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用双层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216发布日期:2018-09-18 20:1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车库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庭用双层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私家车对于每家每户来说越来越普遍,私家车的普及不但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出行,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家庭由于人口需要,每家会配备两辆甚至三辆私家车,这样的话停车问题就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家里放置不下,所以需要停车的时候只有在街边或者其他地方暂停,况且由于公共场所车位紧张,这样就给人们带来非常大的困扰,而且晚上私家车停在街道或者其他地方使得车辆没有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用双层停车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面的上部设置第一车库和第二车库,在地面下部设置地下室和升降柱,以此来达到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存取车方便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庭用双层停车装置,包括第一车库、雨搭、挂板、第二车库、人行通道、地下室、库门、第一盛放板、第二盛放板、升降柱、支撑板、挂钩和防水布,在地下室上设有第二车库,第二车库上设有库门、挂板、雨搭和第一车库,第一车库和第二车库里均设有人行通道,第一车库和第二车库里分别设有第一盛放板和第二盛放板,地下室里设有升降柱和防水布,升降柱由柱体和顶杆构成,柱体上设有顶杆,防水布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挂钩。

所述地下室设置在地面以下,第二车库设置在地面以上,地下室和第二车库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二车库设置在地下室的正上方。

所述库门设置在第二车库外部的正前方,挂板设置在第二车库的中上部,挂板为长方型框状结构,挂板的一条边上设有缺口,缺口与库门的宽度一致,挂板固定在第二车库的外侧面上。

所述雨搭设置在第二车库顶部外侧的四条边上,雨搭的顶部与第二车库的顶部相连接,雨搭的底部与第二车库的外侧面有一定距离。

所述第一车库设置在第二车库的正上方,第一车库为长方型结构,第一车库固设在第二车库的顶部面上,第一车库和第二车库内部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盛放板和第二盛放板,第一盛放板和第二盛放板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盛放板和第二盛放板的两侧均设有人行通道。

所述第一盛放板和第二盛放板上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分别设置在第一盛放板和第二盛放板顶部面上的后方,限位块的前方设有卡槽,卡槽为弧型凹槽结构,卡槽和限位块的连接处为弧面结构。

所述柱体至少为四根,柱体设置在第二车库的底部面的四角,柱体的底部固定在地下室里,柱体为圆柱型空心结构,柱体的内部设有顶杆,顶杆为圆柱型结构,顶杆的顶部与第二车库的底部固定连接,顶杆可在柱体内部伸缩。

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型框状结构,支撑板的顶部面上设有若干个挂钩,挂钩均匀分布在支撑板的四条边上,支撑板和挂板通过挂钩相连接,支撑板的四周均设有防水布,防水布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防水布的底部设在地下室内,防水布与地面和地下室之间为密封连接,防水布由弹性防水材料制作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家庭用双层停车装置,包括第一车库、雨搭、挂板、第二车库、人行通道、地下室、库门、第一盛放板、第二盛放板、升降柱、支撑板、挂钩和防水布,通过在地面的上部设置第一车库和第二车库,在地面下部设置地下室和升降柱,以此来达到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存取车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但解决了停车困难的问题,而且建造成本低、使得私家车放在自家车库里更有安全保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盛放板和第二盛放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板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盛放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车库;2、雨搭;3、挂板;4、第二车库;5、人行通道;6、地面;7、地下室;8、库门;9、第一盛放板;10、第二盛放板;11、柱体;12、顶杆;13、支撑板;14、挂钩;15、防水布;16、卡槽;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6所述的一种家庭用双层停车装置,包括包括第一车库1、雨搭2、挂板3、第二车库4、人行通道5、地下室7、库门8、第一盛放板9、第二盛放板10、升降柱、支撑板13、挂钩14和防水布15,在地下室7上设有第二车库4,第二车库4上设有库门8、挂板3、雨搭2和第一车库1,第一车库1和第二车库4里均设有人行通道5,第一车库1和第二车库4里分别设有第一盛放板9和第二盛放板10,地下室7里设有升降柱和防水布15,升降柱由柱体11和顶杆12构成,柱体11上设有顶杆12,防水布15上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设有挂钩14。

所述地下室7设置在地面6以下,第二车库4设置在地面6以上,地下室7和第二车库4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二车库4设置在地下室7的正上方。

所述库门8设置在第二车库4外部的正前方,挂板3设置在第二车库4的中上部,挂板3为长方型框状结构,挂板3的一条边上设有缺口,缺口与库门8的宽度一致,挂板3固定在第二车库4的外侧面上。

所述雨搭2设置在第二车库4顶部外侧的四条边上,雨搭2的顶部与第二车库4的顶部相连接,雨搭2的底部与第二车库4的外侧面有一定距离。

所述第一车库1设置在第二车库4的正上方,第一车库1为长方型结构,第一车库1固设在第二车库4的顶部面上,第一车库1和第二车库4内部的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盛放板9和第二盛放板10,第一盛放板9和第二盛放板10均为长方型结构,第一盛放板9和第二盛放板10的两侧均设有人行通道5。

所述第一盛放板9和第二盛放板10上均设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分别设置在第一盛放板9和第二盛放板10顶部面上的后方,限位块17的前方设有卡槽16,卡槽16为弧型凹槽结构,卡槽16和限位块17的连接处为弧面结构。

所述柱体11至少为四根,柱体11设置在第二车库4的底部面的四角,柱体11的底部固定在地下室7里,柱体11为圆柱型空心结构,柱体11的内部设有顶杆12,顶杆12为圆柱型结构,顶杆12的顶部与第二车库4的底部固定连接,顶杆12可在柱体11内部伸缩。

所述支撑板13为长方型框状结构,支撑板13的顶部面上设有若干个挂钩14,挂钩14均匀分布在支撑板13的四条边上,支撑板13和挂板3通过挂钩14相连接,支撑板13的四周均设有防水布15,防水布15的顶部与支撑板13固定连接, 防水布15的底部设在地下室7内,防水布15与地面6和地下室7之间为密封连接,防水布15由弹性防水材料制作而成。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家庭用双层停车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先通过电源控制升降柱,使得顶杆12收缩到柱体11的内部,与此同时第二车库4随着顶杆12的收缩向下移动,当第二车库4完全移动至地下室7的内部时,第一车库1的底面与地面6平行,库门8位于第一车库1的正前方,打开库门8,将需要停放的私家车倒车进入第一车库1,私家车在第一盛放板9上后退,当车后轮移动到卡槽16内部时,车后轮受到限位块17阻挡不能再向后移动,卡槽16和限位块17的设置可以避免车主在停车时稍不留神撞到第一车库1或第二车库4的后方,当车停好后车上的人可以打开车门从第一盛放板9两侧的人行通道5走出第一车库1;当需要再存入车辆时,使用电源控制升降柱,使得顶杆12从柱体11内伸长,顶杆12向上移动使得第二车库4向上移动,此时第二车库4与柱体11分离,同时第一车库1也随着第二车库4向上方移动,当顶杆12从柱体11内完全伸出时,第二车库4从地下室移动到地面6上,第二车库4内的第二盛放板10与地面6平行,车主只需打开库门8,同样将车辆倒库进入第二车库4即可,倒库完成后关闭库门8即可;雨搭2的设置可以防止雨雪天气雨水和雪落在车库的周围从而进入车库内部,另外下雨天气当积水较多时,雨水容易从地面6流入到地下室7的内部,这样会影响地下室7内设备的运行甚至淹没地下室7,而防水布15的设置可以完全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由于防水布15与地面6和地下室7的接口处为封闭连接,且可以通过将支撑板13向上提起,然后将支撑板13上的挂钩14挂在挂板3上,使得防水布15罩在车库的外部从而对车库和地下室7有效地进行防水保护,当然,如果家庭车辆大于两辆时也可以在第一车库1的上方再增加车库来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