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夹持工具,以及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242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夹持工具,以及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构件。



背景技术:

在修建大型海上建筑时,有时会在岛屿周围修建挡浪墙,岛屿上也会设置隧道;

隧道的敞开段以及挡浪墙一般采用现浇施工方法,即在现场组装模板,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而架设模板时,需要用到对拉螺杆,在混凝土凝固后,需对对拉螺杆进行拆除,则会产生对拉螺杆孔,对于对拉螺杆孔,则需要封堵,使混凝土结构的外观满足要求。

现在的做法是,对拉螺杆拆除后,对螺杆口进行凿毛,然后采用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对于数量少、螺杆孔小、对修补后外观质量无要求的结构比较实用,但对数量多、螺杆孔大、外观质量要求高的清水混凝土而言,会增加材料使用量、无法保证螺杆孔的外观质量,从而降低清水混凝土的整体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封堵对拉螺杆孔,同时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减少人工及材料投入的用于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夹持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夹持工具,其包括: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至少2个相对设置的能够开合的块体,所述块体合拢用于夹持物体;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上,用于驱动所述夹块的开合。

通过驱动部驱动夹持部夹持用于填充对拉螺杆孔的专用物体,然后把专用物体放入对拉螺杆孔内,完成填充,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人工涂抹环氧砂浆的方式,能够高效地封堵对拉螺杆孔,减少人工及材料(环氧砂浆等材料)投入。同时对拉螺杆孔一般为统一规格,按照这个规格匹配对应的专用物体效率也更高,且相比直接使用环氧砂浆填充,能够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由于在使用所述专用物体时,需要在专用物体外表面粘结材料,如果直接用手拿的话,在满足粘结材料的覆盖面积的情况下,可能会使手接触到粘结材料,会给工人的手造成损伤,同时粘结材料的覆盖面积也会受到影响,最终会影响对对拉螺杆孔的封堵效果,而采用所述夹持工具后,所述夹持工具中的夹持部可以只通过接触专用物体很小部分的外表面即可完成夹持,不会对工人的手造成损伤,同时使粘结材料覆盖面积更大,最终对对拉螺杆孔的封堵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块体数量等于2个,满足夹持的最低要求,节约工具的制造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块体数量为3个,且3个块体能够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沿一中心开合,这种方式相比较于2个块体的设置,夹持状态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还包括至少2个支撑体,每个支撑体上至少安装有1个所述块体,所述驱动部与支撑体连接并驱动相邻支撑体开合,把块体安装在支撑体上,然后驱动部通过支撑体来连接块体,使整个工具的结构更稳定,相比直接把块体安装在驱动部上,块体和驱动部的连接面积更大一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块体数量为4个,且4个块体两两对称设置,相比较于3个块体的方式,夹持过程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还包括2个支撑体,每个支撑体上安装有2个所述块体,所述驱动部与支撑体连接并驱动相邻支撑体开合,块体数量为4个再结合支撑体2个的设置方式,使得块体闭合的方式不像设置3个块体以一中心开合那样复杂,基本原理还是两个支撑体的开合,不过把每个支撑体上设置2个块体,使得夹持填充物体的接触点至少为3个,相比较于2个块体的设置方式,夹持更稳定,同时相比较于3个块体以中心开合的方式,支撑体和驱动部的结构设置也更简单,制造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还包括4个支撑体,每个支撑体上安装有1个所述块体,所述驱动部与支撑体连接并驱动4个支撑体沿一中心开合,结构相对复杂,不过夹持效果更好。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构件,其包括:

所述工具;

填充部,所述填充部用于填充所述对拉螺杆孔,所述块体合拢用于夹持所述填充部。

通过驱动部驱动夹持部夹持用于填充对拉螺杆孔的填充部,然后把填充部放入对拉螺杆孔内,完成填充,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人工涂抹环氧砂浆的方式,能够高效地封堵对拉螺杆孔,减少人工及材料(环氧砂浆等材料)投入。同时对拉螺杆孔一般为统一规格,按照这个规格匹配对应的填充部效率也更高,且相比直接使用环氧砂浆填充,能够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由于在使用所述填充部时,需要在填充部外表面粘结材料,如果直接用手拿的话,在满足粘结材料的覆盖面积的情况下,可能会使手接触到粘结材料,会给工人的手造成损伤,同时粘结材料的覆盖面积也会受到影响,最终会影响对对拉螺杆孔的封堵效果,而采用所述夹持工具后,所述夹持工具中的夹持部可以只通过接触填充部很小部分的外表面即可完成夹持,不会对工人的手造成损伤,同时使粘结材料覆盖面积更大,最终对对拉螺杆孔的封堵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填充部为混凝土块,制造方便且成本低,也可批量生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凝土块周围涂抹有粘接层,使混凝土块能够更好地牢固地粘在对拉螺杆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对于用于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夹持工具,通过驱动部驱动夹持部夹持用于填充对拉螺杆孔的专用物体,然后把专用物体放入对拉螺杆孔内,完成填充,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人工涂抹环氧砂浆的方式,能够高效地封堵对拉螺杆孔,减少人工及材料(环氧砂浆等材料)投入。同时对拉螺杆孔一般为统一规格,按照这个规格匹配对应的专用物体效率也更高,且相比直接使用环氧砂浆填充,能够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对于整体的构件,通过驱动部驱动夹持部夹持用于填充对拉螺杆孔的填充部,然后把填充部放入对拉螺杆孔内,完成填充,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人工涂抹环氧砂浆的方式,能够高效地封堵对拉螺杆孔,减少人工及材料(环氧砂浆等材料)投入。同时对拉螺杆孔一般为统一规格,按照这个规格匹配对应的填充部效率也更高,且相比直接使用环氧砂浆填充,能够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所述工具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所述工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所述工具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所述填充部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填充部安装于对拉螺杆孔中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对拉螺杆孔,2-填充部,3-粘接层,4-块体,5-驱动部,6-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一种用于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夹持工具,其包括: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4个相对设置的能够开合的块体4(4个块体4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块体4合拢用于夹持物体;

驱动部5,所述驱动部5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上,用于驱动所述夹块4的开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还包括2个支撑体6,每个支撑体6上安装有2个所述块体4,所述驱动部5与支撑体6连接并驱动相邻支撑体6开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5为钳体(和支撑体配合,可以对现有钳体直接利用,降低成本),钳体的钳口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体6,所述支撑体6为半圆形构件(半圆形构件可起到推的作用,相比现有的夹子,不完全用摩擦力放入,还要顶推的作用,便于更好地放入支撑体),2个支撑体6直线边相对地设置,所述块体4为一体成型或焊接在支撑体6圆形边沿的凸起,且所有块体4凸起方向相同,如图3,所述块体4朝向支撑体6的内壁均是圆弧曲面,4个块体4的内壁曲线进行延伸可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结构,由于对拉螺杆孔为圆孔,用于填充圆孔的物体在本实施例中(下述填充部2)为圆台结构,所述块体4内壁设置为圆弧曲面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贴合填充部2,使夹持过程更稳定,所述圆弧曲面上还可设置弹性层,采用橡胶等材料,使块体4对填充部2夹持时,能够更好地保护填充部2的侧面,使其放入对拉螺杆孔后能够进行更好地配合,如图3,4个块体4的设置位置为矩形阵列的位置,对称性更好,夹持更稳定。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快速封堵对拉螺杆孔的构件,其包括:

所述工具;

填充部2,所述填充部2用于填充所述对拉螺杆孔1,所述块体4合拢用于夹持所述填充部2(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部2为混凝土块,且所述混凝土块周围涂抹有粘接层3,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3为防水胶水)。

如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块为圆台型,对应对拉螺杆孔,如图5,通过所述工具把混凝土块放入对拉螺杆孔1后,通过其他辅助工具(杆件)把混凝土块顶入对拉螺杆孔1内,所述粘接层3固化后则完成填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块体4数量包括其他几种优选:

第一,所述块体4数量等于2个,相对设置。

第二,所述块体4数量为3个,且3个块体4能够在所述驱动部5的驱动下沿一中心开合。

第三,所述块体4数量为4个,本实施例中这种情况下,所述支撑体6数量为4个,每个支撑体6上安装有1个所述块体4,所述驱动部5与支撑体6连接并驱动4个支撑体6沿一中心开合,对于第二第三种情况,驱动部5的钳体结构则相应进行调整,改为爪状开合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