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泥搅拌机。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土木建筑行业越来越热,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搅拌机在化工、建筑、食品、环保等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从其操作的作用来看,搅拌可以促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相互分散,充分接触,进而达到密度场、浓度场、温度场的均匀一致。
公布号为CN105690563A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转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壳体的内壁上位于搅拌叶片的上方设有环形的防刮板。
长期使用之后,在防刮板的底面上会残留一些杂质,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保证搅拌效率,避免杂质掉入搅拌产品内,但是由于防刮板是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上的进料口又很小,想要对防刮板的底面进行清理就十分不方便,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搅拌机,可以自动对防刮板的底面进行清理,维护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泥搅拌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环形的防刮板,所述壳体上位于防刮板的下方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厚度与壳体的厚度相等,所述环形槽内转动设有清理环,所述清理环上设有能够与防刮板的底面抵接的清理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清理环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想要对防刮板的底面清理的时候,驱动装置驱动清理环转动,清理环上的清理装置可以与防刮板的底面抵接,清理装置可以对防刮板的底面进行清理,实现防刮板的清理。清理环、清理装置以及驱动装置配合,自动的实现了防刮板的底面的清理,保证了搅拌产品质量,并且维护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清理环上的刷杆,所述刷杆上设有能够与防刮板的底面抵接的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理环转动之后,带动刷杆以及刷毛一起转动,因为刷毛与清理环的底面始终处于抵接状态,因此,刷毛可以将清理环底面上的杂质刮下,实现清理环的底面的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刷杆为若干个,沿清理环圆周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刷杆以及刷毛,这样可以提高清理环的底面的清理效率,减少了驱动装置的开启时间,节约了能源。十分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刷杆的端部设有直径大于或者等于刷杆直径的螺杆,所述清理环上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杆与清理环之间通过螺杆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刷杆与清理环的可拆卸连接,在清理完毕之后,可以将刷杆从清理环上拆卸下来,对刷杆以及刷毛进行清理,方便下次使用。由于螺杆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刷杆的直径,因此,螺孔的直径是大于刷杆的直径的,刷杆可以从内向外滑出,不需要人手伸入壳体内部就能取出刷杆。另外,采用螺纹连接,刷杆可以定位在任意角度,可以方便实现刷杆位置的调节,进而方便将刷毛调整到与清理环的底面接触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操作螺杆转动的一字槽,所述一字槽平行于刷毛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一字槽,在拆卸时,可以方便对螺杆进行操作,一字槽平行于刷毛,一字槽可以作为参照,十分直观的判断出刷毛在壳体内的位置,方便对刷毛进行定位,保证了清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清理环外壁上的外齿轮,所述外齿轮环绕清理环的外壁设置,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驱动外齿轮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开启电机,电机驱动外齿轮转动,进而可以实现清理环的驱动,结构简单,驱动可靠,并且采用电机驱动,可以实现清理环的正反转,提高了防刮板底面的清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环上转动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为若干个圆周阵列设置在清理环的顶面以及底面上,所述环形槽上设有供滚珠滑移的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滚珠,可以降低清理环与环形槽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仅能降低清理环的磨损,而且可以降低清理环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十分轻松的实现了清理环的转动,可以降低电机所需要的功耗,节约了能源。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环的底面上设有密封环,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上设有与密封环配合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完毕之后,密封环位于密封槽内,密封环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壳体因为开设了环形槽而导致壳体出现损坏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清理方便,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2、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装配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刷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中:1、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2、环形槽;21、密封槽;22、沉槽;3、清理环;31、螺孔;32、密封环;33、外齿轮;4、刷杆;41、刷毛;42、螺杆;421、一字槽;5、防刮板;6、电机;61、主动齿轮;7、连杆;8、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水泥搅拌机,参照图1以及图4,壳体1内转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在壳体1的内壁上位于搅拌叶片的上方设有防刮板5,防刮板5呈环形设置,在壳体1上位于防刮板5的下方设有环形槽2,环形槽2的厚度与壳体1的厚度相等,即环形槽2将壳体1分割成上下两半,为了保证壳体1的正常使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通过呈U形设置的连杆7连接,连杆7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1或下壳体12焊接在一起。
参照图2以及图4,在环形槽2内设有清理环3,清理环3的大小与环形槽2的大小相等,清理环3围绕壳体1的轴线转动,在清理环3上设有能够与防刮板5的底面抵接的清理装置,在壳体1上设有驱动清理环3转动驱动装置。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清理环3转动,由于清理装置能够与防刮板5的底面抵接,清理装置能够对防刮板5的底面进行清理。
参照图1以及图2,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的电机6,清理环3的外壁上设有外齿轮33,外齿轮33环绕设置在清理环3的外壁上,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61,主动齿轮61与外齿轮33啮合,电机6转动之后,即可带动清理环3转动。
参照图2以及图5,为了降低清理环3与环形槽2的摩擦力,在清理环3上转动设有滚珠8,滚珠8为若干个并且圆周阵列设置在清理环3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在环形槽2上设有供滚珠8滑移的沉槽22,沉槽22呈环形设置,沉槽22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半圆形设置,这样可以增大滚珠8与沉槽22的接触面积,降低滚柱与沉槽22的磨损。
参照图4以及图5,此外,由于开设了环形槽2,这样壳体1的密封性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清理环3的底面上设有密封环32,在环形槽2的底面上设有与密封环32配合的密封槽21,安装完毕之后密封环32在密封槽21内转动,形成一个迷宫式密封结构,避免壳体1出现泄漏现象。仅仅只在清理环3的底面设置密封环32,因为清理环3的顶面靠近防刮板5,清理环3的顶面的高度很高,壳体1内的液面的高度不会到达这个高度,因此,在清理环3的顶面上不设置密封环32,简化了结构,安装以及生产十分方便。
参照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中,清理装置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清理环3上的刷杆4,刷杆4沿清理环3的径向设置,刷杆4上沿刷杆4的长度方向设有刷毛41,刷毛41与防刮板5的底面抵接,当清理环3转动之后,刷毛41可以对防刮板5的底面进行清理。在刷杆4的端部设有螺杆42,螺杆42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刷杆4的直径,在清理环3上贯穿设有与螺杆42配合的螺孔31,拆卸时,转动螺杆42即可将刷杆4从清理环3内取出。为了提高清理效率,刷杆4以及刷毛41可以是多个,圆周阵列设置在清理环3上。
参照图2以及图3,为了方便转动螺杆42,在螺杆42的端面上设有一字槽421,一字槽421平行于刷毛41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在使用时,观察一字槽421的位置,即可确定刷毛41在壳体1内的位置,可以十分方便的判断出刷毛41是否与防刮板5的底面抵接,安装十分方便。
操作过程概述:当想要清理时,开启电机6,电机6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清理环3转动,清理环3上的刷杆4以及刷毛41即可对防刮板5的底面进行清理。在清理完毕之后,转动刷杆4,即可将刷杆4从清理环3上取下,对刷杆4以及刷毛41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