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骨架建材配料混合的二次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061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骨架建材配料混合的二次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骨架建材生产系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钢骨架建材配料混合的二次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钢丝骨架新型环保建材产品,简称钢骨架建材,是一种用钢丝编织成产品(砖、砌块、板等)的“骨架”,然后填充相应自保温(或非自保温)材料,最后通过静压及微振动、低温复合干燥等物理技术成型的建材产品。其产品本体是采用一些粉状材料和颗粒状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珍珠岩、蛭石、陶粒、矿渣及各类工农业、工程废渣等)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复合制成,各种原料由于材质轻重和密度均不相同,要达到钢骨架建材产品的要求需要充分混合均匀,因此需要采用混合效果好的搅拌设备,而针对于钢骨架建材整体自动生产线来说,需要实现流水化作业,常规的搅拌设备要达到良好的搅拌混合效果需要原料在料斗内停留时间过长,不能满足钢骨架建材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因而需要采用边输送边搅拌混合的设备;经实践发现,若仅采用单次搅拌混合方式,所获得的混合物料特性不够稳定,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能够满足后续钢骨架建材的压制干燥要求,但也时常出现混合均匀度不够的情况,导致最终钢骨架建材产品的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基于该种情况,发明人进一步改进搅拌装置,使之稳定地满足钢骨架建材的后续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效果稳定、混合均匀度高的用于钢骨架建材配料混合的二次搅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钢骨架建材配料混合的二次搅拌系统,包括带有一号进料口和一号出料口的双轴搅拌装置,其输送入口设置于一号出料口下并呈由低到高走向的槽型输送装置,连接于槽型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的二次搅拌装置,分别设置于双轴搅拌装置、槽型输送装置和二次搅拌装置上的吸尘罩,以及通过管道与所有吸尘罩连接的除尘器,其中,二次搅拌装置上设有二号进料口和二号出料口,该二号进料口位于所述槽型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

具体地,所述双轴搅拌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底部呈双弧形的搅拌斗,两个并排设置于搅拌斗底部并通过轴承与搅拌斗连接的搅拌轴,数个错位设置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杆,斜向设置于搅拌杆上的叶片,设置于搅拌斗外并与搅拌轴连接的减速换向器,与减速换向器连接的搅拌电机,其进口外接供水源且其出口布设于搅拌斗上部的加水管,以及设置于加水管上的加水电机和流量计,其中,两个搅拌轴分别位于双弧形的两个中心,且其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一号出料口位于搅拌轴一端的搅拌斗底部,所述一号进料口位于搅拌轴另一端的搅拌斗上部,所述吸尘罩位于搅拌斗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加水管的出口上设有出水支管,并在该出水支管上并排设置多个防尘喷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槽型输送装置包括由低到高走向的输送架,设置于输送架低端的从动辊,设置于输送架高端的主动辊,安装于输送架上与主动辊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于输送架上位于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的呈槽型的辅助辊组,以及绕接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输送带,其中,输送带的上侧输送面受辅助辊组限制为与之匹配的槽型。

具体地,所述辅助辊组包括与主动辊平行布置的底辊,以及并排于底辊两侧设置的侧辊,其中,侧辊的外端上翘,所述底辊与侧辊的轴线交叉产生的锐角不低于30°。

并且,所述二次搅拌装置包括上部敞口的二次搅拌斗,设置于二次搅拌斗内的二次搅拌轴,斜向设置于二次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以及为二次搅拌轴提供动力的减速机和二次搅拌电机,其中,所述二号进料口设置于二次搅拌斗一端顶部,所述二号出料口设置于二次搅拌斗另一端底部,所述吸尘罩位于二次搅拌斗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搅拌斗上还设有外接供水源的喷淋器。

在进一步的改进中,为了方便搅拌时各种添加剂原料的加入,在所述搅拌斗和二次搅拌斗上均设有至少两个用于盛放添加剂的存料斗,该存料斗一般与加水管或喷淋器并排安置,每个存料斗容量为5~10kg,其上可配置与总控制器连接的电子计量装置,在混拌物料加水后,按设定的剂量加入各种添加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两级搅拌装置实现对钢骨架建材原料的充分混合,极大地提高了原料混合均匀度,并且保证搅拌混合后出料稳定,确保后续生产的钢骨架建材产品质量,同时保持了钢骨架建材生产线边搅拌边输送的方式,相比以往的搅拌设备提高了钢骨架建材生产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搅拌装置通过双轴对向转动搅拌配合搅拌斗的双弧形底部实现各种钢骨架建材原料的快速均匀混合,通过交错且斜向的搅拌杆及叶片设计,保证了边搅拌边输送(从进料口至出料口输送)的流水线原料助推运行过程。

(3)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吸尘罩和除尘器对搅拌过程和输送过程进行环保除尘,另一方面还时配置防尘喷头利用配料加水时产生的水幕进行搅拌扬尘隔离,整体上大大降低了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污染,净化了车间环境。

(4)本实用新型的槽型输送装置利用辅助辊将输送带的上输送面成型为槽型,在防止初步混合的原料从输送带侧面泄漏的基础上提高了混合原料的输送稳定性,使输送带的上输送面能够稳定地支撑起混合原料,而又不影响输送带的正常循环,十分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轴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双轴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槽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二次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用于钢骨架建材配料混合的二次搅拌系统,包括带有一号进料口1和一号出料口2的双轴搅拌装置10,其输送入口设置于一号出料口下并呈由低到高走向的槽型输送装置20,连接于槽型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的二次搅拌装置30,分别设置于双轴搅拌装置、槽型输送装置和二次搅拌装置上的吸尘罩40,以及通过管道与所有吸尘罩连接的除尘器41,其中,二次搅拌装置上设有二号进料口3和二号出料口4,该二号进料口位于所述槽型输送装置的输送出口下方。

具体地,所述双轴搅拌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底部呈双弧形的搅拌斗11,两个并排设置于搅拌斗底部并通过轴承与搅拌斗连接的搅拌轴12,数个错位设置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杆13,斜向设置于搅拌杆上的叶片14,设置于搅拌斗外并与搅拌轴连接的减速换向器15,与减速换向器连接的搅拌电机16,其进口外接供水源且其出口布设于搅拌斗上部的加水管17,以及设置于加水管上的加水电机18和流量计19,其中,两个搅拌轴分别位于双弧形的两个中心,且其转动方向相反,所述一号出料口位于搅拌轴一端的搅拌斗底部,所述一号进料口位于搅拌轴另一端的搅拌斗上部,所述吸尘罩位于搅拌斗上方。为了提高混合均匀度并方便出料,所述搅拌斗的两侧面由一号进料口朝一号出料口方向逐渐收窄。进一步地,所述加水管的出口上设有出水支管9,并在该出水支管上并排设置多个防尘喷头8。该防尘喷头由一端与出水支管连通且另一端封闭的呈中空状的端头体和开设于端头体封闭一端侧面的呈一字形的喷口构成。

具体地,所述槽型输送装置包括由低到高走向的输送架21,设置于输送架低端的从动辊22,设置于输送架高端的主动辊23,安装于输送架上与主动辊连接的驱动电机24,安装于输送架上位于从动辊和主动辊之间的呈槽型的辅助辊组26,以及绕接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输送带25,其中,输送带的上侧输送面受辅助辊组限制为与之匹配的槽型。所述辅助辊组包括与主动辊平行布置的底辊27,以及并排于底辊两侧设置的侧辊28,其中,侧辊的外端上翘,所述底辊与侧辊的轴线交叉产生的锐角不低于30°。

具体地,所述二次搅拌装置包括上部敞口的二次搅拌斗31,设置于二次搅拌斗内的二次搅拌轴32,斜向设置于二次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33,以及为二次搅拌轴提供动力的减速机34和二次搅拌电机35,其中,所述二号进料口设置于二次搅拌斗一端顶部,所述二号出料口设置于二次搅拌斗另一端底部,所述吸尘罩位于二次搅拌斗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搅拌斗上还设有外接供水源的喷淋器36,该喷淋器也可采用防尘喷头。

对于搅拌杆设置的斜向倾角大小、叶片和搅拌叶片的角度和两个搅拌轴的同步异步等具体设置都可以根据搅拌及输送要求进行调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前一工序配比好的各种原料从一号进料口计入搅拌斗,同时由加水电机和流量计配合向搅拌斗内加水,促进原料的搅拌混合,加水时水由并排设置的防尘喷头喷出,形成水幕可阻挡进料和搅拌时产生的粉尘,配合防尘罩的设计,完美实现环境零粉尘污染;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杆和叶片对原料进行混合,斜向的叶片布置方式使原料在混合时逐渐向排料口方向移动,实现边搅拌边输送的效果,在配合搅拌斗两侧收窄的设计提高混合均匀度,保证混合效果。初步混合的原料从一号出料口排出进入槽型输送装置,其设计的特殊槽型可有效避免混合原料泄漏,随着输送原料进入二次搅拌装置进行二次搅拌,大大提高了原料的混合效果;二次搅拌装置的运行过程与双轴搅拌装置相似,通过该连续两次的混合搅拌,各种原料充分混合,达到钢骨架建材的后续生产要求,待搅拌完成后,混合原料从二号出料口进入下一工序。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