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护理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伤残人士轮椅上下台阶,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了一些轮椅升降装置。如中国专利CN2907611Y公开的一种轮椅升降导板装置。其由可移动导板、电驱动装置、辅助滑动机构、铰链、固定框架、控制盒、活动档板组成。可移动导板与辅助滑动机构通过铰链连接,电驱动装置驱动辅助滑动机构在固定框架内移动,辅助滑动机构通过铰链推动可移动导板伸出固定框架,同时推动活动档板打开。在伸出终点位置,活动档板起到可移动导板到车内地板上平面的过渡作用,方便轮椅上下台阶。然而,这种装置结构复杂;而且为了避免占据空间,使用后必须进行折叠收纳,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椅用升降装置,其可用作楼梯,结构简单,避免了折叠收纳的过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椅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支架,该升降装置还包括多个沿升降装置的前后方向依次排列的台阶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架前端部升降的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架后端部升降的后驱动机构,各所述台阶板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升降支架,所述台阶板的转动轴心线沿升降装置的左右方向延伸,该轮椅用升降装置具有两个使用状态,在第一个使用状态时,所述升降支架水平且多个所述台阶板依次拼接以形成支承轮椅的支撑面;在第二个使用状态时,所述升降支架的前端部低于所述升降支架的后端部,前侧的台阶板低于其后侧的台阶板,后侧的台阶板高于其前侧的台阶板,以构成楼梯的台阶。。
优选地,该升降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方的扶手、连接于所述扶手和所述升降支架之间的侧连接件,所述侧连接件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枢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扶手,所述侧连接件的下端部通过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升降支架,所述第一枢轴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枢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每个所述台阶板和至少一个所述的侧连接件固定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扶手包括分别位于升降装置左右两侧的左扶手和右扶手,所述左扶手和所述升降支架的左侧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所述的侧连接件,所述右扶手和所述升降支架的右侧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所述的侧连接件,每个所述台阶板的左端部和至少一个位于左侧的所述侧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台阶板的右端部和至少一个位于右侧的所述侧连接件固定连接。
更优选地,各所述侧连接件分别包括框形部,所述框形部的下端部和对应的所述台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对应于同一个侧连接件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的位置关系为第一枢轴位于第二枢轴之后。
更进一步地,所述框形部的中心位于所述第二枢轴的正下方。
更优选地,所述前驱动机构和/或所述后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伸缩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和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外杆的内杆,所述外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支架或所述侧连接件上。
优选地,该升降装置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升降支架的后端可转动地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轨。
优选地,所述升降支架的前端设有滚轮。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前后两个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支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升降,而各个台阶板相对升降支架转动设置,可使升降支架在两个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即,在如轮椅使用时,使升降支架前后持平而处于水平位置,各个台阶板也分别持平且相互拼接成一个大致水平的支撑面,可将轮椅至于其上,通过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同步动作驱动升降支架前后同步升降带动轮椅上下较高的地方;而在正常人使用时,前驱动机构可不动作,仅后驱动机构将升降支架的后端抬升,使其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各个台阶板依然基本保持水平,使得后一台阶板高于前一台阶板,依此排列,构成具有多个台阶的楼梯;结构简单,而且避免了轮椅使用后需要将升降装置折叠存放的过程,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轮椅用升降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所示的轮椅用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3为附图1所示的轮椅用升降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4为附图1所示的轮椅用升降装置抬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所示的轮椅用升降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所示的轮椅用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
1、升降支架;1a、左底杆;1b、右底杆;10、滑块;11、滚轮;
2、侧连接件;20、框形部;
3、扶手;3a、左扶手;3b、右扶手;
4、台阶板;
5、导轨;
6a、前驱动机构;6b、后驱动机构;61、外杆;62、内杆;
a1、第一枢轴;a2、第二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本发明中述及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常观察视角以及为了叙述方便而定义的,不限定具体的方向。如,前、后分别对应于附图2中纸面的左侧、右侧,左、右分别对应于附图3中纸面的左侧、右侧。
附图1-6所示为一种轮椅用升降装置,它可以用于帮助轮椅方便地上下移动,见附图1和4,如可以方便地上到高台上(如大厦或房屋门口的台阶);还可以在平常时成台阶状的楼梯,见附图5和6,可供其它人使用。参照附图1-6所示,该轮椅用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支架1、位于升降支架1上方的扶手3、连接于扶手3和升降支架1之间的多个侧连接件2、多个沿升降装置的前后方向依次排列的台阶板4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支架1前端部升降的前驱动机构6a、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架1后端部升降的后驱动机构6b。各侧连接件2的上端部分别通过一个第一枢轴a1转动连接于扶手3,各侧连接件2的下端部分别通过一个第二枢轴a2可转动地连接于升降支架1,第一枢轴a1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枢轴a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均沿升降装置的左右方向延伸,每个台阶板4和至少一个所述的侧连接件2固定连接。该轮椅用升降装置具有两个使用状态,在第一个使用状态时,升降支架1水平且多个台阶板4依次拼接以形成支承轮椅的支撑面;在第二个使用状态时,升降支架1的前端部低于升降支架1的后端部,扶手3的前端部也低于扶手3的后端部,每个台阶板4都是大致水平的,且任一台阶板4低于其相邻后侧的台阶板4,任一台阶板4高于其相邻前侧的台阶板4,以构成台阶状的楼梯。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升降支架1包括分别位于升降装置左右两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底杆1a和右底杆1b,扶手3包括分别位于升降装置左右两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扶手3a和右扶手3b。左扶手3a和左底杆1a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所述的侧连接件2,右扶手3b和右底杆1b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所述的侧连接件2,而每个台阶板4的左端部和至少一个位于左侧的侧连接件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每个台阶板4的右端部和至少一个位于右侧的侧连接件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
各侧连接件2分别包括一个呈矩形框的框形部20,具体为框形部20的下端部的侧表面和对应的台阶板4的端面固定连接,二者之间的连接为面和面的连接。而对应于同一个侧连接件2的第一枢轴a1和第二枢轴a2的位置关系为第一枢轴a1位于第二枢轴a2之后,也就是说,连接于任一侧连接件2的第一枢轴a1的轴心线和连接于同一侧连接件2的第二枢轴a2的轴心线构成的平面和竖直方向构成一个大于0的夹角而且该平面是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的。更为优选地,框形部20的中心位于第二枢轴a2的正下方。
前驱动机构6a和后驱动机构6b分别包括伸缩杆以及用来驱动伸缩杆伸缩的电机。伸缩杆包括外杆61和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插设于外杆61的内杆62,外杆61可以固定设置在升降支架1或侧连接件2上。本实施例优选为固定设置在侧连接件2上,具体为设置在侧连接件2的框形部20内,这使得装置的空间利用合理,装置更为紧凑美观。具体地,前驱动机构6a为两个,后驱动机构6b也为两个;两个前驱动机构6a同步动作,两个后驱动机构6b同步动作,前驱动机构6a和后驱动机构6b可同步动作(如在第一使用状态时),也可不同步动作(如在第二使用状态时)。其中一个前驱动机构6a的伸缩杆的外杆61固定设置在左侧的位于最前的侧连接件2,另一个前驱动机构6a的伸缩杆的外杆61固定设置在右侧的位于最前的侧连接件2;其中一个后驱动机构6b的伸缩杆的外杆61固定设置在左侧的位于最后的侧连接件2,另一个后驱动机构6b的伸缩杆的外杆61固定设置在右侧的位于最后的侧连接件2。四个伸缩杆分别通过一个电机驱动。
该升降装置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轨5,升降支架1的后端(具体为左底杆1a的后端和右底杆1b的后端)可转动地设有与导轨5滑动配合的滑块10,滑块10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连接于导轨5。滑块10可转动地连接于左底杆1a或右底杆1b。
升降支架1的前端设有滚轮11,具体为左底杆1a的前端和右底杆1b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11,以减小在转换为第二使用状态时,升降支架1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如附图1-4所示,该轮椅用升降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时,升降支架1基本水平,各个台阶板4也是水平的而且依次拼接为一个基本水平的支撑面,可将轮椅推行至支撑面上,然后前驱动机构6a和后驱动机构6b同步动作使各伸缩杆的外杆61同步抬升,左右扶手3b以及升降支架1同步被抬升,至到达与高台持平的位置,轮椅可方便地被推行至高台上,反之亦然,便于轮椅使用者上下较高的地方,方便使用。
在不需要供轮椅使用的时候,将轮椅用升降装置切换为第二使用状态,就可以用作普通的台阶式楼梯,供正常人上下使用。切换过程如下:两个前驱动机构6a同步动作或两个后驱动机构6b同步动作使升降支架1以及扶手3的前端较低(保持滚轮11支撑在地面上的状态)而后端较高(至与高台持平或稍低),此时升降支架1以及扶手3都是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状态,在侧连接件2的牵拉下,各个台阶板仍然保持水平,随着升降支架1以扶手3的倾斜,自然呈现出台阶状的分布,后一台阶板4高于前一台阶板4,如附图5和6所示。构成具有多个台阶的楼梯;而且避免了轮椅使用后需要将升降装置折叠存放的过程,使用较为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