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箱选换挡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8299阅读:2115来源:国知局
汽车变速箱选换挡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选换挡拉索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选换挡拉索是汽车变速箱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也是车辆频繁操作的对象之一,因此,选换挡拉索的结构及其工作的稳定性对整车的操纵安全和操纵舒适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选换挡拉索一般采用直连的方式,一端连接换挡机构,另一端连接变速箱摇臂,没有任何过度装置,使选换挡拉索与变速箱摇臂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容易造成选换挡拉索曲率不良、操纵力偏大、与周边零部件互相干涉等问题,导致选换挡拉索的结构及其工作的稳定性不足,影响车辆的操纵舒适性和操纵安全性。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选换挡拉索结构,其选换挡拉索与变速箱摇臂的运动方向相同,操纵舒适性好、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变速箱选换挡拉索结构,其要点在于:包括选换挡拉索和换向机构,所述选换挡拉索通过换向机构与变速箱摇臂连接,使选换挡拉索与变速箱摇臂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的安装支架和可转动地在该安装支架上的第一转接臂和第二转接臂,在所述第一转接臂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在所述第二转接臂上设有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呈四边形结构;所述选换挡拉索通过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一转接臂铰接,所述第一转接臂和第二转接臂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孔与所述第一转接臂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孔与所述第二转接臂铰接,所述第二转接臂和变速箱摇臂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接孔与所述第二转接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变速箱摇臂铰接。

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变速箱有限的预留空间,设置了一套换向机构,巧妙地改变了选换挡拉索的作用力方向,使选换挡拉索与变速箱摇臂的运动方向相同,既合理利用了变速箱的空间,又起到了改善操纵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效果,并且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装配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选换挡拉索和第一转接臂、第一转接臂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转接臂、第二转接臂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和变速箱摇臂之间均通过销钉铰接,在各个销钉远离其头部的一端均设有销孔,在各个销孔上各插有一个开口销,所述选换挡拉索和第一转接臂、第一转接臂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转接臂、第二转接臂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和变速箱摇臂各为一组可转动地套设在一个销钉上,并受对应的一个开口销限位。采用以上结构,销钉的头部沿径向向外凸出,配合开口销对选换挡拉索和第一转接臂、第一转接臂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转接臂、第二转接臂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和变速箱摇臂进行限位,并可沿销钉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接臂和第二转接臂均通过第一螺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采用以上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且成本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接臂具有第一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栓穿过该第一连接孔后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采用以上结构,设计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第一转接臂上。采用以上结构,使选换挡拉索能够带动第一转接臂转动,进而第一转接臂带动第一连杆移动,将选换挡拉索的推拉运动转化为第一转接臂的旋转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接臂具有第二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栓穿过该第二连接孔后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采用以上结构,设计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铰接孔、第四铰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第二转接臂上。采用以上结构,第一连杆能够带动第二转接臂转动,进而第二转接臂带动第二连杆进行推拉运动,最终控制变速箱摇臂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速箱壳体上。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设有弧形的弯曲部。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对其它相邻的零部件进行让位,避免互相干扰。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销钉相适应的环形接头。采用以上结构,使第一连杆通过销钉与第一转接臂和第二转接臂可靠连接,使第二连杆通过销钉与第二转接臂和变速箱摇臂可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变速箱选换挡拉索结构,结构新颖,易于实现,巧妙地改变了选换挡拉索的作用力方向,使选换挡拉索与变速箱摇臂的运动方向相同,既合理利用了变速箱的空间,又起到了改善操纵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效果,并且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装配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转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第二转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变速箱选换挡拉索结构,包括选换挡拉索1和换向机构2,所述选换挡拉索1通过换向机构2与变速箱摇臂3连接,使选换挡拉索1与变速箱摇臂3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当向右拉动选换挡拉索1时,变速箱摇臂3向右摆动,当向左推动选换挡拉索1时,变速箱摇臂3向左摆动。

请参见图1,所述换向机构2包括安装支架21,该安装支架21通过第二螺栓29固定连接在所述变速箱壳体4上,在该安装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一转接臂22和第二转接臂23,所述第一转接臂22和第二转接臂23均通过第一螺栓28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21上。

请参见图1~图5,第一转接臂22近似呈三角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不干涉相邻零部件工作即可。在该第一转接臂22上设有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铰接孔221、第二铰接孔222和第一连接孔223。第二转接臂23也近似呈三角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不干涉相邻零部件工作即可。在该第二转接臂23上设有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三铰接孔231、第四铰接孔232和第二连接孔233。第一转接臂22和第二转接臂23各通过一个第一螺栓28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21上,即其中一个第一螺栓28穿过第一连接孔223后与所述安装支架21连接,另一个第一螺栓28穿过第二连接孔233也同样与所述安装支架21连接。

请参见图1,所述选换挡拉索1通过第一铰接孔221与所述第一转接臂22铰接,所述第一转接臂22和第二转接臂23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24,该第一连杆24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孔222与所述第一转接臂22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孔231与所述第二转接臂23铰接,所述第二转接臂23和变速箱摇臂3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25,该第二连杆25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接孔232与所述第二转接臂2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变速箱摇臂3铰接。并且,所述第一铰接孔221、第二铰接孔222、第三铰接孔231和第四铰接孔232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呈四边形结构,这一布置使选换挡拉索1的运动方向传递给换向机构2后,使换向机构2带动变速箱摇臂3的运动方向与选换挡拉索1的运动方向相同,起到了改善操纵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效果。

请参见图6和图7,在所述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的两端均设有环形接头5,其中第二连杆25的中部设有弧形的弯曲部251,使其能够避让其它相邻的零部件进行让,避免互相干扰。

请参见图1、图3和图5,所述选换挡拉索1和第一转接臂22、第一转接臂22和第一连杆24、第一连杆24和第二转接臂23、第二转接臂23和第二连杆25、第二连杆25和变速箱摇臂3之间均通过销钉26铰接,各个所述销钉26的头部沿径向向外凸出,并在各个销钉26远离其头部的一端均设有销孔261,各个销钉26穿出后,在每个销钉26的销孔261上均插上一个开口销27,使所述选换挡拉索1和第一转接臂22、第一转接臂22和第一连杆24、第一连杆24和第二转接臂23、第二转接臂23和第二连杆25、第二连杆25和变速箱摇臂3各为一组可转动地套设在一个销钉26上,同时被开口销27和销钉26凸出的头部限位。以上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装配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请参见图1、图2和图4,当向右拉动选换挡拉索1时,选换挡拉索1带动第一转接臂22以第一连接孔223为圆心逆时针转动,使第一转接臂22推动第一连杆24带动第二转接臂23以第二连接孔233为圆心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转接臂23推动第二连杆25向右运动,最终使第二连杆25推动变速箱摇臂3向右摆动。

请参见图1、图2和图4,当向左推动选换挡拉索1时,选换挡拉索1带动第一转接臂22以第一连接孔223为圆心顺时针转动,使第一转接臂22拉动第一连杆24带动第二转接臂23以第二连接孔233为圆心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转接臂23拉动第二连杆25向左运动,最终使第二连杆25拉动变速箱摇臂3向左摆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