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钢构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219发布日期:2018-09-18 20:14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坡地立体停车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坡地钢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巨大,造成了公共区域停车位严重不足,特别是坡地区域无法实现停车,停车位拓展比较困难,停车位数量难于满足要求,这仍有待于技术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坡地钢构立体车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坡地钢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斜坡、换向平台,斜坡至少为两级,首级斜坡设有沿斜坡等高线分布的内立柱,内立柱向坡地下方方向两到三米距离设有与内立柱一一对应且对应柱上端高度持平的中立柱,与中立柱五米向坡地下方方向五到六米设有与中立柱一一对应且对应柱上端高度持平的外立柱,内立柱上端通过内斜梁连接,外立柱上端通过外斜梁连接,一一对应的内立柱、中立柱、外立柱的上端通过水平的横梁连接,中立柱中部设有向两侧支撑在横梁上的斜支臂,横梁上部铺设道板构成斜坡,斜坡与水平面夹角六到九度,在首级斜坡的向坡地上方方向设有二级斜坡,相邻上下级斜坡的方向相反,二级斜坡结构与一级斜坡相同,相邻上级斜坡的外立柱与上级斜坡的内立柱共用连结为一体,上一级斜坡的坡底与相邻下一级斜坡的坡顶连接换向平台,换向平台为水平,换向平台在斜坡方向上长度为十至十二米。

进一步的,所述外斜梁处设有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平台边缘设有护栏。

所述平台的侧面设有沿坡地向上的导轨,导轨上端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连接有在导轨上行走的载车平台,载车平台能够停在换向平台处且与换向平台一平。

本实用新型建设时可以依坡地而建,等高线走向上升,悬空位置较多,不影响下部种绿化植被,内侧形成通道,外侧形成停车区,可以充分利用坡地停车,环节车位紧张局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圆圈I部位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换向平台;2内立柱;3中立柱;4外立柱;5内斜梁;6外斜梁;7横梁;8斜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2所示,图中仅示出两级骨架帮助理解,并不局限于图中内容,该坡地钢构立体车库设有斜坡和换向平台1,斜坡至少为两级,本实施例仅示出两级,可以依据坡地或山体高度设置,首级斜坡设有沿斜坡等高线分布的内立柱2,高度逐渐升高然后变为持平,逐渐升高段形成斜坡,持平段形成换向平台,内立柱向坡地下方方向两到三米距离设有与内立柱一一对应且对应柱上端高度持平的中立柱3,欲在内立柱和中立柱间的上部形成行车道,与中立柱五米向坡地下方方向五到六米设有与中立柱一一对应且对应柱上端高度持平的外立柱4,欲在外立柱和中立柱间的上部形成停车区,内立柱上端通过内斜梁5连接,外立柱上端通过外斜梁6连接,内立柱、 中立柱、外立柱下端连接有桩基,一一对应的内立柱、中立柱、外立柱的上端通过水平的横梁7连接,中立柱中部设有向两侧支撑在横梁上的斜支臂8,横梁上部铺设道板构成斜坡,斜坡与水平面夹角六到九度,在首级斜坡的向坡地上方方向设有二级斜坡,包括更多级时相邻上下级斜坡的方向相反,二级斜坡结构与一级斜坡相同,包括更多级时相邻上级斜坡的外立柱与上级斜坡的内立柱共用连结为一体,整体性好,上一级斜坡的坡底与相邻下一级斜坡的坡顶连接换向平台,换向平台为水平,换向平台在斜坡方向上长度为十至十二米,换向平台外侧为停车区,内侧用于倒退下的车辆换向。

本实用新型建设时可以依坡地而建,等高线走向上升,悬空位置较多,不影响下部种绿化植被,内侧形成通道,外侧形成停车区,可以充分利用坡地停车,环节车位紧张局面。

使用时,可在外斜梁处、换向平台边缘设护栏,用于防护定位车辆;可在平台的侧面设有沿坡地向上的导轨,导轨上端设有牵引机构,牵引机构连接有在导轨上行走的载车平台,载车平台能够停在换向平台处且与换向平台一平,再斜坡级数较多时通过其将车辆转运至平台,可以有有效的避免车辆交汇引起的麻烦,更能便捷。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