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盘制作专用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12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架盘制作专用凹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架盘制作专用凹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火龙果种植发展迅速,火龙果常规栽培时需要具有一定强度支架桩和盘架,为火龙果提供稳固的生长支点。以作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T字支架柱式栽培最为普遍,其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谓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围种植3-4株火龙果苗,让火龙果植株沿着立柱向上生长的栽培方式。茎沿柱上攀至顶,再伸长则搭在铁圈上往四周散布下垂,然后有助于植物开花和结果实。水泥混凝土预制的盘架生产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火龙果生成生长,混凝土预制品无回收价值,防止被偷盗,在田间,抗风,耐腐蚀。钢筋植物支架内部有钢筋增强受力重量延长使用时间,外部没有添加任何金属支撑件,不容易导致,不会易燃,使用起来比较安全。

传统的支架桩和盘架在制作时,完全依靠人工安放加固钢筋架在制作模具中部,人工将调配好的水泥混泥土投入模具,压实后待混泥土凝固之后从模具中提取出钢筋混泥土晒干后即可投入使用,但传统的模具不合适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且生产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和自动化程度低。设计一种架盘专用凹模具既能结合自动化生产,又能制作所需盘架有着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架盘制作专用凹模具,它能显著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架盘制作专用凹模具,包括面板,在面板上设有框模,在面板的顶面设有刮板,刮板通过鱼眼接头与气缸推杆的末端连接,在面板的前端及底面分别设有一个三厢附着式振动器。

在面板的底部设有托条组件,每个框模对应3个或4个对称设置的托条组件,托条组件的组成包括双联气缸及托条,双联气缸固定在面板上,托条连接在双联气缸的缸杆末端上。

框模为正方形结构,在框模内部的每个顶角上都连接有一个三叉形的钢筋件,钢筋件从顶角到中心对称设置。钢筋件之间的间隙为模具中的缺口,主要方便盘子中钢筋支撑架自动顶入,根据设定位置可以保证振动后钢筋件刚好处于水泥盘子的中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既具有自动刮平溢出框模的混泥土的功能,又能制作所需的混泥土盘架的特点,有效取代传统模具,通过结合相关自动化机械部件实现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提高设计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架盘制作专用凹模具,包括面板1,在面板1上设有框模2,在面板1的顶面设有刮板3,刮板3通过鱼眼接头与气缸推杆6的末端连接,在面板1的前端及底面分别设有一个三厢附着式振动器5;在面板1的底部设有托条组件9,每个框模2对应3个或4个对称设置的托条组件9,托条组件9的组成包括双联气缸7及托条8,双联气缸7固定在面板1上,托条8连接在双联气缸的缸杆末端上;框模2为正方形结构,在框模2内部的每个顶角上都连接有一个三叉形的钢筋件10,钢筋件10从顶角到中心对称设置。

使用过程是这样的:钢筋输送线装置将加固钢筋送至框模2对应的位置下方,每个框模2下方的双联气缸7的推杆前行,使托条组件9的前端将加固钢筋卡住,钢筋输送线装置回程,利用叉车放置木托板在专用凹模具下方的缓冲底梁上,使水泥混凝土下落至框模2中,并将框模2填满至溢出,通过2个三厢附着式振动器5震动,促使框模中的水泥混凝土成型,再使框模2中的成型工件下落至木托板上,再利用叉车前端的双叉将木托板托起并取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