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728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混凝土养生及降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作为山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应用建设。然而隧道施工整个工程埋设于地下,断面较小,工作场地狭长,混凝土结构养护较为困难,养生不及时、不充分,无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耐久性;隧道施工环境较差,甚至在施工中还可能更加恶化,施工中降尘的工作也尤为重要。

现有养生车多为雾炮固定式,喷射模式单一化,不方便调节喷射量及喷射角度,对于不同干结情况的混凝土结构养护,以及爆破后的降尘需求,水量的供给是不同的,现有养生车无法适应多种应用场景及需求。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用以方便的调节喷射模式,喷射角度,且实现自动化控制,以高效灵活的完成隧道施工中混凝土养生及降尘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以实现喷射模式,喷射角度方便调节,并且可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包括货车、设置于货车上的水箱和发电机构、设置于水箱上方的雾炮机构,所述雾炮机构包括雾炮、支撑架、控制箱、基座,所述雾炮与支撑架通过驱动轴连接,支撑架与基座固连,基座通过旋转轴与控制箱连接;所述雾炮包括外壳、内壳、外层喷嘴、内层喷嘴、水管路、雾管路、雾化喷嘴、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雾炮底部,外层喷嘴、内层喷嘴表面有若干通孔并依次设置在雾炮顶部;所述水管路位于内壳内部并与水箱接通后延伸至内层喷嘴处;所述雾管路位于外壳与内壳之间并与水箱接通后与雾化喷嘴连接;所述雾化喷嘴位于内层喷嘴下端并沿雾炮周向设置;还包括货车驾驶室内的操控系统与控制箱内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接收操控系统的信号并控制雾炮沿驱动轴运动、基座沿旋转轴运动、内层喷嘴沿雾炮周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设有可接收通讯模块指令并控制雾炮沿驱动轴运动的电机I;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可接收通讯模块指令并控制基座沿旋转轴运动的电机II;所述内层喷嘴与外层喷嘴间设有可接收通讯模块指令并控制内层喷嘴沿雾炮周向运动的电机III。

优选的,所述操控系统包括基座方向旋钮、雾炮上下按键和模式选择按钮。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构为可利用货车本身燃油进行自发电的汽油发电机构或柴油发电机构,且其直接给雾炮机构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喷射模式、喷射角度的方便调节,并且可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及需求,高效灵活的进行隧道施工中混凝土的水喷养生,或是爆破后的降尘的工作。

3、本实用新型采用加压泵,可使水喷射力度更大,喷射的距离更远,使养生车养护的作用范围更广。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发电机构为可利用货车本身燃油进行自发电的汽油发电机构或柴油发电机构,且其直接给雾炮机构供电。实现了与货车共用燃油能源,无需添加额外电能源,精简了养生车的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雾炮机构示意图;

图3为雾炮结构剖视图;

图4为M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操控系统俯视图;

图6为大水量模式示意图;

图7为中水量模式示意图;

图8为小水量模式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货车1、操控系统11、基座方向旋钮111、雾炮上下按键112、模式选择按钮113、水箱2、发电机构3、、雾炮机构4,、雾炮41、外壳411、内壳412、外层喷嘴413、内层喷嘴414、水管路415、雾管路416、雾化喷嘴417、鼓风机418、加压泵419、支撑架42、控制箱43、基座44,、驱动轴45、旋转轴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一种机动式隧道模筑混凝土养生车,包括货车1、设置于货车上的水箱2和发电机构3、设置于水箱2上方的雾炮机构4,所述雾炮机构4包括雾炮41、支撑架42、控制箱43、基座44,所述雾炮41与支撑架42通过驱动轴45连接,支撑架42与基座44固连,基座44通过旋转轴46与控制箱43连接;所述雾炮41包括外壳411、内壳412、外层喷嘴413、内层喷嘴414、水管路415、雾管路416、雾化喷嘴417、鼓风机418,所述鼓风机设置在雾炮底部,外层喷嘴、内层喷嘴表面有若干通孔并依次设置在雾炮顶部;所述水管路位于内壳内部并与水箱接通后延伸至内层喷嘴处;所述雾管路位于外壳与内壳之间并与水箱接通后与雾化喷嘴连接;所述雾化喷嘴位于内层喷嘴下端并沿雾炮周向设置;还包括货车1驾驶室内的操控系统11与控制箱43内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可接收操控系统的信号并控制雾炮41沿驱动轴45运动、基座44沿旋转轴46运动、内层喷嘴414沿雾炮周向运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支撑架42内设有可接收通讯模块指令并控制雾炮41沿驱动轴45运动的电机I;所述控制箱43内设有可接收通讯模块指令并控制基座44沿旋转轴46运动的电机II;所述内层喷嘴与外层喷嘴间设有可接收通讯模块指令并控制内层喷嘴414沿雾炮周向运动的电机III。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设置电机接受通讯模块指令,并控制相应机构沿轴向或周向运动属于常规设置,故此处未在图中将各电机及通讯模块做出标识。

如图5,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操控系统11包括基座方向旋钮111、雾炮上下按键112和模式选择按钮113,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按钮对雾泡的角度及模式进行选择。

基座方向旋钮可使基座沿旋转轴运动,带动支撑架,进而带动雾炮做360度环向运动。

雾炮上下按键使雾炮沿驱动轴做上下运动,结合雾炮的环向运动,实现雾炮的全方位运动。

模式选择按钮分为“大水量”、“中水量”、“小水量”、“喷雾”四种模式。选择大水量、中水量或小水量模式时,内层喷嘴沿雾炮周向运动,与外层喷嘴的匹配情况分别如图6~8所示,通孔缝隙的大小直接控制喷射的水量,水管路将水箱的喷淋水输送至内层喷嘴处,经由通孔喷出。选择喷雾模式时,内层喷嘴与外层喷嘴出于图6状态,即通孔缝隙最大,雾管路将水箱的喷淋水输送至雾化喷嘴处,并由鼓风机提供动力风,使喷雾经由通孔喷出。

以上,本实用新型便实现了喷射模式、喷射角度的方便调节,并且可自动化控制的目的。其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及需求,高效灵活的进行隧道施工中混凝土的水喷养生,或是爆破后的降尘的工作。

如图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雾炮41还包括由水管路415贯穿并设置在内壳412内壁的加压泵419。加压泵可使水喷射力度更大,喷射的距离更远,使养生车养护的作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发电机构3为可利用货车本身燃油进行自发电的汽油发电机构或柴油发电机构,且其直接给雾炮机构4供电。实现了与货车共用燃油能源,无需添加额外电能源,精简了养生车的整体结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