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222发布日期:2018-11-13 22:1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



背景技术:

当下,混凝土材质建筑材料的生产方式,基本上以模具浇注为主要方式。对于生产高强度水泥薄板,通常是以反复辊压排气、重力加压方式,这是当前的主流技术,但是这种技术只能生产平板不能制作型板。如申请人于2012年10月18日提交了申请号为“201210395882.7”发明名称为“一种嵌合式组合墙体及其施工方法”的发明专利,现有技术难以满足嵌合式组合墙体所需要的高强度薄型混凝土构造板的成型需求。

申请人尝试对挤出机进行改进,以生产符合高强度要求的薄型混凝土构造板。在次基础上,申请人提出一种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包括长方形喇叭状管体,管体口径大的一端设有挤压仓连接法兰,另一端设有成型模连接法兰,成型模连接法兰连接有成型模,成型模为板状,成型模中部设有水平的外板成形孔,外板成形孔为矩形孔,外板成形孔上方连通有内板成型孔,内板成型孔为矩形且垂直于所述外板成形孔;所述外板成形孔、内板成型孔宽度均为10mm;所述外板成形孔长度为250-400mm;所述内板成型孔长度为30-60mm。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板成型孔数量为一个,内板成型孔与所述外板成形孔呈“L”型设置,外板成型孔长度为250mm,内板成型孔长度为60mm。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板成型孔数量为两个,内板成型孔与所述外板成形孔呈“F” 型设置,外板成型孔长度为360mm,设置在外板成型孔端部的内板成型孔长度为60mm,设置在外板成型孔中部的内板成型孔长度为30mm。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板成型孔数量为两个,内板成型孔与所述外板成形孔呈“╨”型设置,外板成型孔长度为400mm,内板成型孔长度均为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挤出泥嘴设置在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压仓的出料端,同时,挤出泥嘴配置有多种规格的成型模,通过更换不同成型模可以挤出不同规格的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管体的右视图;

图3为实施例2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出泥嘴,包括长方形喇叭状管体1,管体1口径大的一端设有挤压仓连接法兰2,另一端设有成型模连接法兰3,成型模连接法兰3连接有成型模4,成型模4为板状,成型模4中部设有水平的外板成形孔5,外板成形孔5为矩形孔,外板成形孔5上方连通有内板成型孔6,内板成型孔6为矩形且垂直于所述外板成形孔5;所述外板成形孔5、内板成型孔6宽度均为10mm;所述外板成形孔5长度为250-400mm;所述内板成型孔6长度为30-60mm。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内板成型6孔数量为一个,内板成型孔6与所述外板成形孔5呈“L”型设置,外板成型孔5长度为250mm,内板成型孔6长度为60mm。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内板成型孔6数量为两个,内板成型孔6与所述外板成形孔5呈“F” 型设置,外板成型孔5长度为360mm,设置在外板成型孔5端部的内板成型孔6长度为60mm,设置在外板成型孔5中部的内板成型孔6长度为30mm。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内板成型孔6数量为两个,内板成型孔6与所述外板成形孔5呈“╨”型设置,外板成型孔5长度为400mm,内板成型孔6长度均为60mm。

本实用新型挤出泥嘴设置在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挤出机的挤压仓的出料端,同时,挤出泥嘴配置有多种规格的成型模4,通过更换不同成型模4可以挤出不同规格的薄型混凝土构造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化生产。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