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置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9707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拉线置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线置换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相对的内表面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半槽以形成用于夹持拉线棒的线槽,两个夹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连接翼,两个连接翼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夹板的外表面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拉线置换器还包括拉环,拉环与其中一个通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拉线置换器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1)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并可重复使用;(2)使用方便,使用时,将两个夹板打开,套在拉线棒上,再将两个夹板合上,即可将拉环与牵引装置连接,能够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安全性能;(3)避免临时制作的铁线套子造成的浪费。
【专利说明】拉线置换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置换器,用于更换电线杆的拉线的工具,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拉线的一端固定于电线杆上,另一端与固定于地下的拉线棒连接,用于从一个方向拉紧电线杆,防止其倾倒。传统上,在更换拉线时,需要将拉线棒从地下取出,然后更换新的拉线及拉线棒。现有技术中,取出拉线棒的方法是在现场临时制作铁线套子,套在拉线棒上端的弯曲的连接环上。且需要5-6人配合工作,工作量较大。每次更换拉线所使用的铁线套子,使用后废弃,存在浪费的问题。由于每个人制作铁线套子的手法不同,施工质量不一致,存在着安全隐患。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安装或更换拉线的工艺存在所需人工较多、浪费材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线置换器,能够快速、方便地将拉线棒从地下取出,以便于快速更换拉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置换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内表面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半槽以形成用于夹持拉线棒的线槽,两个所述夹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连接翼,两个所述连接翼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夹板的外表面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拉线置换器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与其中一个所述通孔连接。
[0005]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夹板通过合页实现转动连接。
[0006]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夹板的外表面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呈V字形。
[0007]作为优选,所述拉环为U形,并且U形的开口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通孔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拉线置换器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0009](I)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造价只有几十元,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0010](2)使用方便,使用时,将两个夹板打开,套在拉线棒上,再将两个夹板合上,即可将拉环与牵引装置连接,能够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安全性能;
[0011](3)避免临时制作的铁线套子造成的浪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拉线置换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的拉线置换器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的拉线置换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拉线置换器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即图中所示的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相对的内表面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半槽211和第二半槽221,以形成用于夹持拉线棒71 (见图3)的线槽,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翼31和第二连接翼32,第一连接翼31和第二连接翼3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翼31和第二连接翼32上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311,通过穿设于连接孔311内的第一螺栓61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翼31和第二连接翼32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可将弹性的卡扣穿入连接孔311而使得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合上,需要打开时,将卡扣取下。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夹板的外表面上均连接有连接板,即第一夹板21外表面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第二夹板22的外表面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4。拉线置换器100还包括拉环5,拉环5与其中的一个通孔4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只有一个夹板的外表面上设置连接板也是可以的。只是,设置两个连接板,可方便设置拉环5。在本实施例中,夹板的内表面指的是两个夹板相对的那一面。
[001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之间通过合页91实现转动连接,合页91绕其中的转轴9转动。
[0018]作为优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两个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呈V字形,一方面减少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沿第一连接板11或第二连接板12的长度拉动拉环5时,拉力在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的长度方向上的分量较大,较为省力。
[0019]在本实施例中,拉环5为U形,U形的开口端通过第二螺栓62与通孔4连接。这样,在需要的改变拉环5的位置时,方便地将其卸下,连接在另外的一个通孔4上。
[0020]以下结合图3以及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拉线置换器100的使用过程。拉线101的下端连接有拉线棒71,拉线棒71的上部设有弯曲部72。首先将拉线置换器100的第一连接翼31和第二连接翼32之间的第一螺栓61拆卸,打开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使其处于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然后合上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使第一半槽211和第二半槽221套在拉线棒71上,最后使用第一螺栓61将第一连接翼31和第二连接翼32连接。采用绳索81拉动,绳索81的一端设有挂钩8,绳索81的另一端由人工操作或者缠绕在由动力驱动的卷轴上,在将挂钩8挂在拉环5上后,拉动绳索81,即可带动拉线置换器100沿着拉线棒71向上滑动,利用拉线棒71上部的弯曲部72的阻挡,拉线置换器100就对弯曲部72施予斜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将拉线棒71从土中拉出。本实用新型的拉线置换器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0021](I)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造价只有几十元,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第一夹板21、第二夹板22、第一连接翼31和第二连接翼32均可采用锻压件,通过机械加工成形,并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0022](2)使用方便,使用时,将两个夹板打开,套在拉线棒上,再将两个夹板合上,即可将拉环与牵引装置连接,能够节省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安全性能。
[0023](3)本实施例的拉线置换器100可重复使用,避免现有技术中临时制作的铁线套子造成的浪费。
[0024]当然,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拉线置换器,其特征是,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内表面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半槽以形成用于夹持拉线棒的线槽,两个所述夹板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侧分别设有相对的连接翼,两个所述连接翼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至少一个所述夹板的外表面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拉线置换器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与其中一个所述通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置换器,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夹板通过合页实现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线置换器,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夹板的外表面上分别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呈V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线置换器,其特征是,所述拉环为U形,并且U形的开口端通过螺栓与所述通孔连接。
【文档编号】E04H12/34GK203701699SQ20132080722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贾宝国, 杨宗义, 杨昆, 胡宇东, 吴迪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