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8501发布日期:2019-03-02 01:33阅读:1429来源:国知局
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建造剪力墙最常见的做法是在工地现场上(onsite)通过在两侧使用钢/钢索的加固环和竖直模板(模架)并且在其间灌注混凝土来将其整体浇筑。该模架需要从外部(一侧或两侧)支撑,并且灌注的最大高度需要为2至3m,以在没有任何诸如由于从更大的高度灌注导致的离析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凝结。首先,系住墙的钢筋,随后架起如上所述的模板,接着灌注混凝土。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墙从一层抵达另一层。所有这些操作都需要从墙的一侧或两侧架起脚手架,以使得工人和材料达到3m的最高高度来系扎钢材、灌注混凝土等。上述的全部过程可总结如下:

i)将脚手架带到所需楼层

ii)在墙的一侧或两侧上竖立脚手架

iii)将钢筋从工地堆积场移动到所需楼层

iv)系扎钢筋

v)将模架的各部分移动到所需楼层

vi)竖立模架

vii)固定模架支撑

viii)将混凝土吊起/泵送至所需楼层

ix)在2至3m深度处振动混凝土

x)在不同楼层现场固化

xi)几天后在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之后除砂(时间的直线损耗)

xii)以及对建筑的所有楼层重复上述过程

上述的所有过程均为高度面向工人且耗费时间的。大部分的材料的移动要么通过吊车完成,要么在大部分情况下通过工人完成。还必须设有许多监管人员以引导操作在正确的方向进行,并且伴有不同机构的许多协调工作(通常,工地具有用于上述不同作业的许多不同的承包商)。特别地,将所有如上所述的材料运输至工地必须通过频繁预拌混凝土来实现。

另一种现有技术制备工艺包括多个预制剪力墙,这些剪力墙在墙和墙之间具有cis接缝。以此种方法,大部分工地现场的面向工人的和耗费时间的工作通过水平生产多个墙而消除(这样的墙更简单且长度大于2至3m)并且能够一次浇筑完成。这些墙始终在生产场所的层面准备,所以不需将材料从一个高度移动至另一个高度。这还减少了材料移动的时间损失和劳动损失,增加了混凝土的精确度和质量等。由于这些墙是在工厂中制造的,相比于在工地现场上完成,能够在零件的生产中引入许多机械化手段。机械化手段的应用能够持续使用,在如下阶段中具有良好的影响:i)生产ii)运输iii)安装。更具体地,如下几个阶段示出了具有cis接缝的预制剪力墙的生产过程:

阶段1:架起预制剪力墙

阶段2:架起脚手架

阶段3:支撑预制剪力墙

阶段4:对齐且灌注多个预制剪力墙的底部

阶段5:破坏混凝土以暴露环/打开钢索环盒

阶段6:将弯曲的环重新弯曲至直线状态

阶段7:按照设计从顶端插入3/7/10m的钢柱

阶段8:连接模板以填充接缝(通常为200mm宽、250mm深)

阶段9:在接缝处填入少量的现浇混凝土

然而,在安装完彼此相邻的墙之后,机械化的过程就停止了,这是由于将两个墙彼此连接的最可靠的方法依然为现场浇筑接缝(至少在本发明之前至今为止)。这就违背了将大约至90%的过程机械化、最后以相同的原始工艺完成剩余的10%的本意(尽管不是完全违背)。对于技术专家而言,这更令人沮丧了,因为该具体的10%到最后成为了关键的且拖延的作业,由此他利用了预制件的高效性来处理剩下的90%的流程。

因此,需要提供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得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的连接的一个过程自动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自动、定性的墙与墙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零误差保证并且不依赖多种作业的劳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在预制剪力墙内部构造的多个水平和竖直的钢筋柱。具体地,这些钢筋柱之间具有间隔。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管、多个开口、多个灌注管、多个连接杆、连接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多个连接管固定在钢筋柱之间的间隔之间,多个开口设置在多个连接管之间,多个灌注管固定在多个开口上方以在完成剪力墙的配制(confection)之后灌注这些开口,多个连接杆能够在剪力墙竖立时插入预制剪力墙的多个连接管内部,连接装置用于穿过多个开口插入以夹紧多个连接杆,驱动装置向驱动机供应动力以使得驱动机旋转,从而使得连接杆从第一剪力墙以平移运动传输至第二剪力墙。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多个预制剪力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个连接管固定在剪力墙的预定位置上。具体地,当多个剪力墙彼此相邻放置时,多个连接管在多个剪力墙中面对面布置。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第一剪力墙竖立时将多个连接杆放置在第一剪力墙的多个连接管中、邻近第一剪力墙竖立第二剪力墙以将第二剪力墙的多个连接管与第一剪力墙的多个连接管的中心线完美匹配、在第一剪力墙中的开口处装配连接装置以夹紧连接杆、旋转驱动装置的头部,从而将连接杆从第一剪力墙以平移运动运输至第二剪力墙、以及灌注开口和两个墙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的不同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前述目的已经完成并且与现有领域、技术以及途径相关的问题和缺点通过如下在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本发明解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使得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过程自动化。进一步地,该系统和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自动、定性的墙与墙连接的方法,具有零误差保证并且不依赖多种作业的劳动。

参考附图示出了本发明,其中参考数字在不同的附图中指代相应的部分。在以下描述中,这些参考数字在括号中示出。

参考图1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50)的墙与墙连接的系统(下文称为“系统(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00)用于连接至少两个预制剪力墙(下文称为“剪力墙”)。预制剪力墙(50)包括多个水平和竖直的钢筋柱(10)(下文称为“钢筋柱(10)”),多个钢筋柱(10)之间具有间隔(未标号)。在该实施例中,钢筋柱(10)由包括钢和类似的金属制成,但不限于此。

系统(100)进一步包括多个连接管(12)(下文称为“连接管(12)”)、多个灌注管(14)(下文称为“灌注管(14)”)、多个连接杆(16)(下文称为“连接杆(16)”)、连接装置(18)以及驱动装置(20)。

多个连接管(12)固定在多个钢筋柱(10)之间的间隔之间。多个连接管(12)使用多个锚钉(12a)固定至钢筋柱(10)。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连接管(12)基于剪力墙的设计固定在预定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多个连接管(12)的长度和直径以及多个连接管(12)之间的距离基于剪力墙的设计而变化。

系统(100)包括多个开口(22)(下文称为开口(22)),多个开口(22)构造在多个连接管(12)之间。具体地,多个开口(22)由多个钢筋柱(10)的间隔形成。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开口(22)基于剪力墙的设计设置在预定位置。多个灌注管(14)固定在多个开口(22)的上方以在完成多个剪力墙(50)的配制之后灌注多个开口(22)。

当第一剪力墙(50)被架起时,多个连接杆(16)插入到第一剪力墙(50)的多个连接管(12)内部。多个开口(22)用来将连接装置(18)插入其中以夹紧多个连接杆(16)。

通过根据持续改进的过程,变得对用户越来越友好,上述实施例的细节、位置或替代可变化。例如,一些零件,如灌注管(14)可通过将连接管(12)延伸至其自身表面来完全替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口(22)的数量可减少并且可为圆形的而非直角形状的,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8)包括至少两个结构板(18a)、至少两个惰轮(18b)、驱动机(18c)以及至少两个调整螺钉(18d)。至少两个惰轮以及驱动机固定在至少两个结构板(18a)的开口(22)内部。至少两个惰轮(18b)以及驱动机(18c)设置有多个沟槽(未示出),在这些沟槽上构造成以更好的夹持力保持连接杆(16)。至少两个调整螺钉(18d)用来使至少两个惰轮(18b)向上和向下移动,以在至少两个惰轮(18b)和驱动机(18c)之间容纳连接杆(16)。驱动装置(20)用来向驱动机供电以使得驱动机(18c)旋转,从而使连接杆(16)以平移运动的方式从第一剪力墙(50)运输至第二剪力墙(60)。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16)的平移运动也可以简单地通过从开口(22)手动地推动连接杆(16)来实现。

再次参考图1至图8,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预制剪力墙的墙与墙连接的方法。多个连接管(12)在预定位置处固定在剪力墙(50)中。当多个剪力墙邻近彼此放置时,多个连接管(12)在这些剪力墙中面对面布置。当竖立第一剪力墙(50)时,将多个连接杆(16)放置到第一剪力墙(50)的多个连接管(12)中。随后,紧挨着第一剪力墙(50)竖立第二剪力墙(60),以将第二剪力墙的多个连接管(12)与第一剪力墙(50)的多个连接管(12)的中心线完美匹配。

然后,连接装置(18)装配在第一剪力墙(50)的多个开口处以夹紧连接杆(16)。随后,在驱动装置(20)的帮助下,工人简单地旋转驱动装置(20)的头部,从而使连接杆(16)以平移运动的方式从第一剪力墙(50)运输至第二剪力墙(60)。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连接杆(16)从第一剪力墙(50)横向运动至第二剪力墙,这两个剪力墙之间的计划为50mm的间隙就会被灌注。该方法通过使用五个步骤来执行,包括:架起预制剪力墙、为剪力墙提供支撑、将剪力墙对齐、使用连接装置连接多个剪力墙、以及灌注开口和多个墙之间的间隙。

系统(100)和方法消除了现场浇注混凝土的微小因素,这是在劳动、时间、管理、用量、机构、依赖方面最关键的部分。

发明优点

1.系统和方法相比现有技术的系统和方法更快速。

2.方法对工人的依赖度更低。

3.需要的钢量更少。

4.提供了更强的连接。

5.方法更易于实现。

6.需要在工地现场上的作业最少。

7.不需要cis混凝土。

8.该方法是面向技术的。

9.系统和方法提供了零误差保证。

10.由于方法消除了多个面向工人的作业和材料处理作业,方法十分安全。

11.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方法,该方法还避免了包括水、电以及燃料在内的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前述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穷尽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显然地,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选出和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以最佳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能够使本领域中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最好地利用本发明和各种实施例,并进行适合于特定的使用用途的各种修改。应当理解的是,可考虑对等同物的各种省略和替换,这将视情况而定,然而这样的省略和替换旨在涵盖应用或实施,而不背离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主旨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