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493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及安装用吊装连接器。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包含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国务院办公厅、住建部及各地方政府等连续发布多部政策文件,强推装配式建筑,各地积极响应政策导向,着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国内众多地区已形成规模化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使用量骤增,产业链相关技术也急速提升,其中吊装技术涉及到构件生产、物流、安装过程,吊装用连接器不仅使用范围广而且使用频率极高,高效、安全的吊装用连接器对产业链良性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市场混凝土预制构件中预埋的吊装用埋件主要为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加工简单、易于采购、安装工艺成熟、价格合理,因此被规模化应用,但针对螺纹套筒的吊装连接器,现有标准产品及各种自制连接器不适合装配式建筑构件重量大、数量多、连接器使用频率高、使用环境因素复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现有吊装连接器生产厂家少、制作工艺复杂、采购及使用成本高、承载力性能低、安全性能低、装拆不方便、使用维护效率低、通用性不强、库存备用量大等,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实用、分体式设计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底座、U型铰链环、耳板,耳板与U型铰链环环扣连接,连接底座与U型铰链环固定连接,且在连接底座的中心处开有一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底座为方形体,四周开有四个凹槽,中心处开有圆形连接孔,四角为圆形倒角。圆形连接孔的作用是在连接器的使用过程中,螺栓能够穿过连接底座与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其孔径大小与螺栓的直径相匹配。圆形倒角可以减少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因碰撞造成的人员、设备、产品等的损伤。

进一步的,连接底座的四个凹槽的边角倒成斜坡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U型铰链环的开口端的边角倒成斜坡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U型铰链环的开口端与连接底座相对位置的两个凹槽采用焊接连接,开口端底面与连接底座底面平齐,在开口端与凹槽的交界面形成坡口焊缝,实现焊缝成型后U型铰链环的开口端底面不高出连接底座的底面。凹槽的设计使U型铰链环的开口端与连接底座有足够大的相交面用于焊接,使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稳固耐用。

进一步的,U型铰链环开口端的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底座的凹槽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形状可以是矩形、正方形、圆形,尺寸大小与连接器的承载力有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耳板呈U字型,中部为U型槽,下端两侧开有一通孔,上端两侧为倒斜角,上端中部呈圆弧形。通孔的形状不限,以U型铰链环穿过为准。倒斜角的作用是减轻耳板的重量,便于耳板和吊索之间卡环的装卸。圆弧形的上端中部使卡环能环抱耳板,并围绕耳板滑动。

进一步的,U型槽顶端的圆弧与耳板上端中部的圆弧为同一圆心。

进一步的,U型铰链环穿过耳板的通孔与耳板环扣连接,使耳板能够围绕U型铰链环旋转最大180°,保持耳板与U型铰链环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实用,实用手动或电动扳手即可快速装卸,结构稳固耐用、免维护,原材料资源丰富、制作工艺通用简单、低成本实现高安全可靠性、环保节能,解决了常用连接器生产厂家少、承载力性能低、通用性不强以及难以同时实现使用过程对称受力、双向正反旋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标准螺栓将其与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连接,实现荷载的可靠传递,满足吊装功能需要,分体式设计使其通用性更强,使用过程仅需要更换易磨损的螺栓,连接器无需返厂、无需专业人士即可完成低成本、快速更换螺栓,解决了常用连接器螺栓磨损后需要整体更换连接器或返厂对连接器零件进行专业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所述连接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U型铰链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连接器,11、连接底座,111、连接孔,112、凹槽,113、斜坡口,114、圆形倒角,12、U型铰链环,121、开口端,13、耳板,131、U形槽,132、通孔,133、倒斜角,2、螺栓,3、卡环,4、吊索,5、预制混凝土构件,51、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为简单描述起见,以下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简述为所述连接器,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底座11、U型铰链环12、耳板13,耳板13与U型铰链环12环扣连接,连接底座11与U型铰链环12固定连接,零件全部采用普通钢板切割而成。所述连接器1可在水平面内旋转360°,耳板13可在竖直面内旋转180°。所述连接器1使用时采用标准螺栓2将其与预制混凝土构件5进行连接,实现荷载的可靠传递,满足吊装功能需要。

结合图5,连接底座11为方形体,本实施例中为矩形体,在矩形体的四周开有四个凹槽,中心处开有一连接孔111,四角为圆形倒角114。连接孔111为圆形孔,其作用是在连接器1的使用过程中,螺栓2能够穿过连接底座11与预制混凝土构件5中预埋的螺纹套筒51连接,其孔径大小与螺栓2的直径相匹配。由于螺栓2属于易磨耗品,将连接底座11与螺栓2与采用分离设计,螺栓2更换时无需更换连接器1的任何零件,实现快速更换。圆形倒角114可以减少所述连接器1在使用过程中因碰撞造成的人员、设备、产品等的损伤,其半径尺寸在不影响相邻构造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最大。

结合图6,U型铰链环12上所有部位的截面尺寸都相等,截面尺寸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其截面尺寸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即可。U型铰链环12的两个开口端121与连接底座11相对位置的两个凹槽112采用焊接连接,开口端121底面与连接底座11底面平齐。连接底座11上凹槽112的设计使U型铰链环12的开口端121与连接底座11有足够大的相交面用于焊接,使连接器1的结构更加稳固耐用。U型铰链环12的开口端121的边角及连接底座11的四个凹槽112的边角均倒成斜坡口113,在开口端121与凹槽112的交界面形成坡口焊缝,实现焊缝成型后U型铰链环12的开口端121底面不高出连接底座11的底面,斜坡口113的深度尺寸满足焊缝强度计算。U型铰链环12开口端121的截面形状、尺寸与连接底座11的凹槽112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形状可以是矩形、正方形、圆形,尺寸大小与连接器1的承载力有关,通过计算确定。凹槽112的形状取决于U型铰链环12开口端121的截面形状,从承载力、制作便利性、精度角度考虑,矩形或正方形截面是优选,当为矩形或正方形截面时,U型铰链环12一般采用钢板激光切割而成,精度偏差不超过±0.5mm,质量稳定,U型铰链环12采用圆形截面时,一般采用钢筋弯曲而成,制作精度难以达到±0.5mm。

结合图7,耳板13呈U字型,中部为U型槽131,下端两侧开有一通孔132,上端两侧为倒斜角133,上端中部呈圆弧形。中部U型槽132使标准卡环3能够穿过U型槽132与连接器1进行拉结。通孔132的形状不限,以U型铰链环12穿过为准,U型铰链环12穿过耳板13的通孔132与耳板13环扣连接,使耳板13能够围绕U型铰链12环旋转最大180°,保持耳板13与U型铰链环12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倒斜角133的作用是减轻耳板13的重量,便于耳板13和吊索4之间卡环3的装卸。圆弧形的上端中部使卡环3能环抱耳板13,并围绕耳板13滑动。U型槽132顶端的圆弧与耳板13上端中部的圆弧为同一圆心。耳板13上的任何一个截面都要通过承载力计算,经济、安全地确定截面尺寸,且需要满足因构造所需要的截面尺寸。

具体的,所述连接器1的各个零件根据连接器设计承载力确定其尺寸,满足多种吊装工况需要。

请参阅图8,所述连接器1使用时一端采用螺栓2将其与预制混凝土构件5进行连接,另一端与卡环3连接,并根据预制混凝土构件5上螺纹套筒51和吊索4的位置调整连接器1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实现荷载的合理、可靠传递。考虑到连接器1通用性和防误用的安全性,同一工作区域所采用的螺栓2或连接器1的规格尽可能少,即使为考虑构件中螺纹套筒5的埋件成本而采用多种规格的连接器1,其螺栓2直径应有明显的区别,避免混用,且无论是连接器1还是螺栓2,不同规格均应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别,螺栓2可采用4.8级或8.8级,优先选用8.8级螺栓2,其强度高耐磨性好。螺栓2的直径与连接器1承载力相匹配,最终取决于被起吊预制混凝土构件5的重量,各种规格的连接器1上应采用刻印的方式标明连接器1承载力、安全系数、最大斜向受力角度。所述连接器1结构简单,受力时荷载传递路径明确,计算简单,零件受力明确,可根据被吊物重量不同,快速、准确地进行承载力设计计算。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实用,实用手动或电动扳手即可快速装卸,结构稳固耐用、免维护,原材料资源丰富、制作工艺通用简单、低成本实现高安全可靠性、环保节能解决了常用连接器生产厂家少、承载力性能低、通用性不强以及难以同时实现使用过程对称受力、双向正反旋转的问题。所述连接器1使用时采用标准螺栓2将其与预制混凝土构件5进行连接,实现荷载的可靠传递,满足吊装功能需要,分体式设计使其通用性更强,使用过程仅需要更换易磨损的螺栓,连接器无需返厂、无需专业人士即可完成低成本、快速更换螺栓2,解决了常用连接器螺栓磨损后需要整体更换连接器或返厂对连接器零件进行专业更换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