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23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料斗。



背景技术:

混凝土料斗无需外墙架子,可随意移动摆放,适用于打阳台,地热、立柱等,同时也可穿过脚手架和阳台将灰直直接送到室内,现有的混凝土料斗结构简单,防撞击性能差,大都只有一个卸料口,一次作业只能向一个作业位点卸料,一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料斗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应用的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料斗,包括固定框架、料斗本体、挂环、菱形加强肋、出料管道、料斗门、保险杠、内套筒、外套筒、减震弹簧。

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对称设有挂环,所述料斗本体固定设置在固定框架内,所述料斗本体的外部焊接有菱形加强肋,所述料斗本体的底端设有至少两个朝向不同的出料管道,任一出料管道的出口处设有可开合的料斗门。

所述固定框架的外部设有若干保险杠,所述保险杠的内侧焊接有内套筒,所述固定框架的外侧焊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套接在内套筒的外侧形成套筒结构,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套筒结构内部,一端焊接在保险杠上,另一端焊接在固定框架上。

所述出料管道设有两个,朝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的输送作业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2、可同时向多个作业点卸料,功能多样化,防撞效果好,可有效保护固定框架和料斗本体,延长本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架,2-料斗本体,3-挂环,4-菱形加强肋,5-出料管道,6-料斗门,7-保险杠,8-内套筒,9-外套筒,10-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料斗,包括固定框架1、料斗本体2、挂环3、菱形加强肋4、出料管道5、料斗门6、保险杠7、内套筒8、外套筒9、减震弹簧10。

固定框架1的顶端对称设有挂环3,料斗本体2固定设置在固定框架1内,料斗本体2的外部焊接有菱形加强肋4,料斗本体2的底端设有至少两个朝向不同的出料管道5,任一出料管道5的出口处设有可开合的料斗门6。

固定框架1的外部设有若干保险杠7,保险杠7的内侧焊接有内套筒8,固定框架1的外侧焊接有外套筒9,外套筒9套接在内套筒8的外侧形成套筒结构,减震弹簧10设置在套筒结构内部,一端焊接在保险杠7上,另一端焊接在固定框架1上。

所述出料管道5设有两个,朝向相反。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菱形加强肋4的设置,可均匀的承担混凝土物料对料斗本体2外壁形成的压力,在保证料斗本体2承载量的同时,可降低料斗本体2外壁的厚度,降低制作成本。

可开合的料斗门6为现有技术,本案不再详细阐述,多个朝向不同的出料管道5,可同时向多个作业点卸料,相对于现有的只有一个卸料口的料斗,本案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保险杠7的设置,具有防撞的作用,避免了本案在向高层运输过程中,与刚性外物发生碰撞,容易损坏料斗本体2的问题。

内套筒8、外套筒9以及减震弹簧10的设置,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可有效保护料斗本体2和固定框架1,延长本案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