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552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结构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地下装配式建筑预制侧墙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目前已逐步由现浇混凝土结构向预制拼装结构转型,结构构件工厂化、标准化,地上工程装配式技术日趋成熟。装配式结构由地上逐渐向地下结构发展,在地下基坑有限空间内,对于大体积预制侧墙拼装就位后,在未完成接缝施工,预制侧墙无法自稳情况下,解决采取何种定位工具以保证预制侧墙的稳定及定位后的精度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了预制侧墙就位后,在预制侧墙与基坑支护结构间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快速、简单的进行预制侧墙固定就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快捷且能够满足预制侧墙固定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铁装配式车站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螺栓(1)、固定底座(2)、横梁(3)、销子(4)、丝杠(5)、第一U型环(6)、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第二U型环(8),所述横梁(3)与固定底座(2)采用销子(4)固定,所述丝杠(5)一端第一U型环(6)与横梁(3)用销子(4)固定,丝杠(5)另一端第二U型环(8)用销子(4)与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连接。

底座(2)采用膨胀螺栓(1)固定,第一U型环(6)和横梁(3)为销子(4)连接,第二U型环(8)与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也用销子(4)连接。

进一步,丝杠(5)可在横梁(3)任意位置连接固定。

进一步,丝杠(5)与横梁(3)连接端第一U型环(6)长度与横梁(3)等宽,穿上销子(4)后,可保证结构无移动空间;丝杠(5)与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连接段第二U型环(8)长度与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直径相等,穿上销子(4)后,可保证结构无移动空间。

进一步,丝杠(5)长度可调整,以满足预制侧墙与围护结构间不同的间距。

丝杠:由细长的金属棒制造,长度可以调节的构件。

膨胀螺栓:是将设备固定在墙上、楼板上、柱上所用的一种特殊螺纹连接件。

销子:是指金属钉,用以钉住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包括膨胀螺栓(1)、固定底座(2)、横梁(3)、销子(4)、丝杠(5)、第一U型环(6)、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第二U型环(8)。

装置使用步骤:

1)底座(2)采用膨胀螺栓(1)分别固定在围护桩上。

2)横梁(3)与底座(2)间利用销子(4)进行固定。

3)对应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位置,将丝杠(5)一端第一U型环(6)用销子(4)固定在横梁(3)上。

4)调整丝杠(5)的长度,将丝杠(5)另一端第二U型环(8)与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用销子(4)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底座与围护结构以及丝杠与横梁连接固定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中U型环、丝杠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预制侧墙就位后临时固定装置丝杠与预制侧墙吊环固定立体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1、膨胀螺栓;

2、固定底座;

3、横梁;

4、销子;

5、丝杠;

6、第一U型环;

7、预制侧墙预埋吊环;

8、第二U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预制侧墙拼装前,在拼装区域提前安装底座,为保证受力牢固,底座固定在围护桩混凝土上,预制侧墙长度3.3米,桩中心间距1.8米,横梁长度采用3.6米,支座高度应与吊环高度一致。

具体实施步骤:

1)如图1所示底座(2)采用4*24的膨胀螺栓(1)分别固定在围护桩混凝土上。底座(2)采用10mm厚钢板焊制。

2)如图2所示横梁(3)采用方管两端开孔,横梁(3)伸入两块钢板间,横梁(3)与底座(2)间利用销子(4)进行固定。对应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位置,将丝杠(5)一端第一U型环(6)固定在横梁(3)上。

3)如图3所示微调整丝杠(5)的长度,以保证丝杠(5)另一端第二U型环(8)能与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相连接。

4)如图4所示将丝杠(5)另一端的第二U型环(8)与预制侧墙预埋吊环(7)用销子(4)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