程中,造成挂钩砖顶端或者挂钩砖与池壁砖之间缝隙过大引起窜火;而采用下间隙砖结构的玻璃池窑,在烤窑过程中间隙砖容易断裂且不易热修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结构合理的玻璃池窑下间隙砖,能提高池壁砖与挂钩砖使用寿命,且易于窑龄中后期的维护。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其特征是所述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呈L型或7字型且具有下间隙砖倒角,使得玻璃池窑下间隙砖不容易断裂且方便热修更换。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间隙砖倒角与挂钩砖下部的挂钩砖倒角匹配,进一步减小挂钩砖与池壁砖之间的缝隙,防止窜火。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间隙砖倒角与挂钩砖倒角之间有空隙,使得玻璃池窑下间隙砖方便更换和维护。
[000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不容易断裂且方便热修更换,减小挂钩砖与池壁砖之间的缝隙,防止窜火,使得玻璃池窑下间隙砖方便更换和维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玻璃池窑下间隙砖I设计成如图1所示,为达到效果,对玻璃池窑下间隙砖I的结构进行了特殊设计,可以呈L或7字型或者与其类似的结构,同时为避免其在烤窑过程中断裂,对其转角处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特殊改进,设有加厚的下间隙砖倒角11。
[0010]另外一个关键设计是,为便于烤窑结束后的热处理,我们对玻璃池窑下间隙砖I的下部上表面在原有设计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呈倾斜状态,进一步,这个倾斜是向下的。
[0011]其次是挂钩砖2与玻璃池窑下间隙砖I之间的配合,为了达到理想的配合度,挂钩砖2下部设计了挂钩砖倒角21,下间隙砖倒角11与挂钩砖倒角21匹配。
[0012]最后,玻璃池窑下间隙砖I设计的宽度在30mm?50mm,略小于烤窑结束后,池壁砖3与挂钩砖2之间的距离,即下间隙砖倒角11与挂钩砖倒角21之间有空隙,此结构便于窑龄中后期更换玻璃池窑下间隙砖I。
[001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池壁砖3与挂钩砖2的使用寿命,且易于窑龄中后期维护。
[0014]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或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形和组合,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其特征是:所述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呈L型或7字型且具有下间隙砖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其特征是:所述下间隙砖倒角与挂钩砖下部的挂钩砖倒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池窑下间隙砖,其特征是:所述下间隙砖倒角与挂钩砖倒角之间有空隙。
【文档编号】C03B5/43GK203411455SQ20132048580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薛亮 申请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