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布张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766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内饰布张拉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形篷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篷房内饰布的张拉结构。



背景技术:

球形篷房在结构上包括框架、铺设在框架之外的篷布以及安装于框架内部的内饰布,其中内饰布起到内部装饰的作用,并为篷房内的投影展示提供了投影载体。如图1所示,框架9为半球形,由多个杆件91搭建而成并具有多个节点92。内饰布的安装采用螺纹锁紧的方式,具体是在节点92上设置螺栓,螺栓穿过内饰布后用盖帽或螺母锁紧。内饰布在与多个节点92对应的位置均被锁紧,从而被固定于框架9内部。

但是在安装后,内饰布上与节点92对应的位置会由于螺母的抵压而出现一凹陷区。整个内饰布与多少个节点92固定其内表面就存在多少个凹陷区,这就导致了内饰布的内表面不是平整的球面,对投影展示的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提高内饰布内表面的平整度,有必要提供一种内饰布张拉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饰布内表面平整度的张拉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饰布张拉结构,用于将内饰布张拉于球形篷房的框架之内,包括沿框架的经向延伸的若干第一张拉管,内饰布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沿框架的经向延伸的第一布袋,若干第一布袋沿框架的纬向排布,若干第一张拉管分别容纳于若干第一布袋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内饰布在外表面设有第一布袋,并在第一布袋中容纳有沿框架经向延伸的第一张拉管,因此第一张拉管能够撑起第一布袋,若干第一张拉管分别通过若干第一布袋撑起内饰布的若干位置,使内饰布整体被张紧,提高了内饰布内表面的平整度,有利于保持篷房内部的投影展示效果良好。

较佳地,第一布袋由内饰布外表面的顶点延伸至下端边缘。第一布袋由上而下跨过整个内饰布的外表面,第一张拉管设置为同样长度,加强对第一布袋的支撑作用。

较佳地,第一张拉管于对应的第一布袋中向外撑起第一布袋。将第一张拉管的尺寸做成稍微大于第一布袋的尺寸,就能够在将第一张拉管装入第一布袋后使第一张拉管向外撑起对应的第一布袋,从而使内饰布被张拉得更紧,平整度更高。

较佳地,内饰布包括上端开口的下围饰布以及连接于下围饰布之上的顶罩,第一布袋设置于下围饰布的外表面。将内饰布拆分成两个部分,能够使内饰布在框架内的安装更加简便。

具体地,顶罩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沿框架的经向延伸的第二布袋,每一第二布袋中容纳有沿框架的经向延伸的第二张拉管。通过设置第二布袋与第二张拉管,可以预先将顶罩张拉成型后再与下围饰布连接。

更具体地,顶罩的外表面设有一圈沿框架的纬向延伸的第三布袋,若干第二布袋被第三布袋包围,第三布袋中容纳有环形的第三张拉管。通过设置第三布袋与第三张拉管,能够将顶罩张拉为一较为稳固的结构。

具体地,顶罩的边缘具有一圈贴合于下围饰布的内表面的贴合部。贴合部在顶罩与下围饰布连接后贴合在下围饰布的内表面,保证两者间的连接紧密性。

较佳地,第一张拉管由多个弧形管段依次拼接组成。第一张拉管在结构上由多个弧形管段拼接组成,装配时可以将弧形管段逐个伸入到第一布袋中,可行性更高。

较佳地,弧形管段为中空结构,一内嵌件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相邻的弧形管段之内使两弧形管段相对固定。内嵌件可以与两弧形管段过盈配合而卡紧在弧形管段内,从而实现相邻的两弧形管段的对接、固定。

较佳地,第一张拉管的横截面外轮廓为圆形。第一张拉管的外形圆润,确保其与第一布袋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同时又不会有边、角抵住第一布袋或内饰布,防止第一布袋、内饰布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球形篷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饰布张拉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内饰布部分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4是弧形管段与内嵌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饰布张拉结构,用于将内饰布张拉于球形篷房的框架9之内,该张拉结构包括沿框架9的经向延伸的若干第一张拉管2,内饰布的外表面凸起地设有若干沿框架9的经向延伸的中空的第一布袋3,若干第一布袋3沿框架9的纬向排布,若干第一张拉管2分别容纳于若干第一布袋3中。

再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内饰布包括上端开口的下围饰布11以及连接于下围饰布11之上的顶罩12,顶罩12的大小与下围饰布11上端开口的大小对应,当顶罩12与下围饰布11连接后两者组成一与框架9对应的完整的半球。顶罩12的边缘具有一圈沿径向向外扩张的贴合部121,该贴合部121在顶罩12与下围饰布11连接后贴合于下围饰布11的内表面的上端,从而增加两者的连接紧密程度,遮挡连接处的缝隙。

第一布袋3设在下围饰布11的外表面,第一布袋3由下围饰布11的上端沿框架9的经向延伸至下端,其横截面为半圆形,半圆中弧形的一端向外拱起。第一张拉管2为形状与第一布袋3对应的弧形,其弧形的尺寸大小可以略大于第一布袋3弧形的尺寸,从而在装入第一布袋3中后可以向外撑起第一布袋3。第一张拉管2为中空结构,其横截面为圆环形。

顶罩12的外表面凸起的设有若干沿框架9的经向延伸的中空的第二布袋4,第二布袋4的数量与第一布袋3的数量相等,并且可以设置为在顶罩12与下围饰布11连接后每一第二布袋4恰好与一第一布袋3相对。顶罩12上还凸起的设有一圈沿框架9的纬向延伸的中空的第三布袋5,第三布袋5接近顶罩12的边缘处并将若干第二布袋4包围在其中。每一第二布袋4中容纳有沿框架9的经向延伸的第二张拉管6,而第三布袋5中容纳有环形的第三张拉管(未图示)。

第一布袋3可以与下围饰布11一体成型,在加工下围饰布11时将布的部分向外抽出以形成中空的第一布袋3,也可以先将下围饰布11与若干第一布袋3分别成型后采用缝纫等手段将第一布袋3固定到下围饰布11的外表面。同样的,顶罩12与第二布袋4、第三布袋5也可以是一体成型或分别成型后固定。

结合图4,为了方便将第一张拉管2装入到第一布袋3中,第一张拉管2被设置为由多个弧形管段21依次拼接组成的结构,每一弧形管段21的弯曲弧度与框架9的球面弧度对应。相邻的两个弧形管段21之间采用一内嵌件7来完成对接,内嵌件7的形状与弧形管段21的内部空间对应,而大小则略大于该空间。内嵌件7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弧形管段21中并与两弧形管段21形成过盈配合,使得弧形管段21被定位在内嵌件7上,进而实现两个弧形管段21的对接固定。当然,内嵌件7也可以不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而是插入到弧形管段21中后再使用螺栓拧紧到弧形管段21与内嵌件7上。第二张拉管6与第三张拉管同样可以由多个弧形管段21组成。

第一布袋3、第二布袋4与第三布袋5上留有供张拉管进出的小口,弧形管段21从该小口逐个插入到布袋内,同时利用内嵌件7将相邻的两个弧形管段21对接起来,最终得到完整的张拉管。

为使内饰布1固定于框架9,可以在第一布袋3上以及框架9对应的节点92上分别设置魔术贴,也可以在第一布袋3上设置能够挂到节点92上的挂钩。而顶罩12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手段固定到框架9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下围饰布11与顶罩12在外表面设有第一布袋3与第二布袋4、第三布袋5,且三个布袋中分别容纳有第一张拉管2、第二张拉管6与第三张拉管,这三个张拉管将三个布袋撑起,使内饰布整体被张紧,提高了内饰布内表面的平整度,有利于保持篷房内部的投影展示效果良好。

若第一布袋3、第二布袋4以及其中的第一张拉管2、第二张拉管6都沿框架9纬向延伸,则在内饰布内表面留下的凸起痕迹对视觉影响较大,原因是内表面被多圈层叠的凸起分割成了若干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布袋3与第二布袋4采用经向延伸设置,其在内表面的凸起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不会造成分割的视觉效果,因此更有利于投影展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内饰布可以是一整体而不分为下围饰布11与顶罩12,在该实施例方式中,第一布袋3由内饰布外表面的顶点延伸至下端边缘,同时第一张拉管2做成对应大小的结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