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79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动力顶升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或建筑物顶升、隧道穿越既有桥梁柱墩托换时,一般采用千斤顶作为动力顶升支撑设备,顶升后一般采用钢管配合钢契做支撑,然后使用原材料连接,比如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等,待连接部位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千斤顶。

现有技术的缺陷是,受压时易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在受压时不变形、不回缩,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

外套筒和内置于所述外套筒的内筒;

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内筒凸出于所述外套筒,且所述内筒的底面与所述外套筒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隙,所述外套筒非与所述内筒相重合的区域内设有灌浆孔,所述灌浆孔与所述空隙相通;

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内筒可沿远离所述外套筒的方向旋出至固定在预设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筒通过螺旋丝扣沿远离所述外套筒的方向旋出至固定在预设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丝扣段和非螺旋丝扣段,所述螺旋丝扣段上设有内螺旋丝扣,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旋丝扣相对应的外螺旋丝扣,所述内螺旋丝扣和所述外螺旋丝扣相衔接以使得所述内筒可沿远离所述外套筒的方向旋出。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当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内筒凸出于所述外套筒的区域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并沿所述内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筒上设有扣环。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扣环的数量为两个,并沿所述外套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筒为同圆心的圆柱体。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外套筒安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为一矩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外套筒和内置于外套筒的内筒,当处于初始状态时,内筒凸出于外套筒且内筒的底面与外套筒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隙,当处于工作状态时,内筒可沿远离外套筒的方向旋出至固定在预设位置,外套筒非与内筒相重合的区域内设有灌浆孔,灌浆孔与空隙相通,当内筒固定在预设位置时,结构胶通过灌浆孔流入内筒和外套筒之间的空隙内,结构胶与螺纹丝扣充分结合,结构胶固化后强度大,在强大的外载荷作用下也不会回缩,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在受压时不变形、不回缩,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

外套筒1和内置于外套筒1的内筒2;

当处于初始状态时,内筒2凸出于外套筒1,且内筒2的底面与外套筒1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隙,外套筒1非与内筒2相重合的区域内设有灌浆孔4,灌浆孔4与空隙相通,通过灌浆孔4可向外套筒1与内筒2的间隙之间灌注结构胶,结构胶可固化;当处于工作状态时,内筒2可沿远离外套筒1的方向旋出至固定在预设位置。预设位置是指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内筒2需要旋出的高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外套筒1和内置于外套筒1的内筒2,当处于初始状态时,内筒2凸出于外套筒1且内筒2的底面与外套筒1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隙,当处于工作状态时,内筒2可沿远 离外套筒1的方向旋出至固定在预设位置,外套筒1非与内筒2相重合的区域内设有灌浆孔4,灌浆孔4与空隙相通,当内筒2固定在预设位置时,结构胶通过灌浆孔4流入内筒2和外套筒1之间的空隙内,结构胶与螺纹丝扣充分结合,结构胶固化后强度大,在强大的外载荷作用下也不会回缩,安全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筒1的高度为50~80cm,采用14~20mm厚钢板制作,外套筒1为空心结构,内筒2比外套筒1短5~10cm,可采用实心铁制作。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内筒2通过螺旋丝扣沿远离外套筒1的方向旋出至固定在预设位置,内筒2与外套筒1通过螺旋丝扣连接,内筒2可沿远离外套筒1的方向旋转上升,当达到需要高度时,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通过螺旋丝扣临时锁定,之后从灌浆孔4灌注结构胶至上部冒出少许,此时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内筒2和外套筒1密合固定,实现永久锁定。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外套筒1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丝扣段和非螺旋丝扣段,螺旋丝扣段上设有内螺旋丝扣3,内筒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旋丝扣3相对应的外螺旋丝扣,内螺旋丝扣3和外螺旋丝扣相衔接以使得内筒2可沿远离外套筒1的方向旋出。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当处于初始状态时,内筒2凸出于外套筒1的区域上设有通孔7,通孔7的数量为两个,并沿内筒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该通孔7内可用于穿入钢筋或铁棒,旋转钢筋或铁棒,使得内筒2旋出并顶紧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外套筒1上设有扣环6,扣环6的数量为两个,并沿外套筒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扣环6可由铁制作,便于移动外套筒1。

优选的,在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外套筒1和内筒2为同圆心的圆柱体,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还包括底座5,外套筒1安置在底座5上,底座5为一14~20mm厚的矩形钢板。

上述可调节高度的永久支撑自锁装置可用于不同情况的托换顶升施工, 包括柱顶升、桥梁整体顶升等。与传统支撑方法相比,本支撑可以有效控制托换后由于支撑不到位引起的建筑物的下沉,稳定性强,安全可靠,占用空间少,安装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