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074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市政构件大力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工艺也得到更新。

在目前,大部分通气孔装置是用预埋PVC管,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预埋PVC管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预埋PVC管发生偏移,由于PVC管受力不均匀导致预埋PVC管发生压瘪,这些都导致使用质量和外观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模板装置,以解决预埋PVC管导致的使用质量和外观的问题,并节约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模板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制构件模板、定位套管、通气孔钢管和固定杆,所述预制构件模板上预留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等于通气孔钢管的管径,所述定位套管焊接在预制构件模板上,所述定位套管与通气孔同心设置,在所述定位套管管壁上相对位置开设有一组对穿孔,通气孔钢管管壁上相对位置开设有相应对穿孔,所述通气孔钢管穿过定位套管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钢管的两端分别位于预制构件模板的两侧,所述固定杆穿过一组对穿孔和相应对穿孔,将定位套管和通气孔钢管固定。

所述固定杆为楔形固定杆,所述一组对穿孔和相应对穿孔均为楔形孔。

所述通气孔钢管的右端设有通孔,在所述固定孔中安装有旋转把手钢筋。

所述定位套管和通气孔钢管接触面之间涂有黄油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改进技术,通过技术的改进可以解决预埋PVC管不足,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中楔形固定块的设置增强定位套管和通气孔钢管之间的固定性能,能有效控制通气孔钢管定位尺寸并防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发生位移,旋转把手钢筋的设置便于在混凝土达到初凝时旋转把手钢筋将通气孔钢管在预制构件预留通气孔中旋转拔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楔形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其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预留通气孔模板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制构件模板1、定位套管2、通气孔钢管3和固定杆4,所述预制构件模板1上预留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等于通气孔钢管3的管径,所述定位套管2焊接在预制构件模板1上,所述定位套管2与通气孔同心设置,在所述定位套管2管壁上相对位置开设有一组对穿孔21,通气孔钢管3管壁上相对位置开设有相应对穿孔,所述通气孔钢管3穿过定位套管2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钢管3的两端分别位于预制构件模板1的两侧,所述固定杆4穿过一组对穿孔21和相应对穿孔,将定位套管2和通气孔钢管3固定。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固定杆4为楔形固定杆,所述一组对穿孔21和相应对穿孔均为楔形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所述通气孔钢管3的右端设有通孔5,在所述通孔5中安装有旋转把手钢筋6。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定位套管2和通气孔钢管3接触面之间涂有黄油层。

本实施例中定位套管2的孔径比通气孔的孔径大5mm,对穿孔21和相应对穿孔相匹配,将定位套管2焊接在预制构件模板1上,将通气孔钢管3穿过定位套管2和通气孔,旋转通气孔钢管3,使通气孔钢管3上的相应对穿孔与对穿孔21相对应,通过固定杆4依次穿过对穿孔21和相应对穿孔,从而将定位套管2和通气孔钢管3固定,在混凝土达到初凝时,通过转动旋转把手钢筋6将通气孔钢管3在预制构件模板的通气孔中旋转拔出。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