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立体双层平移式互联网智能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227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可移动立体双层平移式互联网智能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和城乡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已造成城市乃至城乡都出现停车难的问题。导致停车位价格飞涨、停车收费高、还有大量建造传统的停车库需要巨额投资和占用大量土地。解决停车难问题政府和各部门不遗余力,但始终赶不上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由于停车位严重不足,停车难、乱停车、停车安全和便捷安全停车的问题非常严重;因而有必要针对立体式停车库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立体双层平移式互联网智能停车库,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停车位紧张,且立体车库不便于控制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立体双层平移式互联网智能停车库,包括外层支护架,所述外层支护架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升降架,所述移动升降架与升降装置动力连接,所述移动升降架上安装有垂直升降载车板;所述外层支护架内底部的两侧还安装有横向导轨,两侧的横向导轨之间活动安装有地面层滑动载车板,所述地面层滑动载车板的两侧设有与横向导轨相配合的滑动边沿,所述地面层滑动载车板与横移装置动力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与横移装置均分别接入自动锁止键。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层支护架的顶部还安装有雨棚,所述雨棚的面积与外层支护架的顶部空间相适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层支护架的底部还安装有至少四个固定脚架,至少四个固定脚架分别分布于外层支护架底部四个角的位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层支护架上还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自动锁止键均分别接入控制器,用于由控制器通过自动锁止键控制升降装置与横移装置的运行状态,接收并存储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层支护架内侧还安装有纵向导轨,所述移动升降架活动安装在纵向导轨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层支护架为呈矩形体的整体框架式结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垂直升降载车板与地面层滑动载车板的面积与小型汽车的占地面积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效果之一是:通过在外层支护架上安装移动升降架,进而可以升降装置为动力源,带动移动升降架上安装的垂直升降载车板进行上下移动,并与地面层滑动载车板相配合,使得原本一个停车位的面积可停放两辆车,进而有效利用了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区稀缺的停车位资源;并且由于地面层滑动载车板在横移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外层支护架底部进行前后移动,进而当车辆需停放在地面层滑动载车板上时,可直接将行驶到地面层滑动载车板上,即可由横移装置带动地面层滑动载车板使车辆进入车位,停车较为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移动立体双层平移式互联网智能停车库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场所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层支护架、2为移动升降架、3为垂直升降载车板、4为横向导轨、5为地面层滑动载车板、6为滑动边沿、7为自动锁止键、8为雨棚、9为固定脚架、10为控制器、11为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移动立体双层平移式互联网智能停车库,包括外层支护架1,该外层支护架1的内部需安装一个移动升降架2,该移动升降架2即作为整个智能停车库的升降机构,其需与升降装置动力连接,由升降装置带动前述的移动升降架2上下移动,然后再在移动升降架2上安装垂直升降载车板3,该垂直升降载车板3可跟随移动升降架2进行上下移动;此外,在前述外层支护架1内底部的两侧还需安装横向导轨4,两侧的横向导轨4之间需活动安装有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该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的两侧需设置与前述横向导轨4相配合的滑动边沿6,该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与横移装置动力连接,然后再将升降装置与横移装置均分别接入自动锁止键7。正如图中所示出的,外层支护架1为呈矩形体的整体框架式结构,并且为节约空间,可将前述的垂直升降载车板3与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的面积与小型汽车的占地面积相吻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层支护架1上安装移动升降架2,进而可以升降装置为动力源,带动移动升降架1上安装的垂直升降载车板3进行上下移动,并与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相配合,使得原本一个停车位的面积可停放两辆车,进而有效利用了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区稀缺的停车位资源;并且由于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在横移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外层支护架1底部进行前后移动,进而当车辆需停放在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上时,可直接将行驶到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上,即可由横移装置带动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使车辆进入车位,停车较为方便。

正如图1所示出的,如将上述结构的停车库安装在露天的场地中使用时,还可在外层支护架1的顶部安装雨棚8,该雨棚8的面积需与外层支护架1的顶部空间相适应;如此,当车辆停放在垂直升降载车板3与地面层滑动载车板5上时,可起到防雨的效果,避免雨水弄脏车辆,同时也防止外层支护架1与移动升降架2受到雨水的腐蚀。

进一步的,为方便调节外层支护架四周的高度,适应在非水平的场所中安装,还可在上述外层支护架1的底部还安装至少四个固定脚架9,并使至少四个固定脚架9分别分布于外层支护架1底部四个角的位置,而前述的固定脚架9均可采用高度可调的结构,以便于在停车库安装后根据安装场所的平整度,调整多个固定脚架9的高度,从而确保停车库安装的稳定性。

仍然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为拓宽停车库的智能化应用,亦可再在外层支护架1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摄像头11,该摄像头11和上述的自动锁止键7均分别接入控制器10,用于由控制器10通过自动锁止键7控制升降装置与横移装置的运行状态(例如控制作为升降装置、横移装置的电机进行启停与正反转动力输出),并由控制器10接收并存储摄像头11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并且前述的控制器10亦可接入互联网,从而使其他的控制终端可通过互联网向控制器10发送控制指令,进而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停车库的目的,并且亦可通过摄像头对停车库的情况实现在线监控。

进一步的,为降低移动升降架2在外层支护架1内移动的摩擦力,亦可再在外层支护架1内侧安装纵向导轨,将前述的移动升降架2活动安装在纵向导轨上;进而可降低其上下移动的摩擦力,亦可降低升降装置输出动力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通过移动升降架2实现了在一个车位的占地面积中停放两辆或两辆以上的车,充分利用了停车场区域,有助于缓解都市停车难的问题。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