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占用道路的路边停车车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机动车拥有量和通行量的增长远远超过公共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因此,很多城乡都出现了严重的道路堵塞,由于道路堵塞而引起的马路占道停车和绿化带停车现象随处可见,目前,城乡的交通问题尤其是停车难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其城市化程度高,目前已形成智能交通系统,例如美国在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智能化交通指挥、电子收费、无人管理城市停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将这些系统应用到了美国国土的80%以上;日本的智能交通研究更加侧重于都市交通管理和交通信息系统,以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和节约能源为开发宗旨,其立体停车建设更是发达。而我国路边停车现象严重、会阻碍交通,造成不必要的拥堵。
我国诸多现代化城市也开始发展多层立体车库,但这些立体车库多需要面积较大的放置位置且建筑成本高,大多只适用于商场、办公大楼等场合,对于马路的道路边并不适用。因此,结合路边停车的需求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目前亟需开展马路不占道停车问题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占用道路的路边停车车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合理分析研究区域内静态停车的需求量,综合考虑了城市机动化发展过程、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和地方停车管理规章制度等因素,适合应用于狭窄的具有两侧绿化带的城乡道路,解决了由于路边停车而引起的道路动态交通堵塞的问题,缓解了停车难的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占用道路的路边停车车架装置,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平移机构、支撑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车架本体具有一载车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载车板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运动,并锁定载车板使其维持在指定高度;所述平移系统带动车架本体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通过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的配合,将载车板移动到指定位置,所述支撑机构进行辅助以维持载车板的稳定;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平移机构的运动时间与行程,使得车辆停在载车板上,并脱离路边,不占用道路。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柱、电机、丝杠、升降滑块和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升降滑块活动固定于升降柱上,丝杠固定于升降柱内部,丝杠带动升降滑块运动,蜗轮蜗杆减速器对电机进行减速,并将电机输出轴的水平转动转化为丝杠的垂直转动,使得固定于升降滑块上的载车板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丝杠与蜗轮蜗杆减速器之间分别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所述丝杠上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另一端限制于升降滑块内部。
运用滑动丝杠螺母作为传动机构,丝杠转动带动螺母做直线运动,其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能很好的防止车架因自身重力而往下落。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滑块与升降柱之间通过安装的侧轮来减小摩擦、升降滑块的后盖与升降柱的后盖之间通过后轮来减小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上端设置有照明系统,所述升降柱上设置有防坠机构,如防坠绳索、挂钩等,与载车板相配合,保证停止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导轨、滑轮、电机、减速器、链条和链轮,所述导轨设置于车架本体底端两侧,滑轮沿导轨运动,滑轮之间通过滑轮轴连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链条和链轮带动滑轮轴运动,使设置于滑轮轴上的升降柱沿导轨平移。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至少设置于升降柱的上、下端和导轨的两端,分别限制升降滑块在升降柱以及滑轮在导轨上的位移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均包括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的信号反馈给该限位开关所属机构的电机,以带动电机的转向,执行正/反转。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刷卡机,由显示器、刷卡感应区和进出库按钮组成,方便司机的进出库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包括嵌套连接的上级套筒和下级套筒,两者通过减震弹簧以实现上下浮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套筒设置于导轨两侧,当升降柱平移运动至导轨前端时,所述支撑套筒不再阻碍载车板,当升降滑块升至升降柱顶部时,载车板的高度与支撑套筒的高度相适配,以维持承载车辆后的载车板的平衡。
支撑套筒部分的主要功能是起到支撑载车板的作用,防止整个车架长期处在悬臂梁的状态,损坏零件的力学性能,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从而使整个车架的结构更加牢固稳定、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本体设置于道路边上,且其上设置有检测是否有过往车辆通过的检测装置与控制开关。
基于上述装置的工作方法,当车架本体所在车位上没有车辆时,升降装置将载车板下降至最低点,与路面相适配,当有停放车辆时,车辆停入载车板上,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分别运动,利用载车板将车辆上升至空中的合适位置,之后借助于支撑机构停放,不再占用道路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解决了路边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缓解了由路边停车而引起的道路动态交通堵塞问题的压力;
(2)减小了人工停车收费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增加了城市的美观性和整洁性;
(3)合理分析研究区域内静态停车的需求量,综合考虑了城市机动化发展过程、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和地方停车管理规章制度等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路边停车的问题,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
(4)装置占地面积小,可以单独操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移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升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Ⅰ-上升系统、Ⅱ-支撑套筒、Ⅲ-平移系统、1-导轨、2-底部滑轮、3-下级套筒、4-前端限位块、5-上级套筒、6-载车板、7-侧轮、8-升降滑块、9-升降滑块后盖、10-升降柱、11-照明系统、12-上部限位开关、13-后轮、14-升降柱后盖、15-套筒盖、16-升降柱架体、17-横移滑块、18-底部限位开关、19-后端限位块、20-底部滑轮轴、21-基板、22-支撑基座、23-小链轮、24-链条、25-减速器、26-步进电机、27-轴承座、28-万向球装置、29-大链轮、30-异步电机Y90L-2、31-联轴器GY4、32-封油环、33-滚动轴承7009C、34-上端盖、35-丝杠、36-连接螺栓、37-螺母38-下端盖、39-联轴器GY6、40-蜗轮蜗杆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路边停车现象严重、会阻碍交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不占用道路的路边停车车架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马路不占道路边停车车架装置,包括:导轨1、底部滑轮2、下级套筒3、前端限位块4、上级套筒5、载车板6、侧轮7、升降滑块8、升降滑块后盖9、升降柱10、照明系统11、上部限位开关12、后轮13、升降柱后盖14、套筒盖15、升降柱架体16、横移滑块17、底部限位开关18、后端限位块19、底部滑轮轴20、基板21;
其中,基板21、导轨1与下级套筒3直接与地面接触,基板21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为了避免装置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侧翻;导轨1安装在基板21的两侧,底部滑轮2安装在底部滑轮轴20上,横移滑块17通过底部滑轮2与导轨1接触,从而实现上升系统与平移系统的前后运动,前端限位块4与后端限位块19分别安装在导轨1的前后两端,限位块上安装有底部限位开关18,用于控制反馈横移滑块17的动作。
上级套筒5嵌套在下级套筒3中,通过内部的减震弹簧可以上下浮动,上级套筒5的上部安装有套筒盖15,其设计成斜面,既方便了载车板6的上移,又增大了彼此的接触面积;载车板6焊接在升降滑块8上,升降滑块8通过螺栓与升降滑块后盖9相连接并安装在升降柱10上,升降滑块8与升降柱10之间通过安装的侧轮7来减小摩擦、升降滑块后盖9与升降柱后盖14之间通过后轮13来减小摩擦,升降柱后盖14上装有上部限位开关12,升降滑块与升降滑块后盖一起运动,升降柱10的上端安装照明系统11,用于夜晚的照明,升降柱架体16安装在升降柱后盖14与横移滑块17之间,用于增大升降柱10的强度,防止被折断。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马路不占道路边停车车架装置的路边不占道停车的方法,进行路边停车时,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按下所需呼叫车位的按钮,由安装在马路不占道路边停车车架装置上的检测装置来检测相关车位下方是否有过往车辆,若下方没有车辆,则将防坠机构收回,整体机构向前平移,脱离支撑套筒的载车板6将会下降,之后进行载车板6位置的确定,若下降到位,则定时五分钟,给车辆的停放留足时间,之后装有车辆的载车板6先上升到一定高度再向后平移,最后回到原位,弹出防坠挂钩,本次停放车辆的动作结束。
在上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动作分别是平移运动和上升运动,两者相互配合来完成路边停车的动作。
当按钮被按下时,支撑基座22上的步进电机26启动,通过减速器25、小链轮23、链条24、大链轮29将动力传输至底部滑轮轴20,从而带动安装在底部滑轮轴20上的底部滑轮2沿着导轨1进行平移运动,底部滑轮2通过轴承座27安装在底部滑轮轴20上,导轨的两端装有前端限位块4与后端限位块19,其上各自装有底部限位开关18,在平移的过程中,当载车板6脱离支撑套筒的套筒盖15时,平移系统的底部滑轮2刚好运动到前端限位块4的底部限位开关18上,信号反馈后步进电机26被切断,异步电机(Y90L-2)30被启动,防坠机构收回,平移运动结束,上升系统开始工作。
异步电机(Y90L-2)30转动,经过蜗轮蜗杆减速器40进行减速,同时将异步电机(Y90L-2)30输出轴的水平旋转运动转化成丝杠35的垂直旋转,异步电机(Y90L-2)30、丝杠35与蜗轮蜗杆减速器40之间分别通过联轴器(GY4)31、联轴器(GY6)39连接,丝杠35转动带动螺母37做直线运动。
在上升的过程中,异步电机(Y90L-2)30正转,丝杠35转动带动螺母37上升,螺母(37)顶着升降滑块8,升降滑块8连接着载车板6一起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升降滑块8碰到升降柱后盖14上的上部限位开关12,即停止上升运动,此时防坠机构下放,上升动作完成;在下降的过程中,异步电机(Y90L-2)30反转,带动丝杠35反转,螺母37往下运动,同时也存在与上升过程一致的反馈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