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是目前建筑行业常见的钢筋水泥预制件,其结构为两条垂直梁与水平面板整体预制,截面呈双T型。原有的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是采用在水平面板上预埋4根吊环的方法实现吊装,但是,按照国家标准,预埋的吊环需要埋入较长的钢筋,不仅增加了材料的成本,而且如果预埋的吊环的质量发生问题,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切割掉露出的吊环,费时费力,因而大大的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重量较重,且保温隔音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切割掉露出的吊环,费时费力,因而大大的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重量较重,且保温隔音效果不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包括两条垂直梁和水平顶板,所述垂直梁和水平顶板在钢模中整体预制,截面呈双T型,所述截面由上下两层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上层为陶粒混凝土材质,所述下层为混凝土材质;所述垂直梁与水平顶板衔接处是三角形固接,形成板翼,所述板翼与垂直梁和水平顶板的连接处制有过渡圆角;所述水平顶板上位于垂直梁的两端的两侧处均设有吊装孔。
其中,所述吊装孔为8个,且吊装孔为长方形孔。
其中,所述垂直梁上开有孔洞,形成横向通风通道孔或通水通道孔。
其中,所述孔洞为上大下小的形状。
其中,所述板翼与水平顶板的夹角为10°-45°。
其中,所述两条垂直梁中间固接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的上端面与水平顶板的下端面固接。
其中,所述加强肋呈半圆形,延伸到板翼,所述加强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包括两条垂直梁和水平顶板,所述垂直梁和水平顶板在钢模中整体预制,截面呈双T型,所述截面由上下两层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上层为陶粒混凝土材质,所述下层为混凝土材质;所述垂直梁与水平顶板衔接处是三角形固接,形成板翼,所述板翼与垂直梁和水平顶板的连接处制有过渡圆角;所述水平顶板上位于垂直梁的两端的两侧处均设有吊装孔。设置上层为陶粒混凝土材质,下层为混凝土材质的结构,由于陶粒混凝土材质内含空隙,比重轻,具有保温隔音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垂直梁与水平顶板衔接处是三角形固接,形成板翼,所述板翼与垂直梁和水平顶板的连接处制有过渡圆角,这样的结构设计对水平顶板有效的支撑,使得水平顶板的载荷分布得到改善,增强了刚性和强度性;水平顶板上位于垂直梁的两端的两侧处均设有吊装孔,不仅节省了在面板上预埋4根吊环所需的钢材以及费用,而且吊装时,不会因为吊环脱落而产生安全问题,安全可靠,安装完成后,也不需要切割掉露出的吊环,只需将吊装孔埋住即可,省时省力,成本大大降低,能满足了客户的使用需求,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平顶板,2-垂直梁,3-板翼,4-吊装孔,5-加强肋,6-孔洞,21-上层,22-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部件或者模块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或者模块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上”的部件或者模块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部件或者模块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包括两条垂直梁2和水平顶板1,所述垂直梁2和水平顶板1在钢模中整体预制,截面呈双T型,所述截面由上下两层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上层21为陶粒混凝土材质,所述下层22为混凝土材质;所述垂直梁2与水平顶板1衔接处是三角形固接,形成板翼3,所述板翼3与垂直梁2和水平顶板1的连接处制有过渡圆角;所述水平顶板1上位于垂直梁的两端的两侧处均设有吊装孔4。
所述吊装孔4为8个,且吊装孔4为长方形孔,在靠近垂直梁的部位设置吊装孔,不会对双T板的刚性和强硬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保证了原有的刚性和强硬度,设置8个吊装孔,从而使用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吊装孔。
所述板翼与水平顶板的夹角为10°-45°,经过多次试验测知,采用上述角度双T板的可以更好地增强刚性和强硬度。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上层为陶粒混凝土材质,下层为混凝土材质的结构,由于陶粒混凝土材质内含空隙,比重轻,具有保温隔音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垂直梁与水平顶板衔接处是三角形固接,形成板翼,所述板翼与垂直梁和水平顶板的连接处制有过渡圆角,这样的结构设计对水平顶板有效的支撑,使得水平顶板的载荷分布得到改善,增强了刚性和强度性;水平顶板上位于垂直梁的两端的两侧处均设有吊装孔,不仅节省了在面板上预埋4根吊环所需的钢材以及费用,而且吊装时,不会因为吊环脱落而产生安全问题,安全可靠,安装完成后,也不需要切割掉露出的吊环,只需将吊装孔埋住即可,吊装孔可以为透孔,吊装的时候,可以使用钢丝绳困住然后利用吊车吊起双T板,或者,直接使用挂钩钩住吊装孔进行吊装,省时省力,成本大大降低。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与实施例1重复的内容,不再详述,本实施例垂直梁上开有孔洞,形成横向通风通道孔或通水通道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梁上卡设有横向的孔洞,既能实现横向通风通道孔或通水通道孔;又能减轻自重,增大荷载,经济地实现更大跨度。
可以将孔洞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以利于孔洞下部混凝土振实。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与上述实施例重复的部分不再详述,两条垂直梁2中间固接有加强肋5,所述加强肋5的上端面与水平顶板1的下端面固接。
所述加强肋5呈半圆形,延伸到板翼,所述加强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置加强肋且为半圆形,可以进一步增加板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