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3593发布日期:2018-12-12 00:1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在主体结构完成后一般要将塔吊拆除,二次结构及粗装修的材料、小型设备运输常常采用室外电梯来解决。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在原施工方案中计划设置六部施工电梯来运输二层砌体和砂浆。机场航站楼工程的楼层不高,外围较长,设置多部电梯成本较高,且室外电梯易出现安全事故。

另外,本工程平面同时交差作业多,二次结构工程、高架桥施工、幕墙、钢结构、室外管网等各专业同时施工,施工电梯的布置由于具有固定性,给施工材料运输带来许多不便,尤其是影响室外管网和建筑幕墙的最后封闭。与此同时,当在不同的施工地点进行施工时,还需要另外安装施工电梯,不然材料移动时间太长,故多次设置施工电梯,增加了施工成本,现提供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通过设置的传送带进行上下料,不但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人工,且施工更佳灵活,可随需要而移动及布设,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一楼地面与二楼楼板之间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传动段、倾斜设置的第二传送段、以及水平设置在二楼楼板上的第二传送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传送装置,在第一传送段进行上料,通过第二传送段进行上料,然后在第三传送段进行下料,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对物料进行持续上料,可以对不同的施物料进行区别上料,与此同时,相比与施工电梯,不但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人工,且施工更佳灵活,可随需要而移动及布设,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较佳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转动辊、以及套接在转动辊上的传送带,其中,转动辊在第一传送段、第二传送段和第三传送段的两端分别各设置有一组,在所述第二传送段和第三传送带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压持组件,所述第一压持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带动其中一根所述转动辊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送带、转动辊、驱动电机,可以对物料进行传送,将物料有一楼移动至二楼,施工时,可以对不同物料放置在不同的传送带段上,进行分开传送,施工更佳方便,与此同时,可以持续进行上料,施工更佳快捷。

较佳的,所述传送带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垂直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且沿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和隔板围成承料腔室,所述挡料板为弹性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隔板和挡板,将传送带围合呈不同的承料腔室,在承料腔室内可以对物料进行装料,使得物料在上下移动时,位置较为稳定,不会脱离传送带,避免了发生危险。

较佳的,所述承料腔室长度为60cm-80cm,宽度为40cm-50cm,高度为25cm-4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以上设置,该施工过程中既可以对各种二次结构材料进行运送,同时体积较小,方便进行上下料。

较佳的,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位于两块挡料板相互远离的两侧留设有压边,在所述机架上位于第一传送段和第二传送段之间设置有对压边进行压持的第二压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压持组件可以对传送带的两侧进行压持,使得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更佳稳定。

较佳的,第一压持组件和第二压持组件结构相同,都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两侧壁上的压紧杆、垂直固定在压紧杆自由端的转动轴、套接在转动轴上的压紧辊,所述压紧辊可压接在所述压边上;在所述压紧杆和机架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使得所述压紧辊保持与压边的压紧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压紧辊对传送带进行弹性压持,使得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既能够保持贴合在机架上,同时不会因压持力过大影响传送带移动。

较佳的,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承料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承料斗,可以在承料斗内进行放料,从而,上下料时,只对承料斗进行操作即可,使得上下料更佳快速,提高了施工效率。

较佳的,所述承料斗包括料斗、以及固定在料斗上侧对其进行吊接的卸料杆,所述卸料杆呈“u”形,其固定在所述料斗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卸料杆,能够更佳方便对承料斗进行操作。

较佳的,所述传送带上且位于第三传送段端部设置有对承料斗进行承接卸料的卸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卸料装置,可以对承料斗进行自动卸料,使得承料斗脱离传送带,从而,使得传送带可以持续运送物料。

较佳的,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底盘、沿竖直轴水平转动在底盘上方的支撑杆、以及水平固定在支撑杆顶端的若干下料杆,在所述下料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接料杆,所述接料杆呈向上倾斜状,且靠近下料杆的一端较低,接料杆较高的一端位于第三传送段端部,且位于低于所述卸料杆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以上设置,在卸料时,将接料杆转动至第三传送段下料口位置,使得承料斗移动时,可以套接在接料杆上,通过接料杆的倾斜设置,使得承料斗可以向下滑入下料杆上,当有多个承料框时,可以转动支撑杆,使得另一个下料杆进行接料,同时,对下料杆上的承料斗进行下料。实现对承料斗的持续下料,避免了人工下料,使得下料时间更佳充足,传送带送料更佳连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传送装置,在第一传送段进行上料,通过第二传送段进行上料,然后在第三传送段进行下料,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对物料进行持续上料,可以对不同的施物料进行区别上料,与此同时,相比与施工电梯,不但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人工,且施工更佳灵活,可随需要而移动及布设,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通过设置的隔板和挡板,将传送带围合呈不同的承料腔室,在承料腔室内可以对物料进行装料,使得物料在上下移动时,位置较为稳定,不会脱离传送带,避免了发生危险;

3、通过设置的压紧辊对传送带进行弹性压持,使得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既能够保持贴合在机架上,同时不会因压持力过大影响传送带移动;

4、通过卸料装置实现对承料斗的持续下料,避免了人工下料,使得下料时间更佳充足,传送带送料更佳连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中突出传送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中突出压持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中突出卸料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一楼地面;2、二楼楼板;3、传送装置;31、第一传送段;32、第二传送段;33、第三传送段;34、机架;35、转动辊;36、传送带;361、压边;362、隔板;363、挡料板;364、承料腔室;37、驱动电机;38、第一压持组件;39、第二压持组件;391、压紧杆;392、转动轴;393、压紧辊;394、拉伸弹簧;4、承料斗;41、料斗;42、卸料杆;5、卸料装置;51、底盘;52、支撑杆;53、下料杆;54、接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传送带代替施工电梯的施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一楼地面1与二楼楼板2之间的传送装置3,其传送装置3包括水平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传送段31、倾斜设置的一楼地面1和二楼楼板2之间的第二传送段32、以及水平设置在二楼楼板2上的第三传送段33。在进行施工时,在第一传送段31位置处进行上料,通过第二传送段32的传送,将物料传送至第二传送段32处进行卸料。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传送装置3包括机架34、转动设置在机架34上的转动辊35、以及套接在转动辊35上的传送带36,其中,转动辊35在第一传送段31、第二传送段32和第三传送段33的两端分别各设置有一组,通过设置的转动辊35带动传送带36进行传送,与此同时,在机架34上固定设置有带动其中一根转动辊35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37。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第二传送段32和第三传送段33衔接位置的下方,存在一个拐角,当传送带36移动至该位置时,容易产生悬空,故在机架34上且位于第二传送段32和第三传送段33之间位于其下方设置有第一压持组件38,其中,第一压持组件38位于传送带36的下方,由下方对传送带36进行支撑,使得传送带36在传送时保持绷紧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得传送带36在传送过程中更佳稳定,在传送带36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压边361,在机架34上设置有对压边361进行压持的第二压持组件39,其中,第二压持组件39设置在第一传送段31和第二传送段32之间,从而,防止在传送带36该位置的传送带36上浮。

第一压持组件38和第二压持组件39结构相同,都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34两侧壁上的压紧杆391、垂直固定在压紧杆391自由端的转动轴392、套接在转动轴392上的压紧辊393,压紧辊393可压接在所述压边361上;在压紧杆391和机架34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394,使得压紧辊393保持与压边361的压紧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对施工料材进行运送,在传送带36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有隔板362,其中,隔板362垂直传送带36表面,且隔板362平面垂直传送带36的长度方向。与此同时,在传送带36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料板363,通过挡料板363和隔板362将传送带36分割呈若干承料腔室364,在使用时,可以在承料腔室364内放置一些施工材料。其中,挡料板363为弹性结构,可以随着传送带36一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挡料板363位于两块压边361内侧。进一步的,为了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承料腔室364的长度为60cm-80cm,宽度为40cm-50cm,高度为25cm-40cm。通过以上设置,该施工过程中既可以对各种二次结构材料进行运送,同时体积较小,方便进行上下料。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进行卸料,加快施工进程,在传送带36上放置有若干承料斗414,在上料时,优先将物料装在承料斗414内,然后将承料斗414放置在传送带36上进行传送,下料时,直接将承料斗414取下即可。

如图4所示,承料斗414包括料斗41、以及固定在料斗41上侧对其进行吊接的卸料杆42,其中,卸料杆42呈“u”形,固定在所述料斗41上方。

为了方便在第三传送段33对承料斗414进行卸料,在第三传送段33端部设置有卸料装置5,通过卸料装置5可以将承料斗414移动下传送带36。通过该装置,大大减小了施工劳动强度。

卸料装置5包括底盘51、沿竖直轴水平转动在底盘51上方的支撑杆52、以及水平固定在支撑杆52顶端的若干下料杆53,在下料杆53的自由端设置有接料杆54,接料杆54呈向上倾斜状,且靠近下料杆53的一端较低,接料杆54较高的一端位于第三传送段33端部,且位于低于所述预料杆的高度。在使用时,将接料杆54转动至第三传送段33下料口位置,使得承料斗414移动时,可以套接在接料杆54上,通过接料杆54的倾斜设置,使得承料斗414可以向下滑入下料杆53上,当有多个承料框时,可以转动支撑杆52,使得另一个下料杆53进行接料,同时,对下料杆53上的承料斗414进行下料。

通过设置的传送装置3和卸料装置5,不但降低成本,减少了人工,且灵活,可随需要而移动及布设,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