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养护钢筋混凝土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742发布日期:2018-07-07 13:1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养护钢筋混凝土柱的装置,属于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现有钢筋混凝土柱一般采用人工养护的方式。人工养护钢筋混凝土柱有如下缺点:1)人工养护时极易发生洒水不均匀的情况;2)人工养护时间并不精准常发生延时养护或不养护的情况。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养护钢筋混凝土柱的装置,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简单,能长期且定时进行对钢筋混凝土柱养护,以解决传统养护方法不按时养护和养护不均匀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养护钢筋混凝土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两张不同形状的PVC板组装而成,所述PVC板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喷水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PVC板的宽度比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宽度长 70mm~1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为e mm×f mm×g mm(20mm<e,f,g <50mm)的PVC空心立方体,立方体自上而下布置,每个立方体相距80mm,同一行上的立方体也相距80mm,所述PVC空心立方体设置在PVC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橡胶水管以及设置在橡胶水管上的喷水孔,喷水孔于橡胶水管上自上而下布置距离支撑组件40mm,每个喷水孔相距30mm,橡胶水管两侧也同时布置喷水孔与正面喷水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上端设置有液体出入口,所述液体出入口上还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塞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装置由一张PVC板嵌入一张U形PVC板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橡胶水管的直径为16mm~32mm,喷水孔为圆形,直径为3mm~8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简单、巧妙,容易操作;2)通过橡胶水管上的喷水孔,使得养护更加匀均,确保养护效果;3)本方案可按时进行养护,避免延时或不养护的情况出现;4)该方案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容易实现,便于进一步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U形PVC板;

图2是一张长方形PVC板;

图3是图1和图2的组合,也是装置的平剖面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6是装置背立面图。

图中:1、橡胶管道,2、喷水孔,3、20mm×20mm×20mm的PVC空心正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6,一种用于养护钢筋混凝土柱的装置,所述装置由两张不同形状的PVC板组装而成,所述PVC板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喷水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为e mm×f mm×g mm(20mm<e,f,g<50mm)的PVC空心立方体,立方体自上而下布置,每个立方体相距80mm,同一行上的立方体也相距80mm。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橡胶水管以及设置在橡胶水管上的喷水孔,喷水孔于橡胶水管上自上而下布置距离支撑组件40mm,每个喷水孔相距30mm,橡胶水管两侧也同时布置喷水孔与正面喷水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装置上端设置有液体出入口,所述液体出入口上还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塞子。整个装置由一张PVC板嵌入一张U形PVC板组成。

应用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由两张不同形状的PVC板组装而成,一张是 U形PVC板,一张是长方形PVC板,所述PVC板的宽度皆比钢筋混凝土柱宽70mm,所述装置的四面皆设有一个预留孔道,相对的两个预留孔道对称设置、且其孔心位于同一直线上;预留孔道为圆形,直径为16mm,预留孔道皆有可拆卸的塞子。

首先,将U形PVC板固定在所要养护的钢筋混凝土柱上,然后,将另一张PVC板镶嵌在U形PVC板上,并且以卡扣固定。安装好后,取出PVC板上的四个可拆卸的塞子并插入橡胶管固定住,然后可以注水进行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