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71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PC(precast concrete)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它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通过机械化生产的PC构件的质量和工艺能得到更好地控制,而且,其尺寸及特性的标准化能显著加快安装速度和建筑工程进度。

在现浇建筑结构与PC构件的对接施工中,PC构件的套筒需与现浇建筑结构内对应的预留钢筋螺纹连接,进而将PC构件与现浇建筑结构连接为一体,然而,现浇建筑结构内的预留钢筋与PC构件的套筒的相对位置难以控制,为防止预留钢筋偏位,传统的做法是使用打孔的木方来对预留钢筋进行限位,但木方上打较多的孔洞易导致其变形甚至折断,不但预留钢筋的偏位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而且还浪费木材等自然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浇建筑结构内预留钢筋与PC构件的套筒对接施工中,两者相对位置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钢筋定位装置,避免了预留钢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偏位,能够保证PC构件的套筒与现浇建筑结构内预留钢筋对接准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筋定位装置包括一块钢套板,所述钢套板上设置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与现浇建筑结构的预留钢筋的外径相配合,且所述限位孔、所述预留钢筋及所述PC构件的套筒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它还包括一块所述钢套板,两块所述钢套板平行设置并通过垂直设置于两者之间的两块侧板连接,且两块所述钢套板上的所述限位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钢套板外侧的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钢套板边缘的间距L为80mm~120mm。

优选的,所述钢套板采用厚度大于等于3mm的钢板制成。

优选的,所述钢套板采用厚度为4mm的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定位装置,在钢套板上设置若干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径与现浇建筑结构的预留钢筋的外径相配合;施工时,钢套板套设于预留钢筋上端再浇筑混凝土,它能够对多根预留钢筋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待现浇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除钢筋定位装置,由于钢套板上限位孔与预留钢筋、PC构件的套筒位置相对应,因此,PC构件的套筒能够与已施工现浇建筑结构内的预留钢筋的位置完全对应,两者能够准确对接并螺纹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预留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偏位,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该钢筋定位装置的钢套板可现场直接加工,使用方便快捷,而且周转利用率高,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木材的用量,它是更为环保的辅助PC构件连接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钢筋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钢筋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钢筋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

钢套板1;限位孔2;侧板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定位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定位装置,它包括一块长条形的钢套板1,钢套板1上设置若干限位孔2,限位孔2的内径与现浇建筑结构的预留钢筋(图中未示出)的外径相配合,且限位孔2、预留钢筋及PC构件的套筒三者的位置相对应。需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一个示例,并不局限于此,该钢筋定位装置的钢套板1也可为T型或L型,适用于T型或L型的现浇建筑结构内预留钢筋的定位施工。另外,本实施例中钢套板1的制作尺寸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后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定位装置,在钢套板1上设置若干限位孔2,限位孔2的内径与现浇建筑结构的预留钢筋的外径相配合;施工时,钢套板1套设于预留钢筋上端再浇筑混凝土,它能够对多根预留钢筋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待现浇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拆除钢筋定位装置,由于钢套板1上限位孔2与预留钢筋、PC构件的套筒位置相对应,因此,PC构件的套筒能够与已施工现浇建筑结构内的预留钢筋的位置完全对应,两者能够准确对接并螺纹连接在一起,避免了预留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偏位,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该钢筋定位装置的钢套板1可现场直接加工,使用方便快捷,而且周转利用率高,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木材的用量,它是更为环保的辅助PC构件连接的装置。

请继续参考图1,钢套板1外侧(此处以远离钢套板1的中心为外侧,靠近钢套板1的中心为内侧)的限位孔2与钢套板1边缘的间距L为80mm~120mm。如此设置,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钢套板1外侧的限位孔2因受力而发生变形。

更佳的,钢套板1采用厚度大于等于3mm的钢板制成,上述厚度的钢板能够控制贯穿限位孔2的预留钢筋保持竖直,而不会发生偏位。本实施例优选厚度为4mm的钢板制成的钢套板1,一方面能够保证预留钢筋不发生偏位,另一方面,适当的厚度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作为另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上述钢筋定位装置还包括一块钢套板1,两块钢套板1平行设置,两块钢套板1上的限位孔2相对应,且两块钢套板1通过垂直设置于两者之间的两块侧板3连接。本实施例中两块侧板3对称设置于钢套板1的外侧,且侧板3的两端与钢套板1焊接固定。上述结构设置,增大了钢筋定位装置的总体厚度,能够有效控制预留钢筋的相对位置,使得预留钢筋的竖向定位更为准确、稳定,保证预留钢筋与PC构件的套筒准确对接。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