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6077发布日期:2019-01-05 09:3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辊子(dampingrollers)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涉及这样一种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事先防止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被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碰撞,并在碰撞发生时吸收施加于碰撞体及建筑物的冲击,由此能够缓解碰撞体及建筑物的损坏。



背景技术:

通常,墙壁或柱子作为构成建筑物的垂直构件,支撑房顶或地面、梁等上部的荷重,从而形成居住空间,不仅如此,而且还具有如下功能:在大型建筑物或物流仓库等设置有多个,从而能够在其之间的空间停放车辆或堆放货物。其中,设置于大型建筑物的停车场或物流仓库的墙壁或柱子因为车辆的驾驶员或作业人员的操作不熟练而可能与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频繁发生碰撞,且因为这样的碰撞而导致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等碰撞体破损,且同时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也发生破损,存在可能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的问题。

对此,申请号第10-2005-0031696号公开了一种停车场柱子边角护具的施工方法,停车场柱子边角护具的施工方法中,通过冲击吸收垫能够在车辆碰撞时缓解施加于车辆及建筑物的柱子的冲击,且所述冲击吸收垫无需另外的托架而只使用固定螺栓与建筑物的柱子紧固,由此能够提升施工的便利性。

但是,所述现有方法利用冲击吸收垫本身的弹性来吸收施加于车辆及建筑物的柱子的冲击,而问题在于,在重型车辆或高速行驶中的车辆碰撞时,利用冲击吸收垫缓解冲击的程度下降,从而不能防止车辆及柱子的损坏,且冲击吸收垫随着设置场地的温度变化而收缩或膨胀,由此形态变化或出现间隙,从而可能从被紧固的建筑物的柱子脱离。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在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被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碰撞时,通过旋转辊子和弹性体来吸收施加于碰撞体及建筑物的冲击,从而能够缓解碰撞体及建筑物的破损,所述旋转辊子能够以与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等的行进方向相对应的形式旋转,所述弹性体能够通过收缩或膨胀来调节旋转辊子的水平位置,并且设置有缓冲辊子,在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靠近建筑物时,通过能够感知物体靠近与否的传感器部能够使得驾驶员或作业人员事先对此进行识别,从而能够防止与建筑物的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课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其为了解决如上所述诸多现有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设置有旋转辊子和弹性体,所述旋转辊子能够以与碰撞体的行进方向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旋转,以便在墙或柱子等建筑物被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碰撞时,能够缓解碰撞体及建筑物损坏,所述弹性体能够通过收缩或膨胀来调节旋转辊子的水平位置,并且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设置有传感器部,所述传感器部能够感知物体靠近与否,以便能够事先防止车辆或货物与建筑物碰撞。

课题的解决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一种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来解决,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框架部,其能够紧固于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的边角;多个旋转辊子,其在建筑物被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碰撞时,能够以与碰撞体的行进方向相对应地进行旋转;旋转轴,其能够插入结合于各个旋转辊子,以便在支撑旋转辊子的同时能够实现旋转辊子的顺利旋转;弹性体,其在碰撞体碰撞时收缩或膨胀,从而能够吸收施加于建筑物及碰撞体的冲击;传感器部,其能够感知物体靠近与否,并发出警报声;连接带(connectingstrap),其以贯通多个框架部的形式结合,从而能够提高框架部之间的结合力。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因为驾驶员或作业人员的操作不熟练而使得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与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碰撞时,通过旋转辊子而使得碰撞体与建筑物的接触面积最小化,从而能够使得施加于碰撞体及建筑物的冲击降低,并通过弹性体来调节旋转辊子的水平位置从而吸收施加于碰撞体及建筑物的冲击,进而能够缓解碰撞体及建筑物的损坏,所述旋转辊子能够以与碰撞体的行进方向相对应的方式旋转,所述弹性体能够在碰撞时根据施加于旋转辊子的压力进行收缩。

此外,本发明通过能够感知物体靠近与否并发出警报声的传感器部能够使得驾驶员或作业者事先认知是否靠近建筑物,从而能够防止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与建筑物碰撞。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示例图。

图2及图3是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分解结合图。

图4是分解结合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旋转辊子旋转及弹性体收缩的实施图和详细图。

图6是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旋转辊子及传感器部旋转和弹性体收缩的截面图及详细图。

图7是具有紧固于柱子的各个边角的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示例图。

图8是具有紧固于墙壁的边角的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示例图。

图9是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实施图及截面详细图。

图10是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在此之前,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并非限定解释为通常的含义或字典中的含义,发明人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其自身的发明,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此原则为依据,只应以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解释。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所示出的结构仅仅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的一个实施例,而非全部代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因此本申请应理解可能存在能够替换它们的各种均等物和变形例。

本发明涉及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所涉及的具有缓冲辊子的建筑物的边角保护装置包括:框架部100,其能够紧固于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700的边角;多个合成树脂材料的旋转辊子200,其在建筑物700被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碰撞时,能够以与碰撞体800的行进方向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旋转;旋转轴300,其能够结合于框架部100的前面,沿着长度方向插入结合于各个旋转辊子200的中央,从而在支撑旋转辊子200的同时能够实现旋转辊子200的顺利旋转;弹性体400,其能够插入结合于框架部100的上、下部内侧,在碰撞体800碰撞时根据施加于旋转辊子200的压力而收缩或膨胀,从而调节旋转辊子200的水平位置,进而能够吸收施加于建筑物700及碰撞体800的冲击;传感器部500,其能够紧固于框架部100的上面一侧,感知物体靠近与否,并能够发出警报声;连接带(connectingstrap)600,其以贯通多个框架部100的形式结合,从而能够提高紧固于建筑物700的各个边角的框架部100之间的结合力。

更为详细地,

框架部100包括:放置板110,其以与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700的边角形状相对应的形式使得截面以形状弯折,以便实现框架部100的稳定紧固,所述墙壁或柱子通过直角形成;形状的上部凸出结合部120和下部凸出结合部130,其在放置板110的前面上、下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以便放置板110的前面结合有旋转轴300的同时,能够形成缓冲空间,所述旋转轴300插入结合旋转辊子200,当碰撞体800碰撞建筑物700时,所述缓冲空间能够缓解施加于建筑物700及碰撞体800的冲击;长孔形的带(strap)通孔140,其在放置板110的前面的上部、下部穿孔,以便能够使得连接带600贯通,所述连接带600在建筑物700紧固有多个框架部100时能够提高所紧固的框架部100之间的结合力;螺栓贯通孔150,其在放置板110的带通孔140之间分别穿孔,以便能够通过紧固螺栓620的结合使得单一的框架部100紧固于建筑物700的边角;传感器紧固部160,其在上部凸出结合部120的上面一侧向上凸出形成,在一侧形成形状的下陷部161,以便传感器部500能够紧固于框架部100的上部,所述传感器部500能够感知物体是否靠近并发出警报声,所述上部凸出结合部120的底面及下部凸出结合部130的上面分别以下陷的方式形成有长方形的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和下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31,以便插入结合旋转轴300的上、下端部,并使得插入结合的旋转轴300能够顺利地水平移动。此外,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和下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31的一侧以下陷的方式形成有弹性体插入结合部170,以便能够使得弹性体400插入结合于框架部100的内侧,所述弹性体400在碰撞体800碰撞建筑物700时能够收缩或膨胀。并且,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在一侧设置有弹性体插入结合部170,其另一侧与下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31不同,其从上部凸出结合部120的前面开放,以便能够插入结合中心轴300的上端,开放面的内侧向内凸出形成有脱离防止部122,从而能够防止插入结合于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的中心轴300的上端脱离。

旋转辊子200形成为圆筒形,以便在碰撞体800碰撞建筑物700时以与碰撞体800的行进方向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与碰撞体800的接触面积最小化,进而能够缓解施加于建筑物700及碰撞体800的冲击,并在旋转辊子200的上面中央沿着长度方向开孔有贯通孔210,以便旋转轴300能够插入结合。

传感器部500包括:感知部510,其能够感知物体是否靠近;音响发出部520,其设置于感知部510的上面,从而在物体靠近时能够发出警报声;开关部530,其形成于感知部510的一侧,以便能够控制感知部510有无操作;连接部540,其在感知部510的底面向下凸出形成,中央设置有锁定球结合部541;锁定球550,其能够插入结合于连接部540的锁定球结合部541,以与锁定球结合部541的直径相对应的形式形成为球形,以便感知部510在多种角度下以与靠近的物体相对应的形式沿前后左右方向旋转;高度决定部560,其在锁定球550的下端向下凸出形成,能够决定结合于锁定球550的感知部510的垂直位置;插入结合部570,其插入结合于形成在框架部100的传感器紧固部160上的下陷部161,截面以与下陷部161的形状相对应的形式形成为形状,以便使得传感器部500能够与框架部100一体化。

连接带600插入结合于在框架部100的放置板110上开孔的带通孔140,从而能够结合多个框架部100,在连接带600两侧端部的前、后面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粘附的魔术贴610,以便通过连接带600使得一体化的多个框架部100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建筑物700的外侧面。

作为一个为实施例,

以直角形成的墙壁或柱子等建筑物700的各个边角紧固有多个框架部100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连接带600插入结合于长孔形的带通孔140,从而使得多个框架部100一体化,之后,如图7的详细图所示,使得分别设置于连接带600的两侧端部前、后面的魔术贴610相互粘附,从而通过连接带600而一体化的多个框架部100能够紧固于建筑物700的各个边角,所述带通孔140在框架部100的放置板110前面的上、下部进行穿孔,建筑物的边角紧固有单一的框架部100的情况下,如图2及图8的详细图所示,在放置板110的前面穿孔的螺栓贯通孔150插入结合有紧固螺栓620,结合于建筑物700的外侧面,从而能够实现框架部100的稳定紧固。

旋转辊子200通过贯通孔210能够插入结合旋转轴300,所述贯通孔210在旋转辊子200的上面中央沿着长度方向穿孔,插入结合有旋转辊子200的旋转轴300使得旋转轴300的上、下端部插入结合于框架部100的上部凸出结合部120及下部凸出结合部130之间,从而能够结合于框架部100的前面,所述框架部100紧固于建筑物700的边角。换句话说,就旋转轴300而言,如图2及4所示,旋转轴300的下端部先插入结合于下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31后,旋转轴300的上端部插入结合于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的开放的一侧面,从而能够结合于框架部100的前面,所述下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31以下陷的形式形成于下部凸出结合部130的上面,所述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以下陷的形式形成于上部凸出结合部120的底面,此时,通过脱离防止部122固定旋转轴300的上端,从而能够防止旋转轴300从框架部100的前面脱离,所述脱离防止部122在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的开放面的内侧向内凸出形成。

如图9所示,插入结合有所述旋转轴300,并紧固于框架部100的前面的旋转辊子200被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等碰撞体800碰撞的情况下,如图5及6所示,插入结合于旋转轴300的旋转辊子200以旋转轴300为中心,以与碰撞体800的行进方向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得与碰撞体800的接触面积最小化,并且插入结合于旋转辊子200的旋转轴300因施加于旋转辊子200的外侧面的压力而在上部凸出结合部120和下部凸出结合部130之间水平移动,从而能够缓解施加于建筑物700及碰撞体800的冲击。换句话说,如图5及6的详细图所示,由于施加于旋转辊子200的外侧面的压力而使得旋转轴300的上、下端部加压弹性体400的一侧,从而能够使得弹性体400收缩,由此,跟随插入结合有旋转轴300的上、下端部的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21和下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131,旋转轴300水平移动,从而能够吸收施加于建筑物700及碰撞体800的冲击,所述弹性体400插入结合于框架部100的弹性体插入结合部170。

就传感器部500而言,如图3所示,在形成于框架部100的传感器紧固部160的下陷部161结合有插入结合部570,从而能够在框架部100的上部凸出结合部120上面一侧紧固传感器部500,如图9的详细图所示,通过感知部510,驾驶员或作业人员能够事先感知驾驶中的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靠近建筑物700,并通过音响发出部520发出警报声,从而能够防止车辆或运送中的货物与建筑物700碰撞。此外,就传感器部500而言,如图3的详细图所示,形成为球形的锁定球550插入结合锁定球结合部541后,如图6的详细图所示,插入结合锁定球550的锁定球结合部541沿着锁定球550的外侧面向前后左右方向旋转,从而感知部510能够在多种角度下有效地应对靠近的物体,所述锁定球结合部541以下陷的方式形成于连接部540的中央。

所述感知部510及音响发出部520的构成要素及操作原理是不说自明的,能够从现有公知的技术类推,因此不进行另外实施。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虽然通过具体的构成要素等特定事项和限定的实施例及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只是为了帮助更加全面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并非限定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所属的领域内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能够根据这样的记载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

由此,本发明的思想并非限定于所说明的实施例,不仅是下文的权利要求范围,而且全部与此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的或者等价的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标号说明

100、框架部

110、放置板

120、上部凸出结合部

121、上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

122、脱离防止部

130、下部凸出结合部

131、下部旋转轴插入结合部

140、带通孔

150、螺栓贯通孔

160、传感器紧固部

161、下陷部

170、弹性体插入结合部

200、旋转辊子

210、贯通孔

300、旋转轴

400、弹性体

500、传感器部

510、感知部

520、音响发出部

530、开关部

540、连接部

541、锁定球结合部

550、锁定球

560、高度决定部

570、插入结合部

600、连接带

610、魔术贴(velcro)

620、紧固螺栓

700、建筑物

800、碰撞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