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437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绿色出行成为人们日常保护环境的途径。一般人们选择绿色出现的工具为自行车或电动车,上述两种工具不仅环保无污染,且易于操作、使用成本低。

但是,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停放较为不便,尤其是在一些小区或者公共场所,自动车或电动车任意摆放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同时也易于丢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制定位置设置停车场所并派专人看管,但是该种方式一方面需要专人看管,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环境对车辆影响很大,风吹、雨淋、高温或低温易于造成车辆部件的老化,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和车辆的使用寿命。也有一些车库能够解决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停放问题,该种方式依然需要专人看管,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对车辆的影响,但是高温或低温对车辆不良影响依然明显,同时车库出口处易于进水,从而对车辆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提供一种车库,以期实现无人看管,消除环境对车辆的不良影响,同时实现挡水,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库,以期实现无人看管,消除环境对车辆的不良影响,同时实现挡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库,包括库体和库门,所述库体内设置有连接电源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门控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门控装置依用户信息开启或关闭所述库门,所述温控装置使得所述库体内恒温;所述库体的出口处的地面上,垂直车辆的出入方向固接具有通道的引导板,所述库门经所述通道向上运动使得车库关闭,所述库门经所述通道向下运动使得车库打开。

优选地,所述引导板沿车辆出入方向的截面为梯形。

优选地,所述引导板朝向所述库体外侧的平面上沿所述引导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防滑槽。

优选地,所述引导板与地面固接处的地面下方设置有容纳舱,所述容纳舱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库门完全打开时收纳在所述容纳舱内。

优选地,所述门控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和固定在所述库体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有信号接收器、库门驱动器和报警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所发射的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还把所接收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信号,对所述库门驱动器发送开门信号或对所述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所述库门驱动器驱动库门打开;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射器包括固接在车体前端的第一发射器和配置给车主的第二发射器,所述第二发射器用于车主取车开门时使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发送无线信号至后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制冷器和通风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库体内的温度,并向温控器发出温度信号;所述温控器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发出制冷或制热信号,所述温控器发出制冷信号的同时还发送通风信号;所述制冷器接收制冷信号,并进行制冷,同时所述通风器接收通风信号,并进行通风;所述制热器接收制热信号,并进行制热。

优选地,所述通风器设置在库体内的顶棚上,所述通风器包括风机和与外界连通的风管,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管内,所述风管设置在所述库体外侧的末端设置有防水罩。

优选地,所述库体内部的立面和顶棚分别贴装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库,包括库体和库门,所述库体内设置有连接电源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门控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门控装置依用户信息开启或关闭所述库门,所述温控装置使得所述库体内恒温;所述库体的出口处的地面上,垂直车辆的出入方向固接具有通道的引导板,所述库门经所述通道向上运动使得车库关闭,所述库门经所述通道向下运动使得车库打开。

上述结构中,库体内安装有控制机构,该控制结构包括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保持车库内的温度在固定值,当车库内的温度低于固定值时,温控装置对车库进行升温使得车库内的温度达到固定值,当车库内的温度高于固定值时,温控装置对车库进行降温使得车库内的温度达到固定值,从而维持车库内的温度保持恒温状态。在车库的出入口处还固接有引导板,引导板的长度与车库的出入口宽度相等,该引导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车辆出入车库的方向,引导板的两端分别与车库出入口的两侧固定,引导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道,其通道垂直贯穿引导板,库门经过该通道实现关门或者开门;当车库外侧由于积水等原因使得外侧水面高于车库内的地面时,水要流入车库,由于引导板固接在车库出入口,且高于车库内外的地面,当车库外侧的积水高于车库内的底面时,引导板能够将积水挡在车库外侧,避免积水进入到车库内影响车库内的车辆。需要将车辆存放到车库内时,人们操作门控装置,门控装置驱动库门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了车库无人看管。

基于上述结构,本车库通过门控装置实现了无人看管,通过温控装置消除了环境对车辆的不良影响,通过引导板实现了将水挡在车库外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库,所述门控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和固定在所述库体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有信号接收器、库门驱动器和报警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所发射的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还把所接收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信号,对所述库门驱动器发送开门信号或对所述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所述库门驱动器驱动库门打开;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息。上述结构中,信号发射器为RFID(电子标签是RFID的俗称,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术语为射频识别。),信号接收器为RFID接收器,控制器为 PLC(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控制器),库门驱动器为伺服电机,报警器为扬声器,RFID(工作频率为 915MHZ,作用距离为5m)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车辆的最前端,不同的车辆固定不同的RFID,RFID接收器固接在车库出入口处,PLC 分别连接RFID接收器、伺服电机和报警器。库门一般处于常闭状态,当人们需要将车辆放入车库时,车辆到达车库的出入口时,固定在车辆前端的RFID发射出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RFID接收器接收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PLC,PLC处理收到的信号,当处理结果为打开库门时,PLC向伺服电机发送开门信号,伺服电机收到开门信号后驱动库门打开,当处理结果为不打开库门时,PLC不发送任何信号。当人们需要将存在车库的车辆取出时,人为对RFID接收器输入车主信息,RFID接收器接收车主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PLC, PLC处理收到的信号,当处理结果为打开库门时,PLC向伺服电机发送开门信号,伺服电机收到开门信号后驱动库门打开,当处理结果为不打开库门时,PLC不发送任何信号库门打开后人进入到车库内将车辆推出至车库出入口处时,固定在车辆前端的RFID发射出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RFID接收器接收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PLC,PLC将该信号与车主信息信号进行匹配,当匹配结果是时, PLC向伺服电机发送关闭库门信号(该信号延时20秒),当匹配结果为否时,PLC向扬声器发送报警信号,扬声器发出警示声音提示推车人意识到所推车辆不是本人车辆。

上述装置能够有效实现车库智能运行,无需专人看管,有效降低了人员的成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库,所述信号发射器包括固接在车体前端的第一发射器和配置给车主的第二发射器,所述第二发射器用于车主取车开门时使用。上述信号发射器包括第一发射器和第二发射器,第一发射器通过粘接或卡接在车体的最前端,第二发射器配发给车主,车主随身携带。第一反射器为RFID,通过与门控装置之间的通讯实现开门或当用户误推车辆时报警,第二发射器为内置有RFID芯片的挂牌,用户需要随身携带,车库处于常闭状态,当用户需要用车时,用户使用挂牌与门控装置之间通讯,实现开门取车(仅用于开门功能)。该种方式一方面有效实现了车库的无人看管,停车、取车用户自行完成,另一方面信号发射器分为两个部分,有效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库,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发送无线信号至后台服务器。上述结构中,无线发射器为4G模块,4G模块与控制器连接,将控制器发出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及时掌握车库的时时状况,当车库出现状况时,后台可以远程直接对车库开门、关门和报警进行时时操作,避免由于信号发射器失效而造成的无法实现自助停取车操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库,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制冷器和通风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库体内的温度,并向温控器发出温度信号;所述温控器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发出制冷或制热信号,所述温控器发出制冷信号的同时还发送通风信号;所述制冷器接收制冷信号,并进行制冷,同时所述通风器接收通风信号,并进行通风;所述制热器接收制热信号,并进行制热。上述温控系统中有多个温控部件共同作用实现制冷或制热的过程,温控器内预设有温度值,当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库内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温控器,温控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此时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低于预设的温度值,此时温控器向加热器发送启动信号,加热器启动对车库进行加热升温,此时温度传感器时时将车库内的温度信息传输至温控器中,当车库内的温度与预设温度一致时,温控器向加热器发送停止信号;当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温控器,温控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此时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高于预设的温度值,此时温控器向制冷器和通风器同时发送启动信号,制冷器和通风器同时启动对车库进行制冷降温,此时温度传感器时时将车库内的温度信息传输至温控器中,当车库内的温度与预设温度一致时,温控器同时向制冷器和通风器发送停止信号。

上述结构能够时时保证车库内的温度恒定,借此来消除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车辆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库,所述通风器设置在库体内的顶棚上,所述通风器包括风机和与外界连通的风管,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管内,所述风管设置在所述库体外侧的末端设置有防水罩。上述装置中,通风器包括风机、风管和防水罩,风管连通车库内外,风机安装在处于车库内的分管内部,防水罩设置在风管处于车库外侧的末端,风机与温控器连接,当风机接收到启动信号后风机启动将车库内的空气抽出,通过风管排至车库外侧,防水罩避免雨水等其它物质通过风管进入到车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导板沿初入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门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库体;2为控制机构;

21为门控装置,22为温控装置,211为信号发射器,212为控制器, 213为信号接收器,214为库门驱动器,215为报警器,216为无线发射器,

221为温度传感器,222为温控器,223为加热器,224为通风器,225 为制冷器;

3为库门,4为引导板。

具体实施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引导板沿初入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库,包括库体1 和库门3,所述库体1内设置有连接电源的控制机构2,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有门控装置21和温控装置22,所述门控装置21依用户信息开启或关闭所述库门3,所述温控装置22使得所述库体1内恒温;所述库体1的出口处的地面上,垂直车辆的出入方向固接具有通道的引导板4,所述库门3经所述通道向上运动使得车库关闭,所述库门 3经所述通道向下运动使得车库打开。

上述结构中,库体1内安装有控制机构2,该控制结构包括有温控装置22,温控装置22保持车库内的温度在固定值,当车库内的温度低于固定值时,温控装置22对车库进行升温使得车库内的温度达到固定值,当车库内的温度高于固定值时,温控装置22对车库进行降温使得车库内的温度达到固定值,从而维持车库内的温度保持恒温状态。在车库的出入口处还固接有引导板4,引导板4的长度与车库的出入口宽度相等,该引导板4的长度方向垂直车辆出入车库的方向,引导板4的两端分别与车库出入口的两侧固定,引导板4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道,其通道垂直贯穿引导板4,库门3经过该通道实现关门或者开门;当车库外侧由于积水等原因使得外侧水面高于车库内的地面时,水要流入车库,由于引导板4固接在车库出入口,且高于车库内外的地面,当车库外侧的积水高于车库内的底面时,引导板4能够将积水挡在车库外侧,避免积水进入到车库内影响车库内的车辆。需要将车辆存放到车库内时,人们操作门控装置21,门控装置21驱动库门3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了车库无人看管。

基于上述结构,本车库通过门控装置21实现了无人看管,通过温控装置22消除了环境对车辆的不良影响,通过引导板4实现了将水挡在车库外侧。

进一步理解的是,所述引导板4沿车辆出入方向的截面为梯形。该结构中引导板4沿车辆的出入方向的截面为梯形,该梯形为等腰梯形,其上底短于下底,外侧的平面为斜面,该斜面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积水对其的冲蚀,其两腰分别为进出车库的坡面,该坡面有效保证了进出车库时的舒适性。

需要指出的是,引导板4一般为水泥材质,该材质广泛,而且选用成本较低,其固接方式直接浇筑在地面上,当然也可以选用金属材质,例如不锈钢等材质,其固接方式为通过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

具体地,所述引导板4朝向所述库体1外侧的平面上沿所述引导板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防滑槽。上述结构中,防滑槽设置在进入车库外侧的坡面上,其设置方向沿引导板4的长度方向,多个防滑槽为间距设置,该结构有效保证了进入车库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足够的摩擦力能够有效保证了进入车库的安全性。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可以在防滑槽内设置防滑橡胶等一些增大摩擦的部件。

具体地,所述引导板4与地面固接处的地面下方设置有容纳舱,所述容纳舱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库门3完全打开时收纳在所述容纳舱内。

上述结构中,在引导板4与地面固接处的底面下方设置有容纳舱, 容纳舱开设在地面以下,在容纳舱内转动设置有卷轴,卷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车辆的出入方向,在卷轴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在车库出入口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与卷轴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传动链上固接有输送件,输送件随传动链的行程为卷轴与从动轴之间,车库的出入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库门3为柔性结构,一端固接在卷轴的外圆周面上,且库门3与转轴的连接线与卷轴的轴线方向一致,另一端的固接在传送件上,库门3打开时,库门3一层一层卷在卷轴的外圆周面上,库门3的自由端左右两侧边可分别沿车库出入口左右两侧的导向槽滑动。

当库门3需要关闭时,伺服电机驱动卷轴和从动轴同时转动,传动链带动输送件自下而上运动,输送块带动库门3向上运动,当库门 3运动到车库出入口顶端时,库门3触发设置在车库出入口顶端的行程开关,伺服电机停止工作,此时车库处于关闭状态;当库门3需要打开时,伺服电机反向驱动卷轴和从动轴同时转动,传动链带动输送件自上而下运动,输送块带动库门3向下运动,当库门3运动到车库出入口底端时,库门3触发设置在车库出入口底端的行程开关,伺服电机停止工作,此时车库处于打开状态。

该结构将库门3设置在车库的地面以下,一方面节省了车库的空间,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传统库门3由于长时间设置在车库顶端,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脱落而砸伤行人或车辆的安全隐患。

请参考图4,图4为门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所述门控装置21包括信号发射器211和固定在所述库体1内的控制器212,所述控制器212分别连接有信号接收器213、库门驱动器214和报警器215;所述信号接收器213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器211所发射的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213还把所接收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212;所述控制器212根据所接收的信号,对所述库门驱动器214发送开门信号或对所述报警器215发送报警信号;所述库门驱动器214驱动库门3打开;所述报警器215发出报警信息。上述结构中,信号发射器211为RFID(电子标签是RFID的俗称,RFI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术语为射频识别。),信号接收器213为RFID接收器,控制器212为PLC(英文全称为: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控制器),库门驱动器214 为伺服电机,报警器215为扬声器,RFID(工作频率为915MHZ,作用距离为5m)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车辆的最前端,不同的车辆固定不同的RFID,RFID接收器固接在车库出入口处,PLC分别连接RFID 接收器、伺服电机和报警器215。库门3一般处于常闭状态,当人们需要将车辆放入车库时,车辆到达车库的出入口时,固定在车辆前端的RFID发射出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RFID接收器接收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PLC,PLC处理收到的信号,当处理结果为打开库门3时,PLC向伺服电机发送开门信号,伺服电机收到开门信号后驱动库门3打开,当处理结果为不打开库门3时,PLC不发送任何信号。当人们需要将存在车库的车辆取出时,人为对RFID接收器输入车主信息,RFID接收器接收车主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PLC, PLC处理收到的信号,当处理结果为打开库门3时,PLC向伺服电机发送开门信号,伺服电机收到开门信号后驱动库门3打开,当处理结果为不打开库门3时,PLC不发送任何信号库门3打开后人进入到车库内将车辆推出至车库出入口处时,固定在车辆前端的RFID发射出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RFID接收器接收具有车辆信息的信号后,将该信号传输至PLC,PLC将该信号与车主信息信号进行匹配,当匹配结果是时,PLC向伺服电机发送关闭库门3信号(该信号延时20秒),当匹配结果为否时,PLC向扬声器发送报警信号,扬声器发出警示声音提示推车人意识到所推车辆不是本人车辆。

上述装置能够有效实现车库智能运行,无需专人看管,有效降低了人员的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信号发射装置也可以为蓝牙等近距离无线发射接收装置。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加装视频装置,通过视频装置能够时时有效的将车库内的情况进行采集、存储。

具体地,所述信号发射器211包括固接在车体前端的第一发射器和配置给车主的第二发射器,所述第二发射器用于车主取车开门时使用。上述信号发射器211包括第一发射器和第二发射器,第一发射器通过粘接或卡接在车体的最前端,第二发射器配发给车主,车主随身携带。第一反射器为RFID,通过与门控装置21之间的通讯实现开门或当用户误推车辆时报警,第二发射器为内置有RFID芯片的挂牌,用户需要随身携带,车库处于常闭状态,当用户需要用车时,用户使用挂牌与门控装置21之间通讯,实现开门取车(仅用于开门功能)。该种方式一方面有效实现了车库的无人看管,停车、取车用户自行完成,另一方面信号发射器211分为两个部分,有效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212还连接有无线发射器216,所述无线发射器216发送无线信号至后台服务器。上述结构中,无线发射器216 为4G模块,4G模块与控制器212连接,将控制器212发出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及时掌握车库的时时状况,当车库出现状况时,后台可以远程直接对车库开门、关门和报警进行时时操作,避免由于信号发射器211失效而造成的无法实现自助停取车操作。

需要指出的是,无线传输也可以通过WIFI、局域网或互联网实现。

请参考图5,图5为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理解的是,所述温控装置22包括有温控器222,所述温控器222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21、加热器223、制冷器225和通风器224;所述温度传感器221检测所述库体1内的温度,并向温控器222发出温度信号;所述温控器222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发出制冷或制热信号,所述温控器222发出制冷信号的同时还发送通风信号;所述制冷器225接收制冷信号,并进行制冷,同时所述通风器224接收通风信号,并进行通风;所述制热器接收制热信号,并进行制热。上述温控系统中有多个温控部件共同作用实现制冷或制热的过程,温控器222 内预设有温度值,当温度传感器221检测车库内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221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温控器222,温控器222 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此时温度传感器221 传来的温度信号低于预设的温度值,此时温控器222向加热器223发送启动信号,加热器223启动对车库进行加热升温,此时温度传感器 221时时将车库内的温度信息传输至温控器222中,当车库内的温度与预设温度一致时,温控器222向加热器223发送停止信号;当温度传感器221检测车库内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221 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温控器222,温控器222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此时温度传感器221传来的温度信号高于预设的温度值,此时温控器222向制冷器225和通风器224同时发送启动信号,制冷器225和通风器224同时启动对车库进行制冷降温,此时温度传感器221时时将车库内的温度信息传输至温控器222中,当车库内的温度与预设温度一致时,温控器222同时向制冷器225和通风器224发送停止信号。

上述结构能够时时保证车库内的温度恒定,借此来消除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车辆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将加热器223和制冷器225整合为一个装置,即可以实现制热或制冷功能的空调装置,温控器222直接向空调装置发送制热或制冷信号,从而实现对车库的制热或制冷。

具体地,所述通风器224设置在库体1内的顶棚上,所述通风器 224包括风机和与外界连通的风管,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管内,所述风管设置在所述库体1外侧的末端设置有防水罩。上述装置中,通风器224包括风机、风管和防水罩,风管连通车库内外,风机安装在处于车库内的分管内部,防水罩设置在风管处于车库外侧的末端,风机与温控器222连接,当风机接收到启动信号后风机启动将车库内的空气抽出,通过风管排至车库外侧,防水罩避免雨水等其它物质通过风管进入到车库内。

具体地,所述库体1内部的立面和顶棚分别贴装有保温材料。该结构中,在库体1内部的里面和顶棚分别贴装有保温材料,通过在车库内部贴装保温材料有效保证了车库内温度的恒定,从而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对于车辆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保温材料一般选用发泡水泥保温板,当然也可以选用其它即防火又保温的材料进行使用。

上述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技术领域内,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变化和改进,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