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276发布日期:2018-12-05 20:3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外墙保温体系整体性和耐候性较差,保温墙体外墙容易空鼓、开裂、渗水、脱落、着火,同时外墙体需要再做其他的保温处理,工序复杂,工期长,施工繁琐,建筑造价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在实际施工中无论是聚苯板薄抹灰保温、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硬质聚氨酯板保温,还是pvc挂板保温都是主体完工后再进行二次施工,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找平、抹抗裂砂浆、挂耐碱玻璃丝网格布、打锚栓等,工序繁多,施工周期长;目前市场外模结构板体也是一次施工。但是施工容易出现保温板跑偏、模板支设过程及钢筋绑扎过程中对保温板破坏大,砼浇筑时砼密实度不好控制,模板支设必须先施工墙体在支设顶板等。而采用外墙结构及保温一体化后,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习惯即可,工程量显著减少,保温施工与主体施工同步施工,结果达到传统外模结构板相同目标,总体施工工期还能够缩短1—2个月,设备租赁费、管理费、人工费等均得到大幅节约。

目前我国外保温工程普遍采用的是聚苯板薄抹灰和干挂幕墙板填充系统,均存在着不同的消防隐患,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保温板一旦碰到火花,极容易发生火灾,尽管采用的保温板为阻燃型的xps或eps板,但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由于苯板属热性泡沫,遇热收缩融化,助燃剂快速挥发,保温板转换成为极易燃烧的可燃体,并在热风力和烟道效应的推动下,短时间内可使整个建筑物外立面燃毁殆尽,从而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而外墙结构及保温一体化则是与结果一次施工完成,在板的外表面直接施工腻子或抹灰,构成过度层、加强层,从而将保温板进行全覆盖,杜绝火灾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以达到粘结牢固,不易着火,提高保温性的目的。

该复合板包括尼龙连接固定锚栓和多层复合板,多层复合板包括水泥基玻纤复合层、石墨聚氨酯保温层、岩棉防火保温层和水泥纤维压力板,其中,水泥基玻纤复合层、石墨聚氨酯保温层、岩棉防火保温层和水泥纤维压力板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尼龙连接固定锚栓垂直贯穿多层复合板,多层复合板通过尼龙连接固定锚栓固定。

其中,尼龙连接固定锚栓在每平米多层复合板上的布置不少于5个,尼龙连接固定锚栓插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80mm。

多层复合板左右两侧分别为凹槽和凸起,相邻多层复合板通过凹槽和凸起插接,插接缝隙不大于2mm。

水泥基玻纤复合层是以硅酸盐水泥与聚合物胶浆为基体、耐碱玻璃纤维为复合体的复合材料,厚度为0.5mm。

石墨聚氨酯保温层为PIR体系的石墨聚氨酯保温材料,厚度为30-80mm。

岩棉防火保温层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的岩棉板,厚度为30-50mm。

水泥纤维压力板是以纤维、水泥、硅粉合成的无石棉和温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纤维压力板厚度为0.8-1.2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岩棉防火层,使得整体的防火性更高按照国家标准《GB50016-2014》复合标准,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粘接性把岩棉完全包裹,包括两侧用聚氨酯原料密封,整体的防水性和保温密封性改变了传统的工艺,真正达到了与建筑同寿命,设置聚合物保温砂浆层提高粘结性,实现保温,同时与聚氨酯复合岩棉一起达到防火作用;该复合板结构稳定、防火性高、安装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的多层复合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尼龙连接固定锚栓;2-水泥基玻纤复合层;3-石墨聚氨酯保温层;4-岩棉防火保温层;5-水泥纤维压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模保温一体化复合板。

如图1所示,该复合板包括尼龙连接固定锚栓1和多层复合板,如图3所示,多层复合板包括水泥基玻纤复合层2、石墨聚氨酯保温层3、岩棉防火保温层4和水泥纤维压力板5,其中,水泥基玻纤复合层2、石墨聚氨酯保温层3、岩棉防火保温层4和水泥纤维压力板5自下而上依次叠放,尼龙连接固定锚栓1垂直贯穿多层复合板,多层复合板通过尼龙连接固定锚栓1固定。

如图2所示,多层复合板左右两侧分别为凹槽和凸起,相邻多层复合板通过凹槽和凸起插接,插接缝隙不大于2mm。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尼龙连接固定锚栓1在每平米多层复合板上的布置不少于5个,尼龙连接固定锚栓1插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80mm。

所用水泥基玻纤复合层2是以硅酸盐水泥与聚合物胶浆为基体、耐碱玻璃纤维为复合体的复合材料,厚度为0.5mm。

石墨聚氨酯保温层3为PIR体系的石墨聚氨酯保温材料,厚度为30-80mm。

岩棉防火保温层4厚度为30-50mm。

水泥纤维压力板5是以纤维、水泥、硅粉合成的无石棉和温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纤维压力板5厚度为0.8-1.2mm。

该复合板应用时,外墙结构及保温一体化体系的工艺原理为:将符合工程要求的复合板置于绑扎好的梁、柱、墙的钢筋外侧、外挂抗裂网、内刷粘结加强层,并在设置多个锚件固定,按设计要求支设模板和浇筑砼,使复合板与砼有机粘接在一起,拆除外模板支撑和内模后,在复合板的外侧直接做砂浆保护层或腻子,形成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永久性复合保温体系,实现节能与结构同寿命。

具体施工要求

1、复合板板缝的控制:复合板在支设、拼装过程中,板与板之间要挤紧、对严,缝隙不大于2㎜,本结构一体板接口是凹凸槽形状,板缝无需胶带及双面胶粘贴,能够有效防止漏浆现象发生。

2、外模板竖向背肋的控制:由于复合板有较强的强度和刚度,背肋木方间距设置约200㎜-250㎜,可避免外模板的抗弯性能,满足模板砼侧压力要求。

复合板与砼面粘结强度的控制:由于复合板内侧有粘结加强层,表面较粗糙,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且有尼龙连接固定锚栓进行锚固连接,无需刷界面剂,能够有效增强复合板与砼的粘结强度。

外模结构板的尺寸为600mm*3000mm,1200mm*3000mm,保温厚度不限,根据设计要求制作。

尼龙连接固定锚栓每平米不少于5个,尼龙连接固定锚栓插入基层不应小于80mm。

该复合板具体有点如下:

1.水泥基玻纤复合层2能够防止整体表面张力收缩以及外力引起的开裂;

2.借助聚氨酯自发粘结性实现与岩棉板和水泥基纤维复合层高强度粘结,从而增强聚氨酯和岩棉层的整体性以及水泥纤维压力板与粘结砂浆层之间的粘结性;

3、PIR体系聚氨酯板的优点:导热系数比普通保温更低0.022,阻燃效果更高,氧指数能达到35以上,产品的稳定性小于0.3%,缩短熟化时间,普通保温板需要熟化28天,PIR体系的聚氨酯板只需8天;

4、体系的重要结构是借助聚氨酯的自身的粘接性,把岩棉层和玻纤层牢牢的粘接在一起,整体结构的压缩强度能达到200kpa以上,拉拔强度180kpa以上,抗压强度200kpa,同时具有防水功效,通过聚氨酯原料的包裹后岩棉的吸水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岩棉吸水性实效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吸水生菌问题,使得外保温结构一体板的整体结构耐久性和防火性真正做到了与建筑同寿命。

5、水泥纤维压力板,厚度为0.8mm,水泥纤维压力板为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主要材质为纤维、水泥、硅粉以及其他附加材料,采用特殊的生产工艺,经过制浆、抄取、万吨压机加压、四道养护程序而生产的建筑用水泥平板。内部设置玻纤网格加筋,增强拉伸强度,水泥纤维压力板能更好的融合粘结砂浆层,不用做任何拉毛或界面处理,粘结强度可达到150Kpa以上,水泥纤维压力板也是一道防火层;外保温复合模板结构一体化板体系,是以石墨聚氨酯保温层为主材,岩棉层作为防火层厚度为30-50mm,双面复合水泥基材,使整体的外模板保温复合结构一体化板的抗冲击和拉伸强度更高,保温性更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