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及包括其的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1042发布日期:2018-06-08 21:4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及包括其的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及包括其的建筑。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结构领域中,则提倡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在此背景下,建筑中不再允许使用实芯粘土砖,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如何快速而又精确的定位却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根据现在使用的外墙板安装工艺标准,在安装时应由专人负责外墙板下口定位、对线,并用靠尺板找直等等,之后反复挪动直至外墙板安装到预订的位置,而且还需要调整外墙板与地面的垂直度来保证外墙板间处于同一平面上,由于外墙板重量大、边角混凝土层易磨损,导致安装过程十分复杂且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安装、适合出口援外的、可装配化施工缩短工期、提高效率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及包括其的建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包括若干屋面板结构框架、若干墙面支撑架,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之间、墙面支撑架之间用于通过榫卯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与墙面支撑架之间用于通过套筒插入式连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成在屋面板结构框架上的屋面板及集成在墙面支撑架上的墙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墙面支撑架均采用近似钢框架体系,所述钢框架体系中的钢梁、钢柱均采用冷弯薄壁型方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榫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榫卯结构,第一榫卯结构包括设置在屋面板结构框架一侧的卯槽和用于连接两个卯槽的榫头,所述两个卯槽分别位于相邻的屋面板结构框架上并相互对称对应。所述两个卯槽通过所述榫头连接固定完成所述相邻的屋面板结构框架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卯槽为设置有侧开口的杯状结构,所述杯状结构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杯身,所述杯身为设有所述侧开口的内部空心结构;所述榫头包括用于与所述侧开口配合插接的板形结构和固定在板形结构两端的柱形结构,所述榫头结构形成“中间细两头粗”的结构,所述柱形结构与所述杯身的内部空心结构配合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杯状结构的内部空心结构为圆柱形空心结构、三角柱空心结构或方柱空心结构,对应的,所述柱形结构为圆柱形结构、三角柱结构或方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包括用于分别设置在屋面两侧的侧屋面板框架和若干用于连接在所述两个侧屋面板框架之间的中间屋面板框架,所述中间屋面板两侧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所述卯槽,所述侧屋面板框架的靠近中间屋面板一侧也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所述卯槽。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还包括用于榫卯连接在所述侧屋面板框架的外侧的屋檐面结构框架。

进一步地,相邻的墙面支撑架用于通过第二榫卯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榫卯结构包括设有第二侧开口的空心柱形结构和与所述空心柱形结构配合插接的第二榫头结构,所述第二榫头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的方形板结构和与所述方形板结构另一端连接的长柱型结构;所述方形板结构与所述第二侧开口配合插接,所述第二侧开口为竖直方向,所述长柱型结构与所述空心柱形结构配合卡接,以完成相邻的两个支撑框架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插入式连接结构包括上下贯通的套孔及与所述套孔配合插入连接的插头,所述套孔设置在屋面板结构框架上,所述插头设置在墙面支撑架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套孔设置在方形框架两侧的侧臂上;所述方形框架的所述两个侧臂之间焊接有若干支撑钢梁。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注脚,所述定位注脚用于与墙面支撑架的下端连接;所述注脚包括下部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杯体结构,所述杯体结构的中空位置设置有高于杯体结构边缘的柱状凸起,使所述杯体结构的竖直截面结构为“山”型,所述墙面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柱状凸起配合插接的凹陷处。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包括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之间、墙面支撑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屋面板结构框架与墙面支撑架之间通过套筒插入式连接结构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是一种便捷安装的板式绿色装配式建筑体系,满足建筑性能,适合出口援外,适应不发达地区的施工水平,墙体及屋面板材的可重复利用,可批量化、流水线生产,实现集成化设计,模块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从而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效率,有效解决在尽可能提高装箱率的情况下以海运的方式将集成了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运送至海外安装以满足出口要求;

(2)本发明为单层建筑板式拼装体系,结构采用近似钢框架体系进行计算,在建筑墙板以及屋面板中内藏钢柱、钢梁,钢柱、钢梁均为冷弯薄壁型方钢管。墙板与墙板之间采用榫卯连接,屋面板之间的连接亦采用榫卯连接;屋面板与墙板的连接采用套筒插入式连接;屋面板内的钢梁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本发明的榫卯结构容易操作,坚固性好。

(3)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榫卯连接结构体系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D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注脚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注脚和墙面板支撑架的一个实施例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个注脚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注脚和墙面板支撑架的一个连接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墙面板支撑架的一个连接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屋面板结构框架架的一个连接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E处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榫卯连接结构体系装配屋面板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榫卯连接结构体系装配屋面板模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15所示,包括若干屋面板结构框架1、若干墙面支撑架2,屋面板结构框架1之间、墙面支撑架2之间用于通过榫卯连接结构连接;屋面板结构框架1与墙面支撑架2之间用于通过套筒插入式连接结构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屋面板结构框架之间、墙面支撑架之间用于通过榫卯连接结构连接;屋面板与墙板的连接采用套筒插入式连接;屋面板内的钢梁之间采用焊接连接。首先在考虑装箱率的前提下,按照确定尺寸在钢结构加工厂完成结构的部品部件生产,然后运至建筑板材厂,在建筑模具内安装定位后,与建筑墙板和屋面板进行集成,脱模包装后装入集中箱运往海外出口地。

进一步地,如图14、15所示,还包括集成在屋面板结构框架上的屋面板7及集成在墙面支撑架上的墙面板。以使最后的装配式建筑直接成为简易房屋,即屋面板之间的连接通过屋面结构框架上的榫卯结构连接,墙面板之间的连接通过墙面支撑架上的榫卯结构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如图1、图11所示,榫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榫卯结构,第一榫卯结构包括设置在屋面板结构框架一侧的卯槽111和用于连接两个卯槽111的榫头112,两个卯槽111分别位于相邻的屋面板结构框架1上并相互对称对应。两个卯槽111通过榫头112连接固定完成相邻的屋面板结构框架1的连接。卯槽111固定连接在屋面板结构框架一侧,需要连接时,将相邻的屋面板结构框架1的卯槽111对应后用榫头连接卯槽112,就能完成相邻两个屋面板结构框架的连接。

为了安装方便,一般可在屋面板7靠近榫卯结构的侧面设置凹槽,榫头112穿过凹槽将相邻的两个卯槽111进行连接,然后可以在凹槽的外侧再盖设相应的盖板以填补凹槽,盖板的设置可以方便进行榫卯连接和隐藏连接缝隙,保持屋面板7表面平整。

进一步地,卯槽111可以为设置有侧开口的杯状结构,杯状结构可以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杯身,杯身为设有侧开口的内部空心结构;榫头112包括用于与侧开口配合插接的板形结构和固定在板形结构两端的柱形结构,榫头112结构形成“中间细两头粗”的结构,柱形结构与杯身的内部空心结构配合卡接;榫头112两端的柱形结构用于分别卡接在相邻屋面板结构框架1对应的两个卯槽111的空心结构内,板形结构插接在卯槽111的侧开口上,用于完成相邻两个屋面板结构框架1的连接。榫头采用“中间细两头粗”的结构,将榫头卡接在卯槽内。

为了方便加工和安装,杯状结构的内部空心结构可以为圆柱形空心结构、三角柱空心结构或方柱空心结构,对应的,柱形结构为圆柱形结构、三角柱结构或方柱结构。

进一步地,屋面板结构框架1包括用于分别设置在屋面两侧的侧屋面板框架和若干用于连接在两个侧屋面板框架之间的中间屋面板框架,中间屋面板两侧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卯槽111,侧屋面板框架的靠近中间屋面板一侧也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卯槽111。

进一步地,屋面板结构框架1还包括用于榫卯连接在侧屋面板框架的外侧的屋檐面结构框架。如图12、13所示,侧屋面板框架的外侧的榫卯结构为第一榫卯结构的加固版,即卯槽外侧还设置有加固装置,以能支撑连接屋檐面结构框架。

进一步地,相邻的墙面支撑架2通过第二榫卯结构连接;如图1、图9、图10所示,相邻的墙面支撑架2的中间支撑钢柱22通过第二榫卯结构连接,第二榫卯结构包括设有第二侧开口的空心柱形结构222和与空心柱形结构配合插接的第二榫头结构221,第二榫头结构221包括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的方形板结构和与方形板结构另一端连接的长柱型结构,方形板结构与第二侧开口配合插接,第二侧开口为竖直方向,长柱型结构与空心柱形结构配合卡接,以完成相邻的两个支撑框架的连接。第二榫头结构形成的是一种不规则的“T”型结构。“T”的凸出部分(即长柱型结构)可以为方形柱、圆柱或三角柱等。

进一步地,套筒插入式连接结构包括上下贯通的套孔10及与套孔10配合插入连接的插头20,套孔10设置在屋面板结构框架1上,插头20设置在墙面支撑架2的上端。

进一步地,墙面板支撑架2包括支撑钢柱,支撑钢柱的上端露出墙面板形成插头20。为了支撑需要,一根支撑钢柱上可以设置一个或2个插头20。

进一步地,屋面板结构框架1为方形框架,套孔10设置在方形框架两侧的侧臂上;方形框架的两个侧臂之间焊接有若干支撑钢梁。

为了方便安装到地面,还包括定位注脚4,定位注脚4用于与墙面支撑架2的下端连接;注脚4包括下部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杯体结构,杯体结构的中空位置设置有高于杯体结构边缘的柱状凸起,使杯体结构的竖直截面结构为“山”型,墙面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有与柱状凸起配合插接的凹陷处。如图6至图9所示,因为与注脚4连接的为墙面支撑架2的支撑钢柱,可能会包括多种注脚形状,一种形状可能为与一根符合力结构的边支撑钢柱21连接的注脚41,注脚41上设置一个杯体结构与支撑钢柱21的凹陷处连接,或者另一种形状是与两根榫卯连接的中间支撑钢柱22连接的注脚42,注脚42上设置有两个杯体结构分别与两根中间支撑钢柱22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包括上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部品部件,屋面板结构框架1之间、墙面支撑架2之间通过榫卯连接结构连接;屋面板结构框架1与墙面支撑架2之间通过套筒插入式连接结构连接。

本发明的制作流程是,在考虑装箱率的前提下,按照确定尺寸在钢结构加工厂完成屋面板结构框架、墙面支撑架、注脚等部品部件的生产,然后运至建筑板材厂,在建筑模具内安装定位后,屋面板结构框架与建筑屋面板进行集成、墙面支撑架与建筑墙板进行集成,脱模包装后装入集中箱运往海外出口地。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注脚按照设计比例安装到地面上,将墙面支撑架集成的墙面板安装在注脚上,相邻的墙面板通过墙面支撑架上的第二榫卯结构进行连接,然后在屋面板结构框架集成的屋面板的套孔对准墙面支撑架的插头上进行套孔插入式安装,然后相邻的屋面板通过屋面板结构框架上的第一榫卯结构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单层装配式建筑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