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体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自由度晶体切割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晶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大面积使用激光晶体,使用较多的是:Nd:YAG,Yb:YAG等。Yb:YAG是三价镱离子(Yb3+)掺入钇铝石榴石(YAG)基质中形成的一种产生1.03um近红外激光的激光晶体,其与Nd:YAG属于同一种基质,但由于掺杂不同而导致生长工艺有所不同。掺镱YAG由于量子效率高(91%),晶体光谱简单,无激发态吸收和上转换,且无荧光浓度猝灭,掺杂浓度高,有较长的荧光寿命(0.91ms),吸收带带宽(18nm)比Nd:YAG的(<4nm)宽得多,能与二极管的泵浦波长有效耦合。在相同的输入功率下,Yb:YAG泵浦生热仅为Nd:YAG的1/4。而且YAG基质的物化特性综合性能最为优良,所以Yb:YAG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固体激光介质之一,LD泵浦的高功率Yb:YAG固体激光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并将其视为发展高效、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一个主要方向。主要用于工业用激光设备,如:激光打标机、激光雕刻机、激光焊接机、激光划片机、镭雕机、激光打孔机等都是采用Nd:YAG激光棒等。
晶体切割是激光晶体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晶体生长完成以后,需要按照使用要求进行切割,加工成合理的形状才能使用。现有的切割方式是对晶体毛坯进行测量,然后晶体定向,找出切割基准面,在此基准面上确定切割角度和切割位置。随着晶体使用的不断普及,晶体的形状、角度都属于异形件,因此在晶体加工时需要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加工,数控晶体切割设备可以实现多个自由度的调整,但其成本较高,而普通的晶体夹具只能在单一的方向进行调整,加工不同角度时,需要更换固定面,从而在其加工面上常常会出现很多线痕,切割质量较差,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加工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自由度晶体切割夹具,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多自由度的晶体切割调整,改善切割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多自由度晶体切割夹具,它包括底座、固定座I、固定座II、晶体固定板、分度座I、分度座II,其中,底座纵向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支架I,固定座II横向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支架II,固定座I的横向两侧面上设置有转轴I,固定座I的纵向两侧面上设置有转轴II,转轴I安装在固定支架I中,分度座I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支架I的底部,分度座I的上端通过转轴I与固定支架I的上部铰接,转轴II安装在固定支架II中,分度座II的下端通过转轴II与固定支架II的下部铰接,分度座II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支架II的上部,固定座II上设置有滑动槽,晶体固定板安装在滑动槽中,固定支架I的上部和固定支架II的下部均设置有角度刻度线,分度座I的下端和分度座II的上端均设置有与角度刻度线对应的对准线。
所述的固定支架I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I的孔,所述的固定支架II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II的孔。
所述的滑动槽为燕尾槽,晶体固定板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晶体固定板可以在滑动槽自由滑动,调整到固定位置后即可通过定位螺栓固定。
所述的分度座I和分度座II上均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的分度座I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架I上,分度座II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架II上。
所述的角度刻度线的范围为-15°—15°,可以在-15°—15°的范围内进行角度调整,加工不同方向角度的工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度座I和分度座II实现了横向和纵向上的角度调整,同时结合晶体固定板的前后移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多自由度的调整,并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固定座I,3-固定座II,4-晶体固定板,5-分度座I,6-分度座II,7-固定支架I,8-固定支架II,9-转轴I,10-转轴II,11-滑动槽,12-角度刻度线,13-对准线,14-定位螺栓,15-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多自由度晶体切割夹具,它包括底座1、固定座I2、固定座II3、晶体固定板4、分度座I5、分度座II6,其中,底座1纵向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支架I7,固定座II3横向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支架II8,固定座I2的横向两侧面上设置有转轴I9,固定座I2的纵向两侧面上设置有转轴II10,转轴I9安装在固定支架I7中,分度座I5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支架I7的底部,分度座I5的上端通过转轴I9与固定支架I7的上部铰接,转轴II10安装在固定支架II8中,分度座II6的下端通过转轴II10与固定支架II8的下部铰接,分度座II6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支架II8的上部,固定座II3上设置有滑动槽11,晶体固定板4安装在滑动槽11中,固定支架I7的上部和固定支架II8的下部均设置有角度刻度线12,分度座I5的下端和分度座II6的上端均设置有与角度刻度线12对应的对准线13。
所述的固定支架I7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I9的孔。
所述的固定支架II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II10的孔。
所述的滑动槽11为燕尾槽,晶体固定板4通过定位螺栓14固定。
所述的分度座I5和分度座II6上均设置有锁紧螺栓15。
所述的分度座I5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架I7上,分度座II6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架II8上。
所述的角度刻度线12的范围为-15°—15°。
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松开锁紧螺栓15,可以调整固定螺栓,进行角度的调整,通过分度座I5和分度座II6实现了横向和纵向上的角度调整,同时结合晶体固定板4的前后移动,实现了多个自由度的调节,底座1可以安装在加工平台上,除了晶体切割加工,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安装在不同的加工设备上,比如磨床、车床、钻床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定位螺栓14、锁紧螺栓15以及固定螺栓可以通过PLC控制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其执行机构驱动分度座I5、分度座II6的横向和纵向上的角度调整,同时也驱动晶体固定板4的前后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